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临平

作品数:23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湿疣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4篇尖锐湿疣
  • 3篇脑病
  • 3篇白质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性
  • 2篇动脉硬化性脑...
  • 2篇动物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内毒素
  • 2篇亚群
  • 2篇液氮
  • 2篇液氮冷冻
  • 2篇液氮冷冻治疗
  • 2篇异环磷酰胺
  • 2篇硬化性
  • 2篇皮质

机构

  • 15篇山东大学
  • 9篇山东医科大学...
  • 5篇济南铁路中心...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作者

  • 23篇梁临平
  • 10篇郭洪志
  • 4篇王蕾
  • 4篇贺燕
  • 3篇王克玉
  • 3篇屈传强
  • 3篇王玉坤
  • 2篇王克玉
  • 2篇麻琳
  • 2篇彭万程
  • 2篇王玉坤
  • 2篇丛雅琴
  • 2篇舒明芹
  • 2篇李兴福
  • 2篇刘金耀
  • 1篇张利宁
  • 1篇张运
  • 1篇范觉新
  • 1篇杜万良
  • 1篇周瑞海

传媒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制冷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SE测定风湿性疾病患者自身抗体的研究
1994年
制备狗脾可提取核抗原(DSE),用其测定了313例风湿性疾病病人的自身抗体。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8例,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 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A/DM)5例,干燥综合征(SS)25例,分类不明的结缔组织病(UCTD)5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9.6%、100%、26.2%、2/5、72%、5/5。白塞病、大动脉炎、风湿热、强直性脊柱炎(As)、Still病及Reiter综合征(RS)均呈阴性反应。阳性血清同时用人脾可提取核抗原(HSE)、牛胸腺可提取核抗原(CTE)及兔胸腺可提取核抗原(RTE)检测,证实DSE测定抗Sm、RNP、SSA、SSB和Jo-1五种抗体敏感性好。DSE测定抗SSA抗体的敏感性优于RTE和CTE(P<0.001)。
李兴福梁临平王世华丛雅琴舒明芹丁峰彭万程
关键词:可提取核抗原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
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及免疫学的研究
1996年
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及免疫学的研究TheResearchesofCureHerpersWithLiquidNitrogenaneImmunity刘金耀王克玉王玉坤梁临平陈志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液氮冷冻疗法治...
刘金耀王克玉王玉坤梁临平陈志杰
关键词:尖锐湿疣液氮冷冻疗法免疫学
尖锐湿疣患者HPV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及复发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型与 T淋巴细胞亚群及复发的关系。 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皮损中HPV6/11、16/18,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用液氮冷冻、皮下注射转移因子及皮损局部注射干...
王玉坤张利宁王克玉梁临平
关键词:尖锐湿疣T细胞亚群
文献传递
扁桃体剥吸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外科手术中的专用器具。它的技术方案是:剥吸器有外壳(2),外壳(2)的一端是钝性剥离刀(1),在外壳(2)内开一通孔(7),剥离刀(1)的背侧和腹侧分别开吸引口(5)和吸引口(6),...
李安太姜玉芳李国利梁临平
文献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蛋白指标敏感性及特异性(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联合分析脑脊液中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1-40、Aβ1-42(43)含量作为生化指标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sELISA)法测定上述生化指标,分析了21例AD,28例非AD痴呆,35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脑脊液中Tau、Aβ1-40、Aβ1-42(43)水平的差异。结果:Tau水平随年龄而增加,AD组Tau水平为(491.5±35.7)ng/L且与临床进程存在相关性,Aβ1-42(43)水平为(109.9±73.2)pmol/L,Aβ1-40/Aβ1-42(43)为(16.03±4.07)。AD组Tau水平、Aβ1-40/Aβ1-42(43)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Aβ1-42(43)水平低于其他组。结论:同时测定脑脊液中的Tau、Aβ1-40、Aβ1-42(43)的含量对于AD的诊断有良好的特异性,对于AD与其他类型的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
郭洪志梁临平屈传强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特异性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
单纯脑白质疏松症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影像学及电生理和临床特征比较(英文)
2005年
