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卫军 作品数:21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江西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机械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XXZ海森堡模型的热量子关联 被引量:1 2012年 处于热场中的两比特XXZ自旋体系用正则系综表示,基于该系综的密度矩阵,求出了量子关联(用quantum discord描述,简称QD)以及QD的几何测量。通过用图示的方法针对各向同性XXZ自旋体系的QD(包括其几何测量)以及纠缠度的比较,可以看出量子关联比量子纠缠具有更优越的抗噪声能力。 桂卫军关键词:量子关联 单变量X态几何关联的动力学特性 2013年 基于量子失谐(quantum discord)几何测量(简称GMQD)的方法求解了单变量X态的量子关联.在考虑环境的影响时,采用量子主方程求解出了一阶近似下该态在环境作用后的态.然后通过对比该态的纠缠度以及GMQD,可以发现GMQD具有比量子纠缠更优异的抗消相干性能. 桂卫军 饶伟关键词:量子光学 量子关联 在离子阱体系中通过Bell态来产生簇态 2009年 我们对已存在的在离子阱体系中产生簇态的方案进行修改。本文中提出的方案是基于B e ll态和控制相位门(cz门)的实现。通过B e ll态和控制相位门,我们就可以产生4比特(qub it)以及6比特的簇态。 桂卫军 陆伟锋关键词:簇态 多光子集体辐射原子的J-C模型超对称求解 被引量:1 2006年 根据已有的双光子情形具有两个集体辐射原子的Jaynes-Cumm ings(J-C)模型,将之推广到多光子情形。找出了该模型的超对称生成元,然后用超对称变换的方法十分简洁地求解出了它的能量本征值和能量本征态。 桂卫军 黄会明 胡小光关键词:J-C模型 两种双光子情形J-C模型的时间演化 2006年 求解出了两种双光子情形的Jaynes-Cummings(J-C)模型的时间演化,该两种模型在共振情况下的粒子数反转也给出了相应的表述.基于这样的求解,可以看出任何J-C模型的波函数以及其特性都具有十分相似的形式. 桂卫军 黄会明单模转动压缩关联态的WIGNER函数 2008年 主要是提出一种新的单模转动压缩关联态,并根据已有的Wigner算符求出了它的Wigner函数,然后再进一步给出相应的Wigner边缘分布。基于Wigner边缘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该压缩态在坐标空间或动量空间中的几率分布为高斯分布。 桂卫军 陈小玲 胡小光关键词:WIGNER函数 消相干环境下X-态量子关联的几何测量 2012年 在文献[1]的基础上,将文献[1]中求解出消相干环境下Bell对角态的GMQD(geometric measure of quantumdiscord)方法推广到求解具有普遍形式的X-态的GMQD,并在求出一般形式X-态在3种不同消干环境的GMQD后,将结果应用于Bell对角态进行验证,能得到与文献[1]一致的形式. 桂卫军 何思宇Kerr媒质中强度相关JC模型的膺不变本征算符 被引量:1 2010年 主要研究一种非线性Jaynes-Cummings(JC)模型的膺不变本征算符,这种JC模型描述的是一个两能级的原子在Kerr媒质中与单模腔场之间的(强度相关的)相互作用.基于已有的膺不变本征算符方法,在对应的本征矢空间里求解出了该模型的膺不变本征算符以及相应的能级差. 桂卫军 江民斌关键词:JC模型 GdF_3∶Ce^(3+),Dy^(3+)@GdF_3∶Eu^(3+)核壳结构荧光粉溶剂热法制备及其多色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GdF_3∶Ce^(3+),Dy^(3+)@GdF_3∶Eu^(3+)。XRD衍射图样显示所制备纳米晶为正交相;在Ce^(3+)的8S7/2→6IJ激发峰激发下,该核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多色发光性能,而在相应的非核壳结构中却由于Ce^(3+)共掺导致Eu^(3+)出现荧光猝灭现象。基于CIE坐标,可以看出该体系的核壳结构具有比非核壳结构优越的发光性能,这主要是因为Gd^(3+)起到媒介离子的作用。最后,讨论了壳厚度对发光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核壳的量比为1∶3时,荧光粉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 桂卫军 刘三秋关键词:核壳结构 不同退火温度下α-NaYF_4∶Eu^(3+)红色荧光粉的合成与发光特性 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α-Na YF4∶5%Eu3+红色荧光粉,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荧光粉晶体结构、形貌、发光以及显色性能(CIE)的影响。通过比较退火前后以及不同退火温度下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发现退火使得禁戒跃迁5D0→7F0发生,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Eu3+所有发射峰都得到了相应的增强,并且相应的CIE更趋向于红色;但在高温退火时,纳米晶之间的团聚更加严重,而且CIE趋向于红色的速度变慢。基于非对称性比率σ的分析,认为本文中5D0→7F0跃迁是由于Eu3+占据非对称中心格位所致。 桂卫军 王梓 陈楠 杜国平 刘三秋关键词:溶剂热法 退火 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