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芫花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芫花Daphnegenkwa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色谱技术对芫花醇提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芫花素(genkwanin,1)、3′-羟基芫花素(3′-hydroxygenkwanin,2)、芹菜素(apigenin,3)、山柰酚-3-O-β-D-(6″-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6″-P-coumaroyl)-glucopyranoside,4]、芫根苷(yuenkanin,5)、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6)、木犀草素-7-甲氧基-3′-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methylether-3′-O-β-D-glu-coside,7)、芫花素-5-O-β-D-葡萄糖苷(genkwanin-5-O-β-D-glucoside,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结论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宋丽丽李绪文颜佩芳陆娟杨瑞杰金永日
- 关键词:芫花黄酮芫花素
- HPLC法测定千里香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对千里香叶中的2种主要黄酮类成分5,7,3′,4′-四甲氧基黄酮(化合物I)和5,7,3′,4′,5′-五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ZORBAX Extend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337 nm,柱温25℃。结果:化合物Ⅰ、Ⅱ进样量在0.5~5μg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均为0.9999(n=6);化合物Ⅰ、Ⅱ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2.8%和99.4%,RSD 分别为1.0%和1.4%。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千里香叶中的2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
- 闫江红马彦冬王晓中杨瑞杰李绪文马双成金永日
- 关键词:黄酮高效液相色谱
- 3种乌头原碱的NMR被引量:6
- 2010年
- 利用3种双酯型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经水解得到3种乌头碱型生物原碱,即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应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NMR,包括1H-1HCOSY,HMQC和HMBC)对这3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
- 魏巍李绪文周洪玉杨瑞杰时晓磊单晶孟磊金永日
- 狗枣猕猴桃叶中一个新三萜皂苷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对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Rupr.et Maxim.)Planch]叶的三萜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基-2α,3β,6β,19α,21β,23-六羟基-12-烯-28-乌苏酸。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 陆娟杨瑞杰桂明玉金永日董金玲李绪文
- 关键词:狗枣猕猴桃猕猴桃科三萜
- RP-HPLC测定生脉注射液中7个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7个人参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Rf、Rb1、Rg2、Rc、Rb2、Rb3和Rd)的含量。方法:使用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29∶71;15~30min,33∶6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7个人参皂苷类成分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各成分的浓度和相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7),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的RSD均小于3%。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7个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可作为生脉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手段。
- 陆娟李绪文魏巍杨瑞杰张培旭姚华金永日
-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人参皂苷
- 参附注射液化学成分研究
- 参附注射液源于古方“参附汤”,由红参、附子两味药物组成,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手足厥冷,头晕气短。现代临床用于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心脏收缩功能,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为了提高参附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保证其安全用...
- 杨瑞杰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人参皂苷生物碱化学成分活性研究
- 文献传递
- RP-HPLC法测定柳叶鬼针草地上部分中3种黄酮苷的含量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柳叶鬼针草地上部分中的3种主要黄酮苷类成分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Ⅰ)、槲皮苷(化合物Ⅱ)、紫铆因-4-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Ⅲ)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30min,16∶84;30~46min,24∶7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50nm,柱温25℃。结果:化合物Ⅰ~Ⅲ进样量在0.01~5.00μg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n=8)。化合物Ⅰ~Ⅲ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3%(RSD为2.0%)、100.4%(RSD为1.8%)和102.6%(RSD为1.9%)。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柳叶鬼针草中3种主要黄酮苷类成分含量。
- 朱娜李绪文刘桂英魏巍杨瑞杰桂明玉刘贤英金永日
- 关键词:黄酮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离子液体均匀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附注射液中4种单酯型乌头碱的含量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离子液体均匀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参附注射液中苯甲酰乌头碱(BA)、苯甲酰新乌头碱(BM)、苯甲酰次乌头碱(BH)和苯甲酰脱氧乌头碱(BD)的含量.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的用量、样品溶液的pH值、提取时间和盐浓度等参数,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pH为中性,盐浓度为50 g/L,采用0.058 g的[C6Mim][BF4]和0.26 g的NH4PF6作为提取剂,样品用量为5 mL,提取时间1 min.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得4种单酯型乌头碱的检出限分别为45.5(BM),19.8(BA),26.3(BH)和12.2μg/L(BD);对参附注射液样品进行了分析,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6.54%~110.67%,RSD值均小于6.12%.
- 杨瑞杰李绪文张培旭姚华于爱民赵学忠金永日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离子液体高效液相色谱
- 3种单酯型乌头碱的NMR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3种双酯型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经水解得到3种单酯型乌头碱,即苯甲酰乌头碱(化合物1)、苯甲酰新乌头碱(化合物2)、苯甲酰次乌头碱(化合物3).应用1D和2DNMR(包括1H-1H COSY、HMQC和HMBC)对这3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纠正了文献对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归属错误,对化合物3的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
- 魏巍李绪文杨瑞杰时晓磊孙洪峰孙婷马双成金永日
- 关键词:NMR
- 九里香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Ⅰ)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对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叶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体积分数85%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和ODS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3,′4′-五甲氧基黄酮(Ⅰ),5,7,8,3,′4′-五甲氧基二氢黄酮(Ⅱ),5,7,3,′4′-四甲氧基黄酮(Ⅲ),5,7,3,′4,′5′-五甲氧基黄酮(Ⅳ),5,6,7,3,′4,′5′-六甲氧基黄酮(Ⅴ),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Ⅵ),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Ⅶ),7-羟基-5,3,′4′-三甲氧基黄酮(Ⅷ)。结论除化合物Ⅲ、Ⅳ、Ⅴ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单晶王晓中马彦冬杨瑞杰李绪文金永日
- 关键词:九里香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