背景:脑白质疏松症是一组影像学所描述的变化,由于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早期评估普遍重视不足,对其电生理系统的改变认识更少。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和诱发电位改变,并与健康人做差异比较。设计:以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病例-对照。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和一所铁路中心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5-08/2000-0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其中包括114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男79例,女35例。4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男28例,女13例。随机选择来本院门诊查体的正常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方法:对114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4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和CT检查进行分析,对其中74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35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行颅脑MRI检查;选择43例伴有高血压的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者、3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患者既往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脑卒中等危险因素情况。②主要临床特征及头颅CT或MRI表现。③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改变情?
梁临平王蕾郭洪志柳文清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
L-NA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NO、SS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生长抑素 (SS)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作用。方法 大鼠海马微量注射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ω-硝基 - L -精氨酸 (N -ω- Nitro- L - Arginine,L - NA )后采用 Y型电迷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 ,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海马 NO含量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 SS含量 ,并进行学习记忆能力、NO含量和 SS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 海马微量注射 L - NA组大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海马中 NO、SS含量明显下降 (P<0 .0 1) ,Y型电迷宫测试次数明显增加 (P <0 .0 1) ,L - NA组大鼠海马 NO水平和S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NO、SS水平均与 Y型电迷宫测试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海马中 NO、SS水平的正常是机体实现正常学习和记忆过程的重要因素 ;NO可能通过调节 SS的合成和释放 。
麻琳梁临平郭洪志杜万良刘艺鸣迟兆富
关键词:生长抑素海马
尖锐湿疣患者HPV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及复发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6 /11、16 /18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皮损中HPV6 /11、16 /18,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用液氮冷冻、皮下注射转移因子及皮损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 ,疗程结束后随访 3个月。结果 :HPV6 /11感染 2 7例和HPV6 /11合并HPV16 /18感染 19例 ,治疗前外周血CD3、CD4 、CD4 /CD8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CD8升高 (P <0 0 5) ,不同HPV型之间无差异。HPV6 /11感染组 8例复发 ,HPV6 /11合并HPV16 /18感染组 12例复发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结论 :尖锐湿患者不同HPV型与复发有关。不同HPV型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无差异。
王玉坤张利宁王克玉梁临平
关键词:尖锐湿疣T细胞亚群乳头状瘤病毒
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及免疫学观察被引量:18
1994年
刘金耀王玉坤王克玉梁临平陈志杰
关键词:寻常疣免疫学液氮冷冻疗法
血清内毒素与CD_(14)基因表达在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道机制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观察急性前脑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血清内毒素含量及其受体在 各脏器基因表达的规律,分析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的发生机制。方法 随机将54只 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8只)和前脑缺血组(40只),后者又被随机分为12h、24h、36 h、48h和72h时相点的5个亚组,每亚组各8只;建立大鼠急性前脑缺血模型;分别测定肺、肝、肠和肾组织 CD14mRNA水平;检测CD14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 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后12h血清内毒素升高,24h达高 峰,72h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肺、肝、肠和肾组织CD14mRNA的表达也在缺血后12h升高,24h~36h达高 峰,48h后下降,并以肺变化最显著(P<0.001);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CD14mRNA在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 的表达,其中肺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毒素与其受体在各脏器的表达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均P< 0.01),其中与肠、肺组织CD14mRNA表达相关最显著(P<0.001)。结论 急性前脑缺血致MODS大鼠存在 内毒素血症;急性脑血管病→应激反应→肠道黏膜屏障损害→内毒素易位→内毒素血症→内脏器官功能障 碍→MODS是CMODS发生的重要过程,肠道机制是CMODS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梁临平屈传强郭洪志齐新麻琳贺燕
关键词:内毒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