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兵 作品数:23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1期缝合处理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1期缝合术的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24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1期缝合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200分钟,平均130分钟;总住院时间6∽10天,平均7天;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全部病例术后予腹部B超、肝功能检测随访3∽23个月,未发现黄疸、胆道残留结石和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1期缝合术是治疗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安全的方法,更符合微创外科理念。 常桂生 沈长兵 钱龙 秦菊芳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术 肥胖型急性阑尾炎病人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肥胖型患者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入本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定义肥胖,标准为BMI≥28。纳入比较肥胖型患者急性阑尾炎与非肥胖患者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特征,并对肥胖型急性阑尾炎病人预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肥胖型患者41例,非肥胖型患者135例;肥胖型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高于非肥胖型患者(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小于非肥胖型患者(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均显著高于非肥胖型患者(P〈0.01);肥胖患者重型阑尾炎(坏疽性、穿孔性、坏疽合并穿孔性)比例高于非肥胖组(P〈0.05)。多因素10gistic回归分析示: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总胆红素、病理类型及术后并发症是肥胖型阑尾炎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肥胖型患者急性阑尾炎临床特征不典型,预后较非肥胖患者差,临床积极的早期诊断、合理控制危险因素尤为重要。 欧阳军 沈长兵 秦菊芳 谢伟 范崇晔 李玺关键词:阑尾炎 急性病 肥胖症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术,腹腔镜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其治疗直肠癌的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纪圣林 沈长兵 刘亚军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直肠癌 用64排螺旋CT诊断小肝癌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用64排螺旋CT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0例患者均使用64排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再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的结果。结果 :这3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均被确诊患有小肝癌。对这30例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的结果为:有29例患者被诊断患有小肝癌,进行诊断的符合率为96.67%。在这29例被确诊的小肝癌患者中,共检出42个病灶(其中有17例患者存在单病灶,有5例患者存在双病灶,有5例患者存在3个病灶)。这些患者的病灶分别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被检出。这些患者病灶的直径为0.5~3.0cm。结论 :用64排螺旋CT诊断小肝癌的准确性较高,并可充分反映出患者病灶的位置、形态及大小。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陈筛扣 曹琪 沈长兵关键词:64排螺旋CT 小肝癌 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0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例分类、引流管相关并发症进行总结探讨。结果 5500例LC患者,术中胆总管横断1例,术后出血1例,术后胆漏3例。结论 LC术后留置腹腔引流能及早发现手术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黄海波 顾懿宁 游继军 沈长兵 钱龙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引流管 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5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联合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外切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混合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混合痔治疗有效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96.0%相比,差异尤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尿潴留、术后出血、肛门直肠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纪圣林 沈长兵 刘亚军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 外痔切除术 混合痔 临床疗效 奥沙利铂联合方案化疗对TNM Ⅲ期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VEGF、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方案化疗对TNMⅢ期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VEGF、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III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奥沙利铂。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及VEGF、p53表达水平,以及术后2年复发、转移及无瘤生存率。结果术后随访2年,两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IL-2、IFN-γ、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IL-2、TNF-α及观察组IFN-γ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两组IL-6、IL-10、IL-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IL-6、IL-10、IL-4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化疗前VEGF、p53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VEGF及p5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奥沙利铂联合方案化疗对III期结肠癌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利于免疫功能稳定、降低VEGF及p53的表达水平。 秦菊芳 沈长兵关键词:奥沙利铂 免疫功能 VEGF 一层缝合在320例消化道手术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一层缝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一层缝合320例消化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狭窄、出血,吻合口瘘4例,经治疗后愈合。结论:消化道吻合采用一层缝合法,操作简便、省时、安全可靠,不增加吻合口并发症。 沈长兵 袁锦华 唐新民 朱振兴关键词:消化道吻合 一层缝合 甲状旁腺全切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肾性甲状旁腺亢进症13例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症进行甲状旁腺全切联合前臂茸体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系统分析13例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甲状旁腺全切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iPTH明显下降,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缓解。结论;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部分腺体自体体移植术对于药物抵抗的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息者钙、磷代谢紊乱。 徐亮 沈长兵关键词:自体移植 慢性肾功能衰竭 p^53和c-erbB-2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p53和c-erbB-2的表达阳性率和强度与胃癌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39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黏膜内癌23例、浸润至黏膜下层31例、浸润至肌层47例、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38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p53和c-erbB-2的表达阳性率和强度。结果: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中p53的阳性率比较,黏膜内癌组和浸润至黏膜下层组与浸润至浆膜层或浆膜外组存在显著差异。而各组c-erbB-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p53的表达强度在不同的浸润深度无显著差别(P>0.05),而c-erbB-2差别明显,在胃癌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时,其表达强度最高(P<0.01)。c-erbB-2表达阳性率与p53存在相关性(P<0.05),而表达强度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p53和c-erbB-2的不同表达强度中,p53Ⅲ、c-erbB-2Ⅰ、c-erbB-2Ⅱ和c-erbB-2Ⅲ对胃癌浸润深度均有影响(P分别为0.001、0.010、0.000、0.000)。结论:p53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不是同步的,p53突变有利于c-erbB-2的表达,但c-erbB-2的表达强度与p53无关。抑癌基因p53突变可能与胃癌的起源有关;胃癌的浸润主要与癌基因c-erbB-2的激活有关。 沈长兵 喻钢 朱宝华关键词:P53 C-ERBB-2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