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栋

作品数:53 被引量:27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动脉
  • 11篇血管
  • 9篇乳腺
  • 9篇细胞
  • 8篇乳腺癌
  • 8篇手术
  • 8篇腺癌
  • 8篇静脉
  • 7篇肿瘤
  • 6篇蛋白
  • 6篇平滑肌
  • 6篇平滑肌细胞
  • 6篇腔内
  • 6篇基因
  • 5篇动脉瘤
  • 5篇手术治疗
  • 5篇主动脉
  • 5篇主动脉瘤
  • 5篇腺肿瘤
  • 5篇内皮

机构

  • 4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朝阳市卫生学...
  • 1篇沈阳市传染病...
  • 1篇沈阳市第六人...
  • 1篇抚顺矿务局总...

作者

  • 53篇杨栋
  • 29篇辛世杰
  • 22篇段志泉
  • 18篇张健
  • 11篇王雷
  • 11篇马文锋
  • 9篇王磊
  • 9篇张强
  • 7篇吕俊远
  • 7篇汪颖厚
  • 6篇胡海地
  • 6篇李光鑫
  • 5篇李凤贺
  • 5篇李晰
  • 5篇刘臻
  • 5篇李璇
  • 4篇杨昱
  • 4篇亓明
  • 4篇赵琳
  • 4篇金锋

传媒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17
  • 3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降解镁支架对移植静脉吻合口再狭窄内膜增生及内皮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可降解镁支架(BMAS)与316L不锈钢支架对移植静脉吻合口再狭窄的治疗效果,并探索其对内膜增生及内皮化的影响。方法 2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可降解镁支架组(BMAS组)、316L不锈钢支架组(316L组)、对照组(NC组),每组9只。3组实验动物均行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术,术后1个月,BMAS组与316L组经颈动脉入路于静脉桥处分别置入BMAS与316L不锈钢支架,NC组无支架置入。支架置入1、2、3、4个月后观察吻合口管腔直径变化,评价吻合口再狭窄情况;4个月时获取3组移植静脉标本,行EVG染色评价管腔形态及新生内膜面积;Evans blue染色,分光光度仪中测量620 nm波长的OD值,评价血管再内皮化情况。结果两种支架均可有效支撑吻合口,改善吻合口管腔直径丢失,BMAS力学支撑效果可媲美不锈钢支架,且4个月时BMAS导致的血管新生内膜面积与对照组类似[(4.80±0.58)mm^2,vs.(4.17±0.56)mm^2,P=0.112],明显少于不锈钢支架[(6.97±0.78)mm^2,P<0.001];Evans Blue染色结果显示,4个月时316L组OD值明显高于其他2组[316L vs.NC:(0.19±0.03)vs.(0.09±0.01),P=0.001;316Lvs.BMAS:(0.19±0.03)vs.(0.08±0.01),P=0.001],而BMAS组与对照组无差别[(0.08±0.01)vs.(0.09±0.01),P=0.940]。结论 BMAS可以有效支撑狭窄的移植静脉吻合口,力学支撑效果不弱于316L不锈钢支架,同时在减少新生内膜增殖及促进内皮化方面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支架,可作为未来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潜在性方法。
李宇罡杨栋王磊吕俊远于丹辛世杰
关键词:移植静脉再狭窄内膜