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钊斌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超声
  • 1篇心输出量
  • 1篇液体管理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孕妇
  • 1篇诊疗
  • 1篇诊疗分析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致残
  • 1篇致残性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并发
  • 1篇妊娠并发症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急性脂...
  • 1篇糖尿

机构

  • 5篇福建省漳州市...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作者

  • 6篇杨钊斌
  • 2篇杨川华
  • 2篇邱陆阵
  • 2篇萧树东
  • 2篇高燕
  • 1篇庄红梅
  • 1篇洪淑蓉
  • 1篇张月葵
  • 1篇许瑾
  • 1篇陈晓宇
  • 1篇丁娟
  • 1篇陈香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蒿琥酯对 TNBS 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青蒿索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显著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和体征.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TNBS模型组和青蒿琥酯治疗组,以TNBS灌肠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青蒿琥酯治疗组腹腔注射青蒿琥酯150 mg·kg-1·d-1.实验第8 d.处死小鼠.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IL-4、IL-1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与TNBS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治疗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MPO活性、IFN-γ、IL-17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1.00±0.63对2.83±0.41,(5.62±2.36)U/g对(15.10±3.92)U/g,(132.56±37.09)pg/mg对(221.44±41.99)pg/mg,(89.73±29.86)pg/mg对(229.72±78.58)pg/mg,(408.02±83.13)pg/mg对(692.79±217.51)pg/mg](P〈0.05),IL-1O含量显著升高[(188.66±49.87)pg/mg对(121.02±21.57)pg/mg](P〈0.05).除组织病理学评分和IL-10含量外,青蒿琥酯治疗组上述各指标与乙醇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各组IL-4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青蒿琥酯可减轻TNBS引起的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h1/Th17免疫应答、上调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含量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杨钊斌杨川华高燕陈晓宇许瑾萧树东
关键词:结肠炎青蒿琥酯过氧化物酶细胞因子类
片仔癀对糖尿病并脓毒症肝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片仔癀治疗糖尿病并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入住该院内科ICU并确诊的糖尿病并脓毒症肝损伤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降糖、抗炎、抗感染、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片仔癀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量(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同时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LT、AST、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片仔癀具有保肝功作用,能降低糖尿病并脓毒症肝损伤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肝功能。
杨钊斌陈惠萍赖嘉伟邱陆阵
关键词:糖尿病脓毒症肝损伤片仔癀保肝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在脓毒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技术(USCOM)在脓毒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内科ICU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USCOM监测,对照组采用脉搏波形指示的连续心输出量(Pi CCO)监测。比较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心输出量检测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试验组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单次心搏输出量(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USCOM应用于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中,具有快速、安全、准确、无创的优势,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疗效。
杨钊斌陈惠萍陈雯雯邱陆阵
关键词:超声脓毒症诊疗
1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诊疗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表型特点,分析诊治经验,以期获得良好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21年漳州市医院的18例AFLP患者,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6例)和剖宫产组(1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等,记录合并/并发症及母婴结局。结果阴道分娩组发病孕周(37.33±1.36周)大于剖宫产组(34.52±2.94周,t=0.04,P<0.05),剖宫产组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较阴道分娩组高(Fisher确切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产前剖宫产组前白蛋白、血糖、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均较阴道分娩组低,肌酐、尿酸较阴道分娩组高。产前剖宫产组凝血酶时间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阴道分娩组长;剖宫产组出现1例孕妇死亡、1例双胎死胎。结论AFLP暴发起病时间越早、救治难度越大,剖宫产在逆转无产兆母婴不良结局上有积极作用。临床应重视产前多指标联合监测,筛选出高危孕妇进行管理,尽早确诊AFLP,及时终止妊娠,维护多脏器功能,保障母婴安全。
洪淑蓉杨钊斌甘巧雯白志强庄红梅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并发症产前监测高危孕妇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液体管理中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采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USCOM)指导重症子痫前期患者液体管理,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漳州市医院产科ICU 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USCOM检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按照临床表现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USCOM对其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从而干预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入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入住ICU 36h后,其心脏指数(C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其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血浆脑钠肽(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管理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减少并发症,缩短ICU入住时间,加快心功能恢复,促进产妇康复。
王艺敏张月葵杨钊斌杨美湖林淑贞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液体管理危重孕产妇
中国致残性克罗恩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2011年
背景: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和生物抗体制剂在克罗恩病(CD)的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随之提出疾病早期即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抗体制剂的top-down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淋巴瘤或结核。目前如何选择合适的CD患者行top-down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中国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期指导top-down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998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诊断满5年或未满5年但至少符合一项致残标准的CD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16例CD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分别为156例(72.2%)和177例(81.9%)。Logistic回归分析示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均为疾病活动时需糖皮质激素缓解(2年:OR=8.175,95%CI:4.102~16.294,P=0.000;5年:OR=9.703,95%CI:4.297~21.910,P=0.000)和诊断时存在肛周疾病(2年:OR=7.056,95%CI:1.959~25.423,P=0.003;5年:OR=6.734,95%CI:1.466~30.922,P=0.014),联合这两个因素预测2年和5年致残性CD的准确率分别为79.2%和81.9%。结论:中国CD患者伴有疾病活动时需糖皮质激素缓解和诊断时存在肛周疾病等致残性危险因素时,说明其适用top-down治疗。
高燕杨川华丁娟陈香杨钊斌萧树东
关键词:CROHN病糖皮质激素类肛周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