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沙广义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灵芝
  • 2篇栽培
  • 2篇人工栽培
  • 2篇菌种
  • 1篇多孔菌科
  • 1篇形质指标
  • 1篇遗传变异分析
  • 1篇引种
  • 1篇优树
  • 1篇瓶栽
  • 1篇瓶栽技术
  • 1篇种源
  • 1篇苗期
  • 1篇木耳
  • 1篇菌种退化
  • 1篇黄菠萝
  • 1篇黑木耳
  • 1篇采收

机构

  • 6篇黑龙江省林业...

作者

  • 6篇沙广义
  • 4篇刘占辉
  • 3篇费显龙
  • 1篇温爱亭
  • 1篇赵永久
  • 1篇兰士波
  • 1篇党常顺
  • 1篇王福德
  • 1篇陈相

传媒

  • 2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农村实用技术...
  • 1篇适用技术之窗
  • 1篇林业勘查设计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黑木耳菌种退化原因浅析被引量:2
1995年
黑木耳Auricula auricula(L.ex Hook)Un-derw栽培丰产的决定因素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菌种的优良。近两年来多方面反映段木栽培黑木耳产量连年下降,究其原因菌种退化是主要因素;其次是栽培摆放场地多年不消毒灭杂菌。 据对黑木耳生物学特性和转管扩接次数对黑木耳产量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引起黑木耳菌种退化的原因有三;
赵永久沙广义党常顺刘占辉
关键词:黑木耳菌种
灵芝的人工栽培
1997年
灵芝Gnoderm lucidum Krst。多孔菌科,别名木灵芝、红芝、赤芝、万年蕈。菌盖色彩有红、黄、紫、白、黑5种。表面革质有光泽,素有五灵芝之美称。美丽多彩的子实体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主要含有机锗,具有促进机体功能代谢、延缓衰老的功效。除用于医药(有滋补、强壮、消炎、利尿、健胃等功效)。
费显龙刘占辉沙广义
关键词:灵芝人工栽培多孔菌科
灵芝瓶栽技术
1997年
1.菌种制备 灵芝的采种多用组织分离法。凡是没有沾染杂菌的“材料”,不论是从子实体的生长旺盛部位,还是从灵芝生长基质中分离出来的菌丝体,都是由双核细胞组成,由此而获得的纯菌种都能生育结实。 制种的具体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做为母种的“材料”带入接种室(箱)前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费显龙刘占辉沙广义
关键词:灵芝瓶栽菌种
灵芝的人工栽培
1996年
灵芝Gnoderm lucidum Krst.多孔菌科.别名木灵芝、红芝、赤芝、万年蕈 。菌盖色彩有红、黄、紫、白、黑5种。表面革质有光泽,素有五灵芝之美称。美丽多彩的子实体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主要含有机锗,具有促进机体功能代谢、延缓衰老的功效。除用于医药(有滋补、强壮、消炎、利尿、健胃等功效),还用于高级化妆品的保健添加剂、用酒浸泡灵芝,长期饮用也能收到延缓衰老的功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发灵芝资源前景广阔。1 生态及生长习性 灵芝子实体由菌丝形成,菌丝不透明,具有分隔及分枝,表面常分泌白色草酸钙结晶;子实体有菌柄,菌盖及菌伞下边的子实层三部分组成。成熟的子实体木质化,表面革质化有光泽,多为赤褐色和紫褐色。正常的菌盖多呈肾形,上有环状轮纹及辐射状皱纹。大小薄厚不一,一般5~12×10~20cm;厚2~3cm;菌盖下面有无数小孔,平均 4~5/mm2,管孔呈白色或淡褐色,内壁为子实层,孢子从子实层内产生,褐色,卵形.8~11×5~7μm,中央含个大油滴。菌柄侧生.长5~20cm,色与盖同。 灵芝是喜培养基质含水率高、偏酸和培养场所空气湿度大且清鲜的高温高湿型木腐真菌。菌丝生长温度4~40℃;要求基质的含水率达50×10^(-2)80×10^(-2);而子实体在18℃以上时才能分化和发育。菌?
费显龙刘占辉沙广义
关键词:灵芝人工栽培采收
天然黄菠萝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在充分分析黄菠萝天然林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林分所处的立地级、形质指标和数量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将天然黄菠萝林分划分为3个等级。同时,以树高和胸径性状的数量指标与形质指标综合值将不同林分内的林木划分为3个林木级,并结合林木的结实状况,开展了天然黄菠萝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旨在为该树种的遗传改良和创新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沙广义兰士波陈相温爱亭王福德
关键词:黄菠萝优树形质指标
欧洲赤松苗期生长表现与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欧洲赤松的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越冬前能及时封顶,基本没有冻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苗木地径分化较小,变异幅度在26.56%~39.32%之间;苗高生长变异大,平均变异系数为42.55%。综合地径和苗高2个性状,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种源有CT、FL2和S102,种源内分化较小,生长稳定,是极具生长潜力的种源。
兰士波沙广义谢运海袁桂华
关键词:种源引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