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益农

作品数:43 被引量:34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中尺度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值模拟
  • 5篇中尺度对流
  • 5篇中尺度对流系...
  • 4篇数值模拟研究
  • 4篇飑线
  • 4篇梅雨
  • 4篇雷达
  • 3篇多普勒
  • 3篇多普勒雷达
  • 3篇气候
  • 3篇气旋
  • 3篇热带
  • 3篇周期
  • 3篇暴雨
  • 3篇春季
  • 2篇单多普勒雷达
  • 2篇东北部
  • 2篇预报场

机构

  • 41篇南京大学
  • 5篇安徽省气象局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江苏省气象局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苏海事职业...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安徽省气候中...
  • 1篇安徽省气象信...
  • 1篇海门市气象局
  • 1篇南京市气象局

作者

  • 43篇潘益农
  • 6篇王元
  • 4篇王东勇
  • 4篇周昆
  • 3篇赵坤
  • 3篇王亦平
  • 3篇何建中
  • 3篇伍荣生
  • 3篇陆菊中
  • 3篇汤剑平
  • 3篇潘玉洁
  • 3篇郭亚娜
  • 2篇束宇
  • 2篇赵鸣
  • 2篇李翀
  • 2篇江静
  • 2篇苏炳凯
  • 2篇宗培书
  • 2篇张熠
  • 2篇朱红芳

