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新

作品数:93 被引量:1,415H指数:2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2篇诉讼
  • 47篇民事
  • 38篇民事诉讼
  • 24篇司法
  • 24篇法院
  • 23篇诉讼法
  • 23篇民事诉讼法
  • 17篇审判
  • 9篇法律
  • 9篇法学
  • 8篇民事审判
  • 7篇人民法院
  • 7篇司法改革
  • 7篇民法
  • 7篇纠纷
  • 6篇司法实务
  • 6篇诉讼程序
  • 6篇纠纷解决
  • 5篇诉讼法学
  • 5篇最高人民法院

机构

  • 85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北京京都律师...
  • 1篇北京市第二中...
  • 1篇北京仲裁委员...

作者

  • 86篇王亚新
  • 3篇陈杭平
  • 3篇刘君博
  • 1篇刘学在
  • 1篇姚红
  • 1篇朱江
  • 1篇田文昌
  • 1篇陈柏峰
  • 1篇姚莉
  • 1篇肖建华
  • 1篇徐昕
  • 1篇百晓锋
  • 1篇罗恬漩
  • 1篇傅郁林
  • 1篇范愉
  • 1篇尤陈俊
  • 1篇雷彤
  • 1篇陈晓彤

传媒

  • 9篇当代法学
  • 9篇法律适用
  • 8篇中国审判
  • 4篇人民司法
  • 3篇中外法学
  • 3篇法学研究
  • 3篇中国法学
  • 2篇法制与社会发...
  • 2篇现代法学
  • 2篇法学家
  • 2篇比较法研究
  • 2篇证据科学
  • 2篇文化纵横
  • 2篇北大法律评论
  • 2篇民事程序法研...
  • 2篇交大法学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华东政法学院...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学习与探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纠纷解决体系中法律服务的位置和功能——基于实证调研资料的分析与思考
本文介绍了关于农村纠纷解决体系与法律服务的观察视角,简述了现阶段农村法律服务的状况。基本素材来源与主要内容,分析了围绕农村法律服务的几个政策性论争点。律师与法律工作者、专业的法律服务与公民代理、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服务的管...
王亚新
关键词:农村纠纷法律服务律师制度
文献传递
共有不动产执行中的争议处理——兼论执行立法草案相关条文的内容构成被引量:6
2020年
共有不动产的执行是实务中的难点之一。其难处主要在于如何处理“析产”所引发的种种争议,对于这些争议的处理解决往往牵涉到“执行程序与诉讼程序”“执行部门的诉讼与另行起诉”“查封阶段与处置阶段”等因素的选择组合,在理论上则存在着“形式审查说”与“有限实质审查说”之观点分歧。以夫妻共有不动产的执行为研究重点,在梳理执行实务中常见应对方式的基础上,就相关争议的处理解决及基本程序的构建进行分析,并对民事强制执行立法草案既有的若干方案作出评价。
胡婷王亚新
诉讼程序中的实体形成被引量:42
2014年
关于在"中国语境下如何讲述民事诉讼",作为方法论上一种新的"叙事"尝试,本文叙述民事诉讼的实体审理对象随程序的经过而逐渐展开形成、最终到达当事人之间纠纷得到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内在逻辑。延伸讨论部分则对于程序法上若干与民事诉讼案件实体形成紧密相关的重要概念或理论做简要的介绍阐释。
王亚新
关键词:诉讼请求诉讼标的
修订民事诉讼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被引量:10
2004年
呼吁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全面修订的声音看来正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共鸣。笔者也赞成目前确实到了把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上立法日程的时机。关于修订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修改等等问题,已经有不少学者做了有益的探讨。这里只是想指出一个显而易见却也容易视而不见。
王亚新
关键词:审判方式举证责任审判实务司法理念举证时限诉讼效率
对于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答吴泽勇教授《民事诉讼法教义学的登场》一文被引量:2
2018年
中国语境内的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建构和法教义学方法展开,需要根据程序法学不同领域的具体条件来加以推进。可将这些领域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即通过立法建立的制度与对应的司法实践已相对成熟的领域、粗具规模但体系性不足的领域和立法上的制度设计尚未获得司法实务充分回应的领域。《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采取了立足于司法实务的基本立场,提供贯穿教材整体的概念框架,并依程序的不同领域分别运用叙事方式的方法论尝试。
王亚新
关键词:中国语境
检察机关民事职能的再定位被引量:3
2017年
检察机关虽然一直在强调自身作为"监督部门"的性质,但相对于公诉和侦查而言,监督职能一直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或空白,或者不妨说许多时候已经成为检察机关职能中的"短板"。这个特点对于民事领域的监督来讲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民事领域对于审判和执行活动的监督,以及公益诉讼的提起,正是检察机关"补齐短板"的一个关键或者要害环节。
王亚新
关键词:检察机关刑事领域民事审判虚假诉讼民事诉讼立法
诉前调解的建构:目的、悖论、因应之策被引量:13
2018年
一、诉前调解的形态及其目的推进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是当前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政策,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任务紧密相关。作为这项司法政策和相关司法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诉前调解在法院一直备受关注,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也得到了来自学界的积极评价或者批评性的回应。由于与民事诉讼程序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诉前调解属于由法院所主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
王亚新
关键词:调解纠纷解决方式悖论因应民事诉讼程序司法政策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与实务结合之路被引量:6
2012年
对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自改革开放初期发展到现在所达到的高度,从与司法实务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观察的话,或许可以用“从技术到理念”的短语来形容。这既是得来不易的成就,也标示了目前民诉法学研究的问题所在。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民事诉讼法学仍往往被视为某种手段性、技术性且局限于司法实务程序操作层面的琐屑知识,既无多少“理论含量”,
王亚新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学法学研究司法实务改革开放初期
解读司法改革——走向权能、资源与责任之新的均衡
<正>李谦:王老师您好!自去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通过以来,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频频出台。'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深改组)成立之后,各个领域的深...
王亚新
文献传递
有关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另一种思考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采取与学界主流观点所持的"否定适用说"不同的立场和研究进路,立足于解释论和司法政策论的角度及方法,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展开分析;依次就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适格、起诉条件的加重、审理程序和裁判以及与案外人申请再审程序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力求促进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以符合立法者所设定的规范目的。
王亚新刘君博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适格原告起诉条件合并审理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