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矫治
  • 4篇矫治器
  • 4篇错HE
  • 3篇快速扩弓
  • 3篇扩弓
  • 3篇固定矫治
  • 2篇正畸
  • 2篇上颌
  • 2篇上颌快速扩弓
  • 2篇阻生
  • 2篇阻生牙
  • 2篇腭裂
  • 2篇埋伏
  • 2篇埋伏阻生
  • 2篇埋伏阻生牙
  • 2篇畸形
  • 2篇矫治技术
  • 2篇固定矫治器
  • 2篇方丝弓
  • 2篇唇腭裂

机构

  • 13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铁路局

作者

  • 13篇潘晓岗
  • 4篇钱玉芬
  • 4篇曹惠菊
  • 3篇唐国华
  • 2篇樊林峰
  • 2篇沈刚
  • 2篇范新东
  • 1篇严拥庆
  • 1篇陶列
  • 1篇房兵
  • 1篇陈荣敬
  • 1篇余嘉
  • 1篇刘侃
  • 1篇王冬梅
  • 1篇尚光伟
  • 1篇汪隼
  • 1篇龚方方
  • 1篇王成焘
  • 1篇嵇国平
  • 1篇唐友盛

传媒

  • 7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weed-Merrifield固定矫正技术治疗开
2002年
目的探索使用Tweed-Merrifield技术治疗开牙合畸形,简化治疗过程。方法使用国产Broussard单翼托槽,应用Tweed-Merrifiled技术顺序粘结,顺序支抗准备,定向力原理,治疗开始就使用方丝弓,逐步纠正开牙合病例后牙近中倾斜,治疗开牙合。结果观察病例在治疗早期,开牙合程度得到迅速减轻。结论Tweed-Merrifield技术简化弓丝弯制,减少弓丝的使用,有效地纠正后牙的牙轴,解除后牙段不调,治疗楔形效应所致的开牙合。
潘晓岗曹惠菊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开HE畸形正畸治疗
颌骨牙列曲面断层技术在颌骨埋伏阻生牙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探讨全景机颌骨牙列断层技术在颌骨埋伏阻生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患者,使用MoritaVERAVIEWEPOCS全景机进行颌骨牙列断层程式投照。结果20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牙轴的方向、牙体形态等均能准确显示。结论颌骨牙列断层技术能比较准确地对颌骨内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定位。
樊林峰潘晓岗汪隼范新东
关键词:全景片埋伏牙
上海地区正常成人牙颌面结构研究——Ⅱ牙颌面对称性的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对上海地区正常牙合成人牙、颌、面的对称性作评价。方法 采用 92名正常牙合成人X线头颅后前位片作为研究对象 ,对常用的 5条面中线的正中结构指数和侧方结构指数进行分析 ,挑选出最可靠的面中线 ,并测量中线偏移距 (度 )。结果 以过ANS点垂直于两侧颧额点连线的直线为面中线 ,其正中结构指数和侧方结构指数均值较小。正常牙合人群中线偏移距 (度 )不为零。结论 以上述直线为面中线较为合适 ,但可靠性是相对的。正常牙合人群有中线偏移 ,面部的不对称大于牙颌的不对称。
陶列潘晓岗吴建琳唐国华陈荣敬
关键词:X线头影测量
方丝弓配合高位J钩牵引治疗安氏II类I分类错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位J钩牵引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评价 7例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患者应用高位J钩牵引的疗效 ,并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高位J钩牵引能有效地牵引尖牙 ,内收前牙和保护支抗 ,抑制上颌前下方生长和控制下颌旋转。结论 J钩牵引能有效地配合治疗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 。
唐国华曹惠菊潘晓岗吴建琳查炜
关键词:方丝弓错HE畸形J钩
双力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2001年
目的 推广应用双力矫治技术。方法 应用国产Broussard托槽矫治各类错牙合 ,介绍该矫治技术的矫治特点、方法及步骤。结果 以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为依据 ,说明矫正治疗取得的效果。结论 该技术应用各类辅簧插入垂直槽沟中 ,采用轻力 ,适于各类错牙合的矫治 ,能使牙齿三维方向移动 ,精确排列至正常位置 ,操作简便 。
曹惠菊龚方方潘晓岗唐国华李达聚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错HE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扩弓的断层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快速扩弓过程中鼻上颌复合体各层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例恒牙期的UCLP患者(平均年龄13岁)进行快速扩弓,扩弓前后对鼻上颌复合体CT扫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CT图像进行裂隙大小和组织密度研究。结果裂隙中央面积扩大大于鼻底和口腭部,各层灰度梯度在扩弓后都有所降低。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扩弓后,扩大最显著的位置在裂隙中央,扩弓后没有骨质的沉积和软组织的变化。
钱玉芬潘晓岗严拥庆
关键词:唇裂腭裂快速扩弓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图像分析
当代固定矫治技术的发展
1998年
固定矫治技术以其对牙齿有效的移动及控制成为现代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技术.今天的固定矫治技术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选择固定矫治技术,把握现代固定矫治技术发展的脉络,找准在临床实践的位置,从而运用适合临床实际的矫治方法.本文对现代固定矫治技术的发展进行...
尚光伟潘晓岗
关键词:口腔正畸学固定矫治技术
单侧唇腭裂患者上颌快速扩弓矫治生物力学效果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单侧唇腭裂患者快速扩弓矫治的生物力学机理对探索影响术后复发主要因素和指导临床手术规划有重要意义。基于CT断层扫描技术、CAD建模技术和有限元建模技术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扩弓力在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的传递模式、骨缝应力状态及颅颌面各骨块位移特性,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扩弓力通过牙齿沿牙槽骨、上颌骨、翼突、蝶骨向颞骨颅底传导,应力呈梯度递减并向上、向后传导,蝶骨是其阻抗中心,在上颌前缘、颧蝶交汇处及鼻额部等部位有应力集中,由于上颌骨不对称结构的影响,裂侧应力及位移较大;扩弓量的最大区是在牙槽区,向上逐渐递减,形成底边向下的三角形,计算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较吻合。由此说明,蝶骨的翼板近颅底处是约束上颌扩弓最主要的因素,上颌前缘也受较大应力,如果医师能松解翼板及打断上颌前缘,临床将获得更大的扩弓量,上颌骨、鼻腔及颧骨扩弓后也将趋于稳定,其在保持期复发回缩的可能性将减小。
余嘉王冬梅潘晓岗钱玉芬王成焘
关键词:上颌快速扩弓唇腭裂骨缝
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矫治进展被引量:15
2003年
青春期后随着年龄增长,上颌骨缝趋于融合,骨阻力变大,腭中缝很难打开。因此,常规上颌快速扩弓很难矫治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近年来效果明确、创伤性更小、稳定性更好的成人矫形上颌快速扩弓、外科辅助快速腭扩展、横向腭牵张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作者就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矫治技术及研究进展作综述。
潘晓岗房兵钱玉芬唐友盛
关键词:上颌快速扩弓
滑动法在标准方丝弓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标准方丝弓中应用滑动法关闭间隙的疗效。方法 利用X线头影测量 ,对 12例正畸患者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的矫治前后进行测量研究。结果 方丝弓矫治中滑动法关闭间隙与关闭曲法比较 ,磨牙倾斜及前移 (支抗消耗 )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下切牙倾斜移动较多 (P <0 .0 5 )。结论 滑动法在标准方丝弓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磨牙支抗 ,下切牙有倾斜移动 ,在标准方丝弓技术中可选择性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
闵正昌潘晓岗
关键词:滑动法方丝弓错H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