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南北朝佛教思想变化与佛像风格演变的内在关联——以“张家样”造像风格所体现的涅槃佛性思想为例被引量:4
- 2008年
- 林伟
- 关键词:佛教经典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格佛性
- 佛教“法身”概念的另一种解读方式——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的意义被引量:11
- 2012年
- 《法华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佛教传入中土以来最受广大信众尊崇和信仰,与《华严经》《楞严经》并称"诸经之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造像中有大量依据《法华经》内容塑造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它们以蒙太奇的手法将过去世间的多宝佛与现在世间的释迦佛连接在同一画面,借助过去佛与现在佛、存与亡的关系深刻地阐述了"法身"的惟一性、永恒性和平等性。这种二佛并坐像以直观感性的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法身"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以有相之造型艺术诠释"法身"的无相之理,因而成为《法华经》思想的象征性造像。
- 林伟
- 关键词:法华经法身
- 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被引量:15
- 2007年
- "众生"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述了佛教关于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在它的视野中,人类与其他的生命物种之间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一切"众生平等"。而佛教的一系列戒律便是这一"众生平等"的具体落实。从今天的生态伦理角度来看,这种戒律实际上建立起了一种敬畏生命、善待万物的生活方式。这与西方思想中以居高临下的人类中心主义心态来看待、处理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关系导致的结果不同,至少佛教的思想与实践起到了平衡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对当今社会的生态伦理和环境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林伟
- 关键词:众生众生平等生态伦理
- 从交脚弥勒菩萨造像的流行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交脚弥勒菩萨造像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的样式,这并不是因为当时佛教造像中,弥勒菩萨的造型只有交脚坐姿一种,而是因为弥勒菩萨的这种艺术形象中交脚坐姿、狮子座椅、仰月或日月宝冠都与波斯萨珊王朝的帝王们有关,弥勒成佛下生的条件又与转轮王的出现联系在一起。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圣君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动荡社会使得人们对圣贤君主的企盼更为迫切,这种情绪与愿望落实到佛教的未来佛弥勒菩萨造像上,便形成了交脚弥勒造像的兴盛。
- 林伟
- 关键词:佛教造像传统文化
- “秀骨清像”中的玄学“风度”——从佛教造像看魏晋玄学对佛教思想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中期的佛教造像流行一种“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这种造像特征来源于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它表现的是当时玄学清谈家所崇尚的道骨神韵。这个时期正是南北朝佛教与玄学合流的重要时期,在理论方面,佛学的玄学化表现为“六家七宗”的形成,在佛教造像方面,玄学化的影响以“秀骨清像”佛像为特征。
- 林伟
- 关键词:玄学佛教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