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艳艳

作品数:21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子宫
  • 7篇护理
  • 6篇术后
  • 5篇手术
  • 4篇宫腔
  • 4篇宫腔镜
  • 3篇手术患者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内膜
  • 3篇宫颈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3篇妇科
  • 3篇不孕
  • 2篇心理
  • 2篇异位症
  • 2篇诊治
  • 2篇妊娠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切口

机构

  • 21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21篇汤艳艳
  • 6篇杨海霞
  • 6篇党丹
  • 5篇段丽
  • 2篇王秋红
  • 2篇邵彩霞
  • 1篇赵正国
  • 1篇刘瑞敏
  • 1篇黑涛
  • 1篇禹继敏
  • 1篇陈亚琼
  • 1篇周旋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首都食品与医...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校医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EEP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LEEP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宫颈病变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1.6%,并发症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在宫颈病变治疗中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汤艳艳杨海霞党丹
关键词:LEEP刀宫颈病变
预见性风险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风险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术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风险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从术前1周开始至术后1个月。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测量患者下肢周径平均值进行比较,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结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下肢周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T、aPTT、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b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风险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降低DVT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杨海霞汤艳艳陈思梦路易玲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卵巢囊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诊治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80例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患者,给予妇科常规检查、白带检查、B超检查等进行观察,分析产生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 80例患者中,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有47.5%患者是输卵管阻塞,20.0%患者子宫内膜易位,18.7%为盆腔粘连,8.7%为宫腔粘连和内分泌紊乱及其他原因,同时人工流产次数增多会加大不孕的风险。结论引起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有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宫腔粘连、内分泌紊乱等,临床上予积极治疗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
汤艳艳党丹段丽
关键词:继发不孕症人工流产诊治
超声消融疗法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及护理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超声消融疗法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8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消融术治疗,同时配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19%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取超声消融疗法,疗效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加上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性。
汤艳艳
关键词: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手术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治疗成功率达95.7%,对照组为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汤艳艳党丹杨海霞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人性化护理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更短,且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显著,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而且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汤艳艳段丽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功能性子宫出血
肠内营养混悬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
2018年
目的探讨使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护理阶段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时的术后护理阶段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对2组患者CSICU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随后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出现比例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周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护理阶段中,运用肠内营养混悬液患者的康复速度更快。
王秋红邵彩霞汤艳艳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通气机手术后医护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孕三烯酮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2组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随访1年后复发率为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达17.8%,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运用手术切除辅以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汤艳艳段丽杨海霞
关键词: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4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和生活状态。结果实验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情感能力、健康情况、社会功能、认知能力、个人角色和生理功能等生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后,SDS和SA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有助于其心理状态和生活功能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汤艳艳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人文关怀心理护理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研究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否与阴道菌群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妇科接收的297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检测是否存在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将存在感染者记为阳性组(共52例),将不存在感染者记为阴性组(共245例).对比2组患者阴道清洁度、乳酸杆菌、念珠菌、滴虫以及细菌性阴道炎构成比情况.然后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宫颈病变分为宫颈病变组(共46例)和宫颈正常组(共251例),对比上述指标构成比情况.结果 阳性组阴道清洁度3-4度、乳酸杆菌无或少、念珠菌阳性、滴虫阳性、细菌性阴道炎阳性发生人数均远远多于阴性组(P〈0.05),且宫颈病变组上述指标均远远高于宫颈正常组(P〈0.05).结论 存在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者合并阴道念珠菌、细菌、滴虫感染的风险较高,且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也较高.
汤艳艳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阴道菌群宫颈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