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丽梅

作品数:69 被引量:365H指数:12
供职机构:运城学院体育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河东文化研究省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58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5篇武术
  • 17篇体育
  • 10篇传承
  • 8篇文化
  • 8篇教育
  • 7篇学校武术
  • 6篇武术传承
  • 5篇形意拳
  • 5篇意拳
  • 5篇中国武术
  • 5篇武术教育
  • 5篇晋商
  • 5篇干戚舞
  • 4篇舞龙
  • 4篇舞龙运动
  • 4篇民俗体育
  • 4篇传统武术
  • 3篇渊源考
  • 3篇社会
  • 3篇身体

机构

  • 53篇运城学院
  • 22篇上海体育学院
  • 4篇河北体育学院
  • 2篇广州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62篇段丽梅
  • 13篇戴国斌
  • 6篇张河水
  • 3篇暴丽霞
  • 3篇杨小凤
  • 3篇解会娟
  • 3篇李湘远
  • 3篇韩红雨
  • 2篇王建洲
  • 1篇刘佳丽
  • 1篇孙红梅
  • 1篇董逢伟
  • 1篇刘先萍
  • 1篇高耀武
  • 1篇马宝壮
  • 1篇宋进文
  • 1篇亓传琴
  • 1篇张伟
  • 1篇张春梅
  • 1篇樊晓佳

