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锦飞

作品数:83 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电气工程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电子电信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软开关
  • 19篇变换器
  • 16篇电源
  • 16篇谐振
  • 11篇逆变
  • 10篇功率
  • 10篇感应加热电源
  • 8篇逆变器
  • 7篇功率因数校正
  • 7篇串联谐振
  • 6篇接电
  • 6篇大功率
  • 5篇电能
  • 5篇电能传输
  • 5篇移相
  • 5篇移相控制
  • 5篇无线电能传输
  • 5篇PDM
  • 4篇谐振式
  • 4篇零电流

机构

  • 80篇江南大学
  • 2篇江南学院
  • 2篇江阴职业技术...
  • 1篇苏州东菱振动...

作者

  • 82篇沈锦飞
  • 20篇惠晶
  • 14篇吴雷
  • 7篇颜文旭
  • 4篇杨磊
  • 3篇周克冬
  • 3篇卢闻州
  • 3篇沈冬辉
  • 3篇陆天华
  • 3篇张兴进
  • 3篇邱正伟
  • 3篇赵慧
  • 3篇于彬
  • 2篇单广伟
  • 2篇倪旻
  • 2篇徐祖平
  • 2篇丁杨
  • 2篇杨青
  • 2篇谢峰
  • 2篇刘吉星

传媒

  • 15篇电力电子技术
  • 6篇焊接技术
  • 6篇通信电源技术
  • 5篇江南大学学报...
  • 5篇现代电子技术
  • 4篇焊接学报
  • 4篇电源技术
  • 3篇工业加热
  • 2篇工业控制计算...
  • 2篇自动化仪表
  • 2篇电气自动化
  • 2篇广西轻工业
  • 2篇无锡教育学院...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电源学报
  • 2篇中国电源学会...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纺织导报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串联谐振式高频感应焊接逆变电源被引量:21
2003年
传统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通过改变逆变器的工作频率来调节输出功率,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因数很低,而且逆变器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开关损耗大,效率低。按照大功率发电机。变压器铜排绕组焊接工艺和不同规格铜排的焊接要求,这种设备不适合这类应用。作者研究了新型频率跟踪电路,控制逆变器工作在谐振状态,负载等效阻抗呈电阻性,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因数接近1,大大减小了开关器件的功率损耗,提高了整机的效率。功率调节采用直流斩波调压实现。设计并制作了20kHz/30kw串联谐振式高频感应焊接逆变电源,改变了传统的焊接工艺,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等优点。
沈锦飞颜文旭惠晶吴雷
关键词: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串联谐振零电流开关焊接电源
PDM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小信号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针对基于脉冲密度调制(PDM)控制方式的DC/AC变换器,并根据电路等效原理,建立了PDM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根据该等效电路模型,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分别建立了连续导电模式(CCM)和间断导电模式(DCM)下PDM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方程,分析了基于输出电流幅值的动态小信号特性,最后建立了PDM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该模型确切反映了变换器的动态特征,为PDM电源的小信号分析及其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该模型还为正弦波电流幅值调制(SCAM)提供了理论依据。
惠晶蔡爱军沈锦飞
关键词:小信号建模脉冲密度调制变换器
三相PFC和软开关技术在变频器中的应用
2011年
将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和软开关技术与传统变频器结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路结构,在变频调速的同时,改善了电网,降低功耗。前端使用三相双开关PFC电路,结合一种新颖的CCM控制模式,为直流侧提供稳定的电压源,EMI小且适用于大功率,后端的零电压导通电路使用三个辅助开关与LC谐振电路,降低了控制难度以及逆变侧开关的负荷,并通过仿真验证。
沈锦飞丁杨
关键词:功率因数校正双开关软开关
基于SSL4101T的Boost-Flyback电源设计
2013年
针对LED驱动电源高转换效率及高功率因数的要求,引入了基于SSL4101T控制芯片的LED驱动电源设计。详细介绍了两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及Flyback拓扑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结合具体电路给出相关外围器件、功率器件以及磁性元器件的参量选型,最后试制了100W该产品样机。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具有线性调整率好,输出恒流纹波小,效率及PF值高等优点。
时金林沈锦飞
关键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线性调整率
纺织器材专用VD-MOS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2002年
采用VD -MOS研制出纺织器材专用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 .利用锁相技术将逆变器的工作频率锁定在槽路的固有谐振频率内 ,使得该电源始终能运行在负载功率因数为 1的状态 。
吴雷沈锦飞惠晶
关键词:纺织器材电源
PSM功率控制感应加热电源在汽车配件热处理中的应用
本文采用一种脉冲均匀密度调制功率控制逆变器和2SD315A集成驱动电路,设计的感应加热电源在汽车配件热处理中得到应用。逆变器采用全桥串联谐振式逆变电路,具有变频和功率调节两个功能。逆变器的开关管按照PSM的控制策略实现功...
沈锦飞单广伟颜文旭惠晶
关键词:逆变器脉冲调制功率控制
文献传递
小型光伏发电软开关DC/DC变换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传统光伏发电DC/DC变换器工作在硬开关状态时,因开关损耗大、开关管所承受的电压电流大等缺点导致的系统效率下降问题,采用了一种软开关Boost变换器,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大大减少了变换器工作中的开关损耗,并且降低了开关管所承受的压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变换器的主、辅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均能实现软开关,从而提高了光伏发电传输效率。
郭明明沈锦飞
关键词:变换器光伏发电软开关
基于优化滑模控制的小型风电并网逆变器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改善小型风电并网逆变器的动态性能,针对传统PI控制的缺点,结合小型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应用到小型风电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中。为有效削弱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对指数趋近率进行了优化处理,推导了优化滑模控制在小型风电并网逆变器中的存在性及稳定性,改进后的控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最后搭建了仿真和实验平台,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
于彬沈锦飞张兴进
关键词:逆变器风电滑模变结构控制
三相双开关四线PFC电路CCM控制策略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三相双开关四线制PFC电路由于其电路结构简单、部分解耦的特点,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常规的控制方法是电路工作在DCM模式下,控制虽然简单,但THD较大。在此提出了一种在CCM模式下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的优势在于前端储能电感和电容的容量小,成本低,功率因数高,适用于中、大功率应用场合。
丁杨沈锦飞
关键词:PFCCCM控制方法
基于CPLD实现的一种新颖数字锁相
2009年
提出了基于CPLD的新颖数字锁相方法在感应加热电源中的应用。介绍了新颖的数字锁相原理及其在CPLD中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CPLD的VHDL程序以及仿真波形和试验结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陆天华沈锦飞朱火燕
关键词:数字锁相环CPLD移相控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