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爱民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致突变
  • 6篇致突变性
  • 6篇致突变性研究
  • 3篇毒黄素
  • 3篇噬菌体
  • 3篇突变
  • 3篇米面
  • 3篇免疫
  • 3篇酵米面
  • 3篇菌体
  • 2篇单胞菌
  • 2篇循环免疫
  • 2篇循环免疫复合...
  • 2篇原噬菌体
  • 2篇免疫复合物
  • 2篇假单胞菌
  • 2篇复合物
  • 1篇调味
  • 1篇调味品
  • 1篇毒性

机构

  • 11篇泰山医学院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1篇武爱民
  • 8篇于爱莲
  • 7篇朱长义
  • 5篇李新华
  • 2篇郭居新
  • 1篇魏绪庭
  • 1篇李春伟
  • 1篇高玉民
  • 1篇刘兴田
  • 1篇王玉珍

传媒

  • 7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3
  • 2篇1992
  • 6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用色素的潜在遗传毒性
1991年
本文报道了用原噬菌体诱导试验检测食用色素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不加S_8的情况下,桔红为阳性反应,桔黄为弱阳性反应。
武爱民于爱莲
关键词:食用色素遗传毒性色素原噬菌体
红细胞免疫粘附在传染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1991年
1981年siegel首先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认为红细胞具有和巨噬细胞相似的免疫功能,为免疫学开拓了新的视野和领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往。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红细胞不仅司主呼吸功能,而且具有免疫粘附及免疫调节功能。同时观察到许多传染病病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出现异常,这对于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一。
高玉民武爱民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粘附传染病
虫草酒的致突变性研究
1993年
本试验对虫草酒的致突变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虫草酒的剂量在3.75ml/kg、1.88ml/kg时,微核试验阴性,精子畸变试验阴性。浓度为10μl/皿、100μl/皿、500μl/皿时,Ames试验阴性。
武爱民于爱莲郭居新李新华朱长义
关键词:虫草酒突变
八种调味品的致突变性研究
1991年
本文对人们食用较广泛的八种调味品用原噬菌体诱导法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S-9的情况下,反复检测三次,噬菌体诱导试验均为阴性。
于爱莲武爱民朱长义
关键词:调味品突变噬菌体
全文增补中
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临床意义
1991年
采用低浓度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检测10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免疫复合物。结果表明:HBsAg阳性,转氨酶正常患者,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为27%;HBsAg阴性,转氨酶升高患者的阳性率为11%;HBsAg阳性,转氨酶升高患者的阳性率为50%。
于爱连武爱民朱长义李春伟刘兴田王玉珍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免疫复合物聚乙二醇
酵米面假单胞菌的毒黄素致突变性研究
1991年
毒黄素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水溶性黄色素,具有抗生素的抑菌或杀菌作 用,对人和动物细胞也有毒性作用。
于爱莲武爱民李新华朱长义
关键词:致突变作用诱变性
原噬菌体诱导法检测灵菌素潜在致癌毒性
1990年
本文报道用原噬菌体诱导法检测灵菌素的潜在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不加S_0的情况下,灵菌素为阴性反应。
武爱民于爱莲朱长义
关键词:致癌性原噬菌体
富锗酵母的致突变性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应用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致畸形试验,探讨富锗醇母有无潜在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富锗酵母浓度在5g/kg、2.5g/kg、1.25g/kg时,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浓度为10μg/皿、100μg/皿、1000μg/皿时,对四种菌株无致突变作用。
于爱莲郭居新李新华武爱民
关键词:生物制剂致突变性毒性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毒黄素致突变性研究
1992年
应用微核试验、Ames 试验和原噬菌体诱导方法检测了毒黄素的致突变性。试验结果显示,毒黄素的浓度在2.8mg/kg 和1.4mg/kg 时,微核试验阴性。浓度为382μg/皿、38.2μg/皿和0.38μg/皿时,Ames 试验阴性。在382μg/ml、191μg/ml 和95μg/ml 时,对溶原性细菌无诱导能力,但有抑菌作用。
于爱莲武爱民李新华朱长义
关键词:毒黄素微核
酵米面假单胞菌的毒黄素致突变性研究
1991年
应用动物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原噬菌体诱导的方法检测了毒黄素的致突变性,试验结果显示,毒黄素的浓度在2.8mg/kg和1.4mg/kg时微核试验阴性。浓度为38.2μg/皿,3.82μg/皿和0.38μg/皿时。Ames试验阴性。在382μg/ml,191μg/ml和95μg/ml浓度时,对溶原性细菌无诱导能力,但有抑菌作用。
于爱连武爱民李新华朱长义
关键词:毒黄素致突变性酵米面假单胞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