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潘燕

作品数:29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传染
  • 9篇传染病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5篇染病
  • 5篇发病
  • 4篇发病率
  • 4篇干预
  • 3篇动车
  • 3篇疫情
  • 3篇准确率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 3篇酒后
  • 3篇酒后驾驶
  • 3篇机动车
  • 3篇机动车驾驶
  • 3篇机动车驾驶员
  • 3篇驾驶
  • 3篇驾驶员
  • 3篇健康

机构

  • 21篇柳州市疾病预...
  • 2篇卫生部

作者

  • 21篇沈潘燕
  • 11篇殷凯
  • 9篇梁忠福
  • 6篇钟柳青
  • 5篇陈启纳
  • 4篇吕榜军
  • 4篇余东远
  • 4篇蒙进怀
  • 3篇徐久久
  • 3篇黎明强
  • 3篇赵红军
  • 2篇白玉
  • 2篇张俊华
  • 1篇刘丽华
  • 1篇覃华菁
  • 1篇龙松华
  • 1篇刘金纪
  • 1篇俸卫东
  • 1篇罗洁
  • 1篇李少旦

传媒

  • 6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疾病监测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第七届全国皮...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柳州市2012—2013年法定传染病诊断符合率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传染病报告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医疗机构对法定传染病诊断的符合率。我国各级卫生部门主要通过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和检查来促进医疗机构的报告质量.但不涉及法定传染病诊断符合率,易出现重视传染病报告而轻视诊断质量的情况。从近年来国内多个地区开展的传染病诊断符合率调查情况来看,各地法定传染病的诊断符合率普遍不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对医疗机构开展了传染病诊断符合率的调查,并结合现场反馈及通报等形式对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诊断质量有所提高.现报道如下。
吕榜军沈潘燕
关键词:传染病诊断符合率疫情信息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罗特威保护效果及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评价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罗特威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及其安全性,为罗特威的使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2001-2014年公开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有关罗特威的中文文献,使用Re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保护效果研究13篇,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severe RVGE,SRVGE)、RVGE住院率(admission rate,AR)的保护率分别为68%(95%CI:58%~75%)、69%(95%CI:52%~80%)、61%(95%CI:47%~72%)(P<0.001),平均患病时间减少1.31 d(95%CI:-1.84^-0.78)(P<0.001);7篇文献报道了疫苗安全性,总体不良反应率在1.12%~12.77%,合计不良反应率为3.66%。结论罗特威具有良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和安全性,并对发病者具有减轻病情作用。
黎明强吕榜军沈潘燕
关键词:流行病学META分析
2008-2011年柳州市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柳州市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探索适合柳州市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策略。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1年柳州市肠道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相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7种6678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35.52/10万,死亡29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19/10万。4~7月发病占61.21%。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县,存在明显城乡差异(P=0.000);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9:1,5岁以下儿童占84.9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3.48%。结论:柳州市4年来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高峰为4~7月,手足口病及其他感染性腹泻是主要病种,城区发病率高于郊县,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
沈潘燕钟柳青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
广西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柳州市酒后驾驶干预活动对酒后驾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路口,对被随机拦截的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呼气酒精含量测试。结果共调查驾驶员5 733名,干预后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发生率分别为0.87%和0.37%;干预前后除17:00~18:00时间段均无饮酒驾驶、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外,其他时间段饮酒驾驶和酒后驾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酒后驾驶率与基线调查的结果相比均明显减少;摩托车驾驶员醉酒驾驶率明显下降。结论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率经过干预后明显降低,说明干预活动对遏制酒后驾驶有重要意义。
殷凯赵红军徐久久佘桂松张俊华袁和宁宏东沈潘燕陈启纳梁忠福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早期干预健康教育
广西柳州市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与报告准确性调查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辖区内医院主要法定传染病诊断与报告的准确性,为提高和规范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判断诊断准确性。结果调查了9种1349例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准确966例,准确率71.61%。分类符合710例,分类符合率73.50%;诊断准确率最低的病种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较高的为肺结核和淋病;分类符合率最低的为伤寒与副伤寒,较高的为甲肝和肺结核。市区医院诊断准确率87.92%,分类符合率67.71%;郊县医院诊断准确率62.82%,分类符合率77.86%。郊县医院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市区医院,而分类符合率则高于市区。结论虚假信息导致了近年来柳州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居高不下,影响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
殷凯钟柳青黎明强刘金纪沈潘燕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
柳州市2004-2009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柳州市2004-2009年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为制订柳州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2004-2009年报告的法定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柳州市共计报告法定呼吸道传染病9种,累计报告病例54 951例,年均发病率为244.96/10万。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为柳州市主要呼吸道传染病。除肺结核无发病季节性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为发病高峰。肺结核以>15岁农民为高发人群,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以0~15岁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结论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是柳州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制工作重点。
沈潘燕殷凯余东远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
2005~2012年柳州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5~2012年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猩红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猩红热病例监测数据、个案调查资料及人口统计学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柳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0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4/10万。冬季及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0~15岁,中位数为6岁,3~6岁儿童占所有病例的67.13%,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为主,占52.51%。结论3~6岁儿童是猩红热的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和小学是猩红热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白玉吕榜军沈潘燕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
柳州市2004-2010年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近年来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2004年全国各类学校共报告突发事件670起,占全年突发事件总数的40%,其中在学校发生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占传染病突发事件的64%。为了解柳州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柳州市2004-2010年全市报告的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了分析。
沈潘燕钟柳青余东远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
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行为干预研究
殷凯黎明强钟柳青罗洁蒙进怀徐久久沈潘燕李少旦覃华菁刘丽华龙松华赵红军陈启纳梁忠福
本课题是广西卫生厅2007年、2008年自筹经费项目,合同号Z2007293、Z2008389,由柳州市疾控承担。目前发表论文8篇。本课题依据2006年12月-2007年6月开展的基线调查结果,于2008年5月至11月,...
关键词:
关键词: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行为干预
2004-2011年柳州市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4-2011年法定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柳州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州市2004-2011年丙类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405.38/10万,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主,共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98.65%,5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市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发病最多,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结论应重点做好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进行督导、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处理暴发疫情。
殷凯沈潘燕梁忠福陈启纳
关键词: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