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杭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熊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质量评价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制备熊果酸自微乳制剂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油和表面活性剂配伍试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熊果酸自微乳的处方组成;通过粒径分布和载药量优化熊果酸自微乳处方;并对熊果酸自微乳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溶出进行了考察。结果熊果酸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油酸乙酯(15.0%),乳化剂为Cremophor EL(40.0%),助乳化剂为transcutol P(45%),熊果酸质量分数为10 mg/g。自微乳化后粒径为23 nm,zeta电位为-5.35 m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熊果酸自微乳制剂能明显提高药物的溶出。结论所制备的熊果酸自微乳粒径小、溶出快,符合良好自微乳制剂的要求。
- 钦富华林杭娟高建青
- 关键词:熊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伪三元相图溶出
- 熊果酸自微乳的制备及评价
- 熊果酸(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是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表明UA具有抗肝炎、抗菌、抗肿瘤、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且毒性低,不良反应小,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UA在水中...
- 林杭娟
- 关键词:熊果酸伪三元相图溶出速度生物利用度
- 文献传递
- HPLC法测定熊果酸自微乳中熊果酸的含量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熊果酸自微乳制剂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3%磷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熊果酸在40~16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熊果酸自微乳制剂的质量控制。
- 钦富华林杭娟高建青
- 关键词:熊果酸自微乳HPLC
- 熊果酸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测定熊果酸的平衡溶解度及其在正辛醇.水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设计熊果酸新剂型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熊果酸在不同pH介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熊果酸在正辛醇一水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下熊果酸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5.64mg·L^-1,在pH2.0-7.4的缓冲体系中,熊果酸的溶解度不受pH的影响。熊果酸在油中溶解度不佳,在表面活性剂及半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相对较好,在正辛醇一水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lgP=2.17。结论熊果酸为溶解度小的亲脂性药物。
- 林杭娟钦富华高建青
- 关键词:熊果酸平衡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 熊果酸自微乳的制备及其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制备熊果酸自微乳制剂,研究其在大鼠小肠各部位的吸收情况以及自微乳制剂对熊果酸肠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回流模型,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药物浓度,观察不同肠段、给药浓度及不同剂型因素对药物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熊果酸自微乳在空肠的吸收最好,吸收速率常数Ka为(0.170±0.016)h-1,2 h吸收百分率为(28.40±1.43)%;药物浓度对Ka无显著影响;与混悬液相比,自微乳的Ka和吸收百分率显著增加。结论:熊果酸自微乳最佳吸收部位为空肠,且以被动转运方式为主,自微乳能提高熊果酸的肠吸收。
- 钦富华林杭娟高建青
- 关键词:熊果酸自微乳在体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