传媒

  • 9篇河北体育学院...
  • 6篇运城学院学报
  • 6篇体育研究与教...
  • 4篇山东体育学院...
  • 4篇山西师大体育...
  • 3篇体育科学
  • 3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体育文化导刊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湖北体育科技
  • 2篇中国体育科技
  • 2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科技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中州体育(少...
  • 1篇武术研究
  • 1篇体育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武术中“意”的文化内涵与阶序诠释被引量:10
2019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辩证逻辑分析法研究得出,武术是"意"的游戏,"意"为武术攻防主要矛盾的纯粹存在,表现为人-环境(包括器械、地形等)-人之间的关系性存在,构建起了"气"-"意"-"神"的阶序叙事模式,形成了初级"意"为肢体理气性和顺之体,中级"意"为临介状态精神激发之用,高级"意"为完善人性之修的过程哲学,以及"工、行、醉、绵、劲、别"等"体势"美学意境。对武术中"意"的文化内涵与阶序进行诠释,有助于促进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使习武者养成与万物互融的自我关爱技术。
段丽梅杨国珍
关键词:武术
舞龙运动训练强度、供能与项目特点关系的评定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生化实验、录像解析、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师大等8所高校的80名舞龙运动员自选套路训练中运动强度、供能及其项目特点进行评定。结果认为:舞龙训练运动强度、供能项目特征性强;舞龙运动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应采用与比赛相似的、适应舞龙项目特征的专项训练。在此基础上对舞龙运动的科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段丽梅李湘远马宝壮
关键词:舞龙供能
FMS测试为体育院校花样跳绳专项学生提供选项依据的实证研究
<正>1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与艺术学院的花样跳绳专项课学生进行FMS测试,目的是利用较为成熟的FMS测试为花样跳绳专项学生在选择专项技能课提供一种科学化的选择依据;另一方面,同过FMS测试为花样跳绳专项课...
赵栋辉杨小凤段丽梅
五禽戏锻炼对老年人抗氧化能力和肠道乳酸菌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为探讨五禽戏对老年人机体抗氧化活性影响的规律及其生理学机制,对长期练习五禽戏的老年人进行抗氧化能力和肠道乳酸菌的测试。结果表明,与五禽戏练习前相比,练习2个月、4个月时,血清MDA水平明显下降,GSH水平、SOD、CAT、GSH-Px和GR活性以及肠道乳酸菌数量明显上升,且均没有显著性别差异,提示五禽戏练习可以明显提高老年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肠道乳酸菌的数量,促进机体健康。乳酸菌通过产生SOD、GSH和还原性物质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可能是五禽戏练习使老年人抗氧化能力增强的生理学机制之一。
段丽梅
关键词:五禽戏老年人抗氧化能力乳酸菌
夏代干戚舞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查阅参考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文献资料,对我国夏代干戚舞的内容、性质、表现形式与功能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认为:夏代干戚舞主要以朝歌乐舞形式存在,用于祭祀祖先、天帝,充满巫术气息;其表现形式融舞蹈与鼓、石磬等乐器伴奏于一体;干戚舞在夏代有《九歌》、《万舞》等具体形式,其内容完整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变革、祭祖的史实,以及用舞蹈宣扬历法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段丽梅徐健
关键词:干戚舞夏朝
高校舞龙运动负荷强度及供能特征研究
<正>1.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录像解析法与生化指标测试法结合,具体观察分析舞龙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行为表现,并根据运动员比赛中大、中、小强度所各占的比例,及其运动时间变化区间, 结合生化指标来判定舞龙运动员的生理供能特征。...
李湘远段丽梅
文献传递
武德与功夫:中国武术体用观的话语生成与演变被引量:3
2022年
审视先秦至今的中国武术,认为武德为体、功夫为用的体用观是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话语。先秦军礼为体、膂力技击为用的“以德统力”奠定了武术发展德、力一体的文化基因。武术体用观的生成轨迹为:秦汉至明末清初,武术以“侠义”为体、巧力之技击与演练为用,形成“英雄化”的守德备力;清末民初至近现代,武术以“尚武精神”为体、内劲之技击与操练为用,构建精英化的崇德尚力;当前武术以培育民族精神为体、身心体验之修炼与技击为用,弘扬平民化的育德彰力。武德由礼乐制度演化为民族精神,大众化为国民接纳的爱国气节与精神气质;功夫由外在的勇武之力蜕变为修身技能,内在化为国家征用的身心自我技术。中国武术的武德与功夫可以创新转化,服务于文化自信与体育强国背景下“武以成人”的新民培育,这是武术研究的文化自觉。
段丽梅
关键词:武术体用观功夫
技术哲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武术传承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武术传承不只是技术传承,技术动作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哲学智慧。传统武术通过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心理身体教育途径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习武者通过习武而接受民族精神的浸染。生理身体通过姿势"虚实"辩证的结构与功能教育认知,习得自强不息与体用兼备;社会身体通过交往"性情"共情的同伴与对手关系教育认知,习得厚德载物与天人合一;心理身体通过心态"中和"调适的谨慎与勇敢教育认知,习得持中贵和与心神统一。传统武术技术与文化哲理一体化传承经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与现实意义,能为学校武术"术道融合"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段丽梅
关键词:武术传承
“调身子”:武术技能掌握与否的黄金分割点
2024年
武术是以破坏对方重心,使其失衡为主进行攻防技击的技能,能自主“调身子”是稳定重心的关键,是掌握武术技能的黄金分割点。习练武术时能利用身法协调手、脚等完成虚实动作便基本学会了武术。与学校武术不同,传统武术“调身子”强调脊椎的起落、进退等衔接转折,是身体虚实变化与一体化发劲的前提与基础。
樊晓佳段丽梅
关键词:身法武术传承体知
“身体叙事”视角下民俗体育花棍舞(打莲湘)的生命存在感知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生命存在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生活与身体议题。重新发明的身体叙事成为生命存在认知的新潮流。以此为立论,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对以身体为载体,在近10年以新的模式化生活文化迅速复兴的民俗体育花棍舞的历时性身体叙事分析认为:在以时间变化为轮回的传统农耕社会花棍舞身体叙事中,舞花棍人通过集体情愫、自我调适等物质化身体思维建构着舞花棍人主体的身份,身体仅以身体的直观形式和充满原始生命欲望的情感体验表征着缺乏理性意识但富含生命本真意义的生活与生命存在感知。现代花棍舞身体叙事以非理性身体觉醒与抽象精神交融创新的主体间性再现和谐生命存在感知。生命存在感身体叙事的研究是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有助于代偿存在感焦虑、缺失的时代症候。
段丽梅王建洲
关键词:民俗体育身体叙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