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华
- 作品数:53 被引量:1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历史地理理学艺术更多>>
- Cr_2O_3含量对YAl_(1-x)Cr_xO_3红色料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
- 2008年
- 采用XRD、FESEM及EDS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Cr2O3含量对铬钇铝红(YAl1-xCrxO3)色料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了Cr3+取代部分Al3+离子后,色料主晶相(YAlO3)、次晶相(Al2Y4O9)、残余相的变化及显微结构的不同。结果表明:随着Cr2O3含量的增加,合成色料颗粒由圆粒状长成典型的钙钛矿型立方形晶体和由于畸变形成的类四方形晶体;立方和类四方形颗粒为主晶相,圆粒状颗粒中Y2O3含量比主晶相中的高;由于立方型向正方型的晶格畸变,晶胞参数有所改变;当x为0.05~0.13时,色料有最好的红度值,此时主晶相晶形完整,大小均匀,发育良好。
- 曹春娥洪琛郎莹宋福生余峰沈华荣熊春华卢希龙
- 关键词:陶瓷色料钙钛矿型物相组成显微结构
- 无毒害陶瓷色料铬钇铝红的合成与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铬钇铝红是近几年才在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型陶瓷色料,其呈色鲜艳、明快,无毒无害,高温下呈色稳定,是其它红色色料如锰红、铬锡红等所不能替代的。用固相法合成了铬钇铝红色料,讨论了合成工艺对色料性能及呈色的影响,并对其在玻化砖坯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 熊春华曹春娥沈华荣洪琛郑乃章余峰卢希龙
- 关键词:陶瓷色料固相合成
- 我国古陶瓷窑炉研究现状与展望
- 近百年以来,我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陶瓷制备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窑炉”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本文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综述了我国古陶瓷窑炉研究情况,指出古代陶瓷窑炉研究应朝着研究方...
- 郑乃章苗立峰莫云杰熊春华邱晓新
- 关键词:文物考古古代瓷器陶瓷烧制窑炉结构
- 景德镇青白瓷起源与发展的探讨被引量:20
- 2007年
- 景德镇是宋元时期青白瓷的产地代表。本文分析了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与同时期景德镇青瓷和白瓷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制瓷原料化学组成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宋元时期青白瓷胎、釉配方的发展及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青白瓷可能起源于五代白瓷的烧制,并在其后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坯釉料配方,成品率和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 熊春华饶宗旺曹春娥郑乃章吴隽曹建文卢希龙余峰
- 关键词:青白瓷化学组成
- 建筑卫生陶瓷用大红颜色釉的研制被引量:1
- 2002年
- 采用包裹型镉硒红色剂 ,基釉为铅硼熔块釉 ,重点探讨了铅硼含量变化、钙钠含量变化、色剂添加量、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对釉面质量和呈色的影响 ,研制了大红颜色釉。这种大红釉成熟温度为 10 70~ 112 0℃ ,呈色鲜红、润泽光亮 ,膨胀系数低 ,显微硬度高 。
- 曹春娥沈华荣熊春华胡伯文郑乃章
- 关键词:建筑卫生陶瓷
- 绿色陶瓷装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6
- 2003年
- 对陶瓷装饰材料中有毒害元素和其允许限定值的变迁进行了论述 ,归纳了其研究动向与现实状况。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角度 ,提出了绿色陶瓷装饰材料的新理念 ,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思路与展望。
- 曹春娥王迎军苏雪筠沈华荣熊春华郑乃章
- 关键词:绿色陶瓷装饰材料环境保护无公害铅镉
- 煨烧次数对釉灰组成的影响
- 釉灰是我国古代独特的传统釉用核心原料,其中以景德镇生产的釉灰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正所谓"无灰不成釉".它不仅成就了景德镇宋元明清的制瓷盛况,而且拥有复杂、严谨且带有一丝"神秘"色彩...
- 吴军明熊春华李其江张茂林熊露
- 传统灰釉制备技术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传统石灰釉采用釉灰和瓷石(俗称:釉果)配制而成。调查了釉灰的制备过程,实验研究了釉灰的组成、釉灰的悬浮、釉灰与釉果不同配比时试样釉面呈色等,探讨了釉灰制备的机理和传统灰釉配制的规律。
- 郑乃章熊春华柳兆鹏
- 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社会管理--基于《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考察
- 晚清民国时期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经历了康雍乾三朝的鼎盛繁荣后,景德镇瓷业正是在这一时期走向衰退,瓷业的兴衰与其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围绕《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结合其它资料,从社会管理方面考察这一重要过渡时期景...
- 郑乃章吴洁莫云杰苗立峰熊春华
- 关键词:社会制度
- 明代瓷砖和瓷钵的研究
- 本工作研究了从御厂窑出土的永乐和宣德时期的窑砖,研究这些含釉量很少的制品,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可以达到了解明代早期瓷砖和内匣钵制作工艺有一定价值.
- 郑乃章曹春娥沈华荣熊春华刘阳
- 关键词:明代瓷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