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肺炎伴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 2001年
- 柴鸣雷姚冬莉王晓芳
- 关键词:儿童肺炎心肌损害
-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肺功能特点被引量:3
- 2008年
-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又名过敏性咳嗽、隐匿型哮喘。临床以咳嗽为唯一症状,以夜间清晨发作性阵咳、痰少、运动后加重,无发热等感染征象,或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无明显的肺部阳性体征,支气管扩张剂有效为特征。笔者对近年我院CVA患儿的肺功能特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夏晓青崔敏娴唐亚萍柴鸣雷
-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肺功能儿童支气管扩张剂过敏性咳嗽唯一症状阳性体征
- 104例小儿肺炎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评价
- 2002年
- 王晓芳李珊柴鸣雷
- 关键词:肺炎心肌酶谱小儿心肌损害心电图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 2005年
- 柴鸣雷王小燕熊江波唐亚萍崔敏娴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患儿诱导痰动态监测气道炎症反应治疗效果评价
- 气候因素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致全身不良反应中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世界过敏组织认证的唯一有效干预过敏进程的一种治疗方式[1]。其中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3],但临床上发生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依然存在[4]。未控制的哮喘、小年龄儿童、维持剂量等均为特异性免疫治疗致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更有较多研究提示尘螨生长和繁殖适宜的季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5]。本文回顾分析66例SCIT患儿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期间环境气候、温湿度变化规律,报道如下。
- 黄晓芳张鹰胡芳芳柴鸣雷
- 关键词:儿童温度
- 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特点并对缓解期患儿行气道反应性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做肺功能测定,经治疗后选取符合缓解期标准的患儿56例,再做肺功能测定并予运动激发试验,比较两期患儿肺功能并观察哮喘缓解期患儿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FEV1、PEF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缓解期患儿中肺功能异常38例(67.9%),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哮喘缓解期运动激发试验阳性39例(69.6%)。肺功能异常组运动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组(P<0.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存在功能异常,而哮喘缓解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变化不大,表明哮喘患儿小气道可逆性差,大部分缓解期患儿仍存在小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需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缓解期治疗。
- 夏晓青崔敏娴唐亚萍柴鸣雷
- 关键词:哮喘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运动激发试验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27例多导睡眠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进而引起全身多系统损伤([2])。为进一步提高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的认识,现将我院儿科收住行睡眠多导仪(PSG)监测的127例OSAHS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 励韶珺柴鸣雷章小青吴琳夏晓青
- 关键词: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多导睡眠描记术
- 6岁以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1],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发病高峰集中于5~14岁之间。但近几年的文献报道表明,MPP在较小儿童中有增多趋势。本文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间本院儿科收治的111例6岁以下儿童MPP的症状、体征及胸片、外周血象、C反应蛋白(CRP)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探讨其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章小青吴琳柴鸣雷王斌
-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3~7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 目的:了解3~7岁非肥胖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呼吸事件及低氧血症严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该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244例3~7岁非肥胖的OSAHS患儿的身高、...
- 章小青吴琳柴鸣雷夏晓青黄晓芳王斌励韶珺朱加进李国方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生长发育
- 哮喘及肺炎患儿外周血RANTES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RANTES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评价哮喘炎症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37例肺炎患儿及25例健康儿血清,用ELISA法测定RANTES水平,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各测定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ANTESmRNA表达。结果①与健康儿相比肺炎、哮喘患儿的RANTES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经统计学处理,肺炎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哮喘和肺炎相比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②与健康儿相比肺炎、哮喘患儿血清RANTES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哮喘和肺炎相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ANTES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机制可能与它们能够激活炎症细胞有关。监测外周血RANTES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助于哮喘诊断,并与肺炎合并喘息作出鉴别,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 吴琳崔敏娴柴鸣雷余峰唐亚萍夏晓青
- 关键词:RANTES哮喘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