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光
- 作品数:21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庄子》准价动词及其相关句式的考察被引量:5
- 2006年
- 准价动词是指在言语中获得临时配价的动词。本文采用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对《庄子》中的准价动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描写准价动词的语义特征、配价结构、基本句式、派生句式,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殷国光
- 关键词:庄子动词配价句式
- “所”字结构的转指对象与动词配价——《庄子》“所”字结构的考察被引量:11
- 2006年
- 采用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全面考察《庄子》中“所”字结构的转指对象与动词配价的制约。“所”字结构转指遵循以下原则:(1)不能转指该结构中(无论在“所”后,还是“所”前)已出现的语义角色;(2)有介词标记的“所”字结构转指介词引进的语义角色,无介词标记的“所”字结构转指对象取决于动词的配价,并遵循客事>补事、配价语义角色优先的原则。
- 殷国光
- 关键词:转指动词配价庄子
- 《庄子》三价非“转让”类动词及其相关句式的考察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采用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对《庄子》中的三价非“转让”类动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描写非“转让”类动词的语义特征、配价结构、基本句式、派生句式,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殷国光
- 关键词:庄子动词转让配价
- 国内语言学研究动态综述——2004——2006年国内语言学论文统计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根据2004——2006年国内语言学论文的分布,对近三年国内语言学的研究动态做了综述,并着重分析了"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功能认知语法"、"语法化"、"历史层次"四个热点。
- 殷国光郑路刘文霞朱淑华
- 关键词:语言接触语法化历史层次
- 关于“《庄子》动词配价研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8
- 2003年
- 采用现代语言学的配价理论研究古代文献《庄子》中的动词 ,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如 :语义角色的界定 ,语义特征的界定、配价的性质、确定配价的框架、词项的确定 ,等等。这里既有理论问题 ,也有具体操作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 殷国光
- 关键词:《庄子》配价理论动词语义角色词项
- 先秦专书语言研究的又一创获——读《今文尚书语法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钱宗武教授的《今文尚书语法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研究今文《尚书》语法系统的著作。作者在科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指导下,对今文《尚书》的种种语言现象作了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共时的描写与历时的考察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新著语料翔实,多有创见,启人深思。
- 殷国光
- 谓词性向心结构向非向心结构变换的考察——《吕氏春秋》谓词性向心结构的考察之一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将在《吕氏春秋》量化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考察谓词性向心结构向非向心结构的变换。这种考察主要是共时的,个别结构也涉及到历时的考察。考察结果表明:谓词性向心结构向非向心结构的变换是不自由的。变换的实现,既取决于修饰语的构成成分、语义类别、语义指向,又取决于充当中心语的动词的语义类别、以及附加成分的有无等。通过“变换”这种动态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古汉语句法研究的深化。
- 殷国光
- 关键词:吕氏春秋
- 《左传》篇章零形回指研究——以《隐公》为例被引量:16
- 2009年
- 文章以《左传.隐公》为例,分别以篇章回指研究的三种理论模式为框架,对《左传.隐公》动词谓语句主语位置上的零形回指现象进行了量化的考察,以期探讨上述三种理论模式在上古汉语篇章零形回指研究中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制约上古汉语零形回指的因素。
- 殷国光刘文霞
- 关键词:《左传》篇章零形回指
- 《左传》篇章零形回指研究再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文章在《〈左传〉篇章零形回指研究》的基础上,仍以《左传·隐公》为例,对《左传》篇章零形回指所涉及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对上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及相关结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 殷国光刘文霞华建光郑路
- 关键词:零形回指《左传》动词配价
- 《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被引量:9
- 2008年
- 考察《诗经》,其宾语前置类型与散文基本一致,只是有些宾语前置的类别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散文,这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诗歌韵律的因素。《诗经》中宾语前置与韵律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语法条件制约、诗人不能随意改变的,如部分代词宾语前置;一种是诗人刻意改变的,如名词宾语前置。诗人在句子安排上,总是尽可能地将宾语前置句安排在韵脚所在的位置。历来有关"鲁侯是若"、"万民是若"被歧解的原因在于,它们都可以描写为"名+是+动";而该句式是一个多义格式。在《诗经》中符合"名+是+动"句式的诗句脱离了语境(或语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 殷国光朱淑华
- 关键词:《诗经》宾语前置句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