传媒

  • 12篇南京大学学报...
  • 11篇气象科学
  • 4篇气象学报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大气科学
  • 1篇气象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2005年中...
  • 1篇第七次全国动...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4
  • 2篇199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局地气候效应被引量:14
2013年
利用WRF模式和1985年、2005年环太湖区域的土地利用资料,模拟了环太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局地气候效应,并从陆面过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城市扩张区域净短波辐射通量增多,地面温度升高,感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减小。近地面水平风场在城市化地区风速减小,在城市化带方向上形成狭长的动能衰减区域。湖陆风和城市热岛环流增强,城市化地区向上垂直速度增大,积云性降水增多。老城区和郊区下沉运动增强,对流受到抑制,积云性降水减少。层云降水的改变,集中在层云降水的大值区,且多呈带状分布。总降水在城市化区域增强,在老城区和郊区减少,积云性降水占总降水的比值增大。在土地利用没有变化的区域,降水的改变与地表能量通量的改变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吻合。
刘振潘益农张润森濮励杰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WRF模式陆面过程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梅雨洪涝灾害成因与规律的探讨被引量:10
1998年
本文根据里下河地区建湖、兴化、盐城、宝应和阜宁共5个代表站,对1954-1993年共40年的梅雨期降水量和西太平洋副高脊线、588位势什米的西脊点等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与梅雨期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暴雨频发和雨带稳定在里下河地区有关,而后者又与副热带高压活动特点以及西风带环流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分析上述5个代表站梅雨量、副局脊线的所在纬度和588位势什米特征线西脊点的功率谱,得出了2-3年、5年和12年的准周期变化,为预测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的变化趋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陈家华陆菊中潘益农黄万春
关键词:梅雨洪涝灾害
近海台风短临预报技术
王元江静诸葛小勇明杰赵坤陈宝君宋金杰丁爱军潘益农舒守娟张熠
该项目属于资源与环境类别中的气象学与天气预报技术领域。台风是影响中国沿海、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极端天气事件之一。当前对台风的发展规律和演变机制虽取得了较广泛的认识,但是对台风、特别是近海台风的结构、强度及其影响下的风雨分...
关键词:
关键词:近海台风短临预报
中尺度对流涡旋(MCV)近30a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中尺度对流涡旋(MCV)是近30 a来中尺度气象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经过近30 a的模拟和观测研究,MCV的理论已逐步完善。由于MCV自身的一些特征,MCV可以被看做是联系小尺度的对流活动和大尺度的天气系统的纽带。近十几年来,一些学者已成功地运用MCV来解释有组织的对流活动对热带气旋形成和爆发性温带气旋形成的作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入手,介绍MCV近30 a来的研究进展。
王金鑫潘益农束宇吴文华
关键词:MCVTCEEC梅雨锋
一个引入近地层的区域气候模式被引量:6
2001年
把近地层引入到NCAR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2中(简称为RCMC1),用该模式及 1991年梅雨期间的观测资料作了3组模拟试验,并同实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区域气候模式中引入近地层后,能够更合理的模拟出地表及植被同大气之间的感热和潜热通量输送,从而改善模式模拟的月降水及月平均地面温度的分布。10层的RCMC1比18层RCM具有更优的模拟气候的能力,且一个模式天的计算量节省 227s。
汤剑平苏炳凯江静赵鸣潘益农Fu Congbin符淙斌
关键词:近地层区域气候模式NCAR梅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Ⅰ:结果检验和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在2000年12号台风(Prapiroon)影响期间,其外围对淮河流域东北部造成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响水24h降水量达到800mm。文中所用的模式是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和预测中心研制的一个三维非静力可压缩数值区域预报模式ARPS(V5.2)。采用了3层单向嵌套网格,Domain1中心取为(27.5°N,117.5°E),格距45km,格点数为75×75;Do-main2中心取为(31.5°N,119.5°E),格距15km,格点数为140×140;Domain3中心取为(33.5°N,119.5°E),格距5km,格点数为180×180;垂直方向分为35层,垂直格距为625m。所利用的资料为:2000年8月29—31日每日4个时次(00、06、12、18时)1°×1°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713雷达资料、GMS-5红外云图、探空报、地面加密资料。物理过程选用简单冰相方案,Kain和Fritsch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逐时的卫星云图、713雷达图像进行数值反演,结合探空资料反演出暴雨中深对流系统的水汽三维分布情况,通过三维同化系统ADAS处理,同化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再用ARPS模式进行数值积分,从8月29日08时开始到31日08时结束,积分48h。并结合雷达资料、红外云图、探空报、地面加密资料等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RPS较好地模拟了在台风移动的左前方、在高空槽与副高之间出现的中尺度强暴雨区,模拟降水区及暴雨中心位置与实况较为一致。利用模拟大气中的水物质模拟了雷达回波,与实际雷达回波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该过程中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特征,4条对流带的交汇点在响水附近。并将模式模拟的T-lgp图与实际T-lgp图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该次暴雨过程的不稳定性。持续的高空风垂直切变为对流系统的发展提供动能,造成对流系统斜压发展,有利于降水集中在某一固定的地点。由于模拟结果与实况较为接近,因此可以利用模拟结果作为对该暴雨过程作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王亦平陆维松潘益农王元
关键词:特大暴雨数值模拟雷达回波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Ⅱ:不稳定条件及其增强和维持机制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Ⅰ"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几种不稳定对流涡度矢量(CVV)与中尺度深湿对流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稳定条件的增强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1)中低层对流不稳定是深湿对流系统发生的先决条件,由于低层存在辐合,使得周围湿空气向暴雨区集中,对流单体在暴雨区汇聚,且发生合并增强,台风左前方向暴雨区输送对流不稳定能量等,是使得暴雨区对流不稳定重新建立和加强的重要机制。(2)深湿对流系统的中低层不仅有对流不稳定,而且还有斜压不稳定、条件对称不稳定,而中高层必须有湿斜压不稳定和条件对称不稳定。深湿对流系统中高层西(北)侧为负MPV2柱,东(南)侧为正MPV2柱;(3)深湿对流系统中惯性不稳定柱与惯性稳定柱相间分布,西(南)侧为负CVV柱,东(北)侧为正CVV柱,负CVV柱对深湿对流起激发作用;(4)惯性不稳定、湿倾斜不稳定和条件不稳定产生强的倾斜式对流,而强的倾斜式上升运动加强了深对流系统北侧高层的南风分量,因深对流系统南侧低层出现补偿性下沉气流,因而低层南风加强,高低空急流中心的加强会进一步加强对流的发展,使得惯性不稳定、湿倾斜不稳定及条件不稳定增强和维持,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5)在暴雨中心以东维持一顺切变环流,同时暴雨中心的浅对流单体吸收来自南方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中尺度辐合线与β中尺度涡旋对对流单体起组织和增强作用,对流系统中辐合、辐散柱相间分布,强散度柱与强涡柱互伴互耦,都有利于形成中尺度深湿对流系统,使不稳定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使得不稳定得到增强和维持。
王亦平陆维松潘益农王元
关键词:对流涡度矢量
粗糙度和稳定度对绿洲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研究了粗糙度和稳定度等对绿洲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影响.地表粗糙度和大气稳定度是控制地气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绿洲中植被的温度不仅受反照率、空气温度影响而且受大气稳定性和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气稳定度越高(低),植被的温度越高(低),地表粗糙度越小(大)植被的温度也越高(低).研究还发现,绿洲中总的蒸散量的多平衡态特征只有在稳定度低的时候出现.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低矮的植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容易发展起来.另外研究了层结不稳定和层结稳定的情况下绿洲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的差异.
郭亚娜潘益农
关键词:绿洲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粗糙度稳定度
大别山区地形对春季冷锋附近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安徽省地处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的过渡带,从副热带高压边缘和孟加拉湾汇合而来的西南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干冷空气经常在江淮流域相遇,带来丰沛降水。其中,当大别山受暖湿西南气流影响时,其北部易触发对流,出现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当...
周昆潘益农王东勇陈斌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冷锋
文献传递
“2004.6”湘西北低空急流暴雨的中尺度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常规观测、T213、雷达和MM5中尺度模式输出资料对2004年6月23—24日湘西北地区的暴雨和大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场暴雨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造成强降水的雨团在时空尺度上具有中尺度系统的特征,中尺度辐合线和低空急流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条件。
曾志云潘益农戴泽军黎祖贤许霖王心中
关键词:中尺度分析雨团低空急流中尺度辐合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