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华容
- 作品数:11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怎样构建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实施科学规范管理被引量:4
- 2009年
- 洪华容梁楠张晓
-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体系高校教学
- 丁酸钠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及对AQP3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丁酸钠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过程的分子机理及其对水通道蛋白AQ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对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的影响;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DK4、p16和AQP3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加入浓度超过2.5mmol/L的丁酸钠后,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Cyclin D1、CDK4和AQP3的表达水平下降,p16的表达水平上调,细胞阻滞于G1/S期。结论:浓度超过2.5mmol/L的丁酸钠可以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G1/S期,且这种诱导作用是剂量依赖型的,其分子通路可能是通过p16-Cyclin D1/CDK4这条信号途径,在此过程中,伴随着AQP3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
- 朱静洪华容刘晓群周晓莉陈建丽
- 关键词:丁酸钠HT-29细胞凋亡信号通路AQP3
- 脑苷肌肽改善阿尔兹海默氏病小鼠病情的机理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脑苷肌肽对阿尔兹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的药理作用,观察其对于阿尔兹海默氏病病情改善情况,为建立AD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检测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细胞因子,结合硫磺素S染色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观察脑苷肌肽对AD小鼠病情的影响。结果脑苷肌肽可以有效恢复部分因AD所导致的氧化应激水平及TNF-α的升高,减少大脑皮层的淀粉样斑块,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位置定位能力得到提高。结论脑苷肌肽可以有效缓解AD小鼠病情,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记忆学习能力,可能是治疗AD的潜在药物。
- 洪华容余立强李立青蔡智锋郭艳芹
- 关键词:脑苷肌肽炎症细胞因子淀粉样斑块行为学
- 白藜芦醇对宫颈鳞癌原代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成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宫颈鳞癌的抗肿瘤功能。方法分离宫颈鳞癌原代细胞,予以系列浓度的白藜芦醇干预;MTr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明确最适药物浓度;FCM检测细胞周期阻滞情况。构建宫颈鳞癌荷瘤小鼠,予以白藜芦醇灌胃,检测小鼠生长情况及成瘤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白藜芦醇可以抑制宫颈鳞癌原代细胞增殖,使肿瘤原代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1/S期。白藜芦醇可以减缓荷瘤小鼠的体重下降,小鼠的精神状况较好,瘤体生长速度减缓,同期瘤体体积减小。白藜芦醇可以促进瘤体组织的P53表达而抑制Bcl-2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有效抑制宫颈鳞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瘤体的生长。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抗宫颈鳞癌的特性。
- 洪华容陈靓姚中凯马翔宇金华
- 关键词:白藜芦醇荷瘤小鼠抗肿瘤药
- 人胚早期心脏发育过程中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人胚早期心脏VEGF-A和VEGF-C及其受体VEGFR-1、VEGFR-2、VEGFR-3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A和VEGF-C在早期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第3~8周人胚,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分析心脏组织发育中VEGF家族及其相关受体的表达变化、心脏组织的分化和形成.结果VEGF-A、VEGF-C、VEGFR-1、VEGFR-2、VEGFR-3在心内膜内皮细胞及心肌细胞发育第3、4周开始表达,随胎龄增加表达先增强后逐渐减弱,第7周左右消失.结论VEGF-A和VEGF-C参与了人胚早期心脏的形成过程,对早期心脏发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于振海李爱冬杨淑霞洪华容羊惠君
- 关键词:人胚心脏发育VEGF-AVEGF-C受体
- 细胞外基质分子在人胚中肾有核血细胞的表达
- 2006年
-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分子在第4~8周人胚中肾有核血细胞的发育和迁移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第4~8周的人胚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发育第4、5周中肾的有核血细胞、原始肾小球、肾小管以及散在分布的间充质细胞均强表达纤连蛋白、层连蛋白、胶原蛋白Ⅰ、细胞间黏附分子。第7周,中肾有核血细胞中仅有部分表达上述分子。到第8周,仅在个别有核血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到第7周,中肾内有核血细胞几乎都表达整合素β1。肾内其他结构无明显的整合素β1表达。结论:在人胚发育第4~8周,中肾的有核血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外基质分子。这些分子可能以自分泌方式参与肾内有核血细朐在中肾的发育。
- 洪华容杨淑霞李爱冬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胚胎
- 人胚中肾发育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第3~8周人胚中肾的发育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方法:第3~8周人胚,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人胚中肾于第3周末出现,并从头-尾方向同时进行生长和退化过程。中肾于第8周退化。发育第5周中肾的肾小管和肾小球细胞强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中肾内有核血细胞于第4周出现,第7周数量达到高峰。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bFGF和TGF-β1及其受体在发育第5~8周中肾的有核血细胞表达。结论:人胚中肾的发育主要在第3~7周。第6~7周人胚中肾内的有核血细胞数量达高峰。人胚中肾内的有核血细胞、肾小管内皮细胞、肾小囊和肾小球细胞表达多种生长因子。
- 杨淑霞洪华容李爱冬
- 关键词:胚胎
- 骨组织工程应用可降解聚合物的可能性探讨被引量:27
- 2000年
- 成骨细胞细胞外基质材料的选择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阐述了理想骨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的研制要求 ,介绍了几种可降解聚合物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并重点介绍了 PL A、PGA及其共聚物的优缺点和相应的改进方法。作者认为 。
- 颜晓慧郑磊洪华容王前张晓俞耀庭
- 关键词:可降解聚合物骨组织工程细胞外基质材料
- CD34、CD14、CD10、CD31和因子Ⅷ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AGM区和肝造血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CD34、CD31、CD14、CD10和凝血因子Ⅷ(FⅧ)在人胚胎发育第3~12周卵黄囊血岛、PAS/主动脉生殖腺中肾(AGM)区和肝造血细胞的表达。方法药物流产受精龄3~12周人胚胎共32例,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第3~4周人胚卵黄囊血岛由外周的血管内皮细胞和中心的造血细胞组成。血岛的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均为CD10、CD14、CD31和FⅧ表达阳性。此外,血管内皮细胞还表达CD34,而造血细胞为CD34阴性。第32天,卵黄囊血岛的造血细胞已经迁移。在第4周,主动脉、中肾和肝造血灶内开始出现CD34、CD10、CD14、CD31和FⅧ阳性的造血细胞。到第7周,CD10、CD14阳性细胞数量达到最高。到第11~12周,上述各区域中多为无核的红细胞,CD34、CD10、CD14、CD31和FⅧ表达为阴性。第4~12周,胚体内所有血管内皮细胞均为CD34阳性。结论卵黄囊血岛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共表达CD10、CD14、CD31和FⅧ,卵黄囊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D34,而造血细胞不表达CD34。背主动脉、中肾和肝的造血细胞主要在第4~7周表达CD34、CD10、CD14、CD31和FⅧ。抗CD34抗体可标记人胚胎3~12周各种血管的内皮细胞。
- 周鸿鹰李爱冬杨淑霞洪华容羊惠君
- 关键词:CD14CD10CD31AGM区
- 远志醇提取物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病理学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远志醇提取物对正常老年小鼠及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区新生神经元的生长、大脑皮层神经元纤维缠结(NFT)、淀粉样纤维弥散性老年斑(SP)病理的影响,并检测其对大脑氧化应激(OS)、β淀粉样蛋白40(Aβ40)、β淀粉样蛋白42(Aβ42)的作用。方法将9月龄小鼠按雌雄分类制作AD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又分为安慰剂组(对照组)和给药组。采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新生神经元生长情况;硫磺素S染色,检测小鼠海马区大脑皮层NFT、SP状况;ELISA检测小鼠大脑8-异构前列腺素、Aβ40、Aβ42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GZ新生神经元生长减慢,海马区大脑皮层的NFT和SP增加明显;治疗组新生神经元生长增速明显,NFT和SP显著降低,雌性小鼠效果更显著;8-异构前列腺素、Aβ40、Aβ42水平降低显著。结论远志醇提取物能促进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生长,减少海马区大脑皮层的NFT和SP,降低大脑氧化应激、Aβ40、Aβ42水平,改善AD病理症状,维护正常神经元功能,是潜在的治疗AD的药物。
- 姚允怡孙黎薛建红侯倩刘晓群周晓莉颜宏英洪华容于国强陈放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Β蛋白神经元氧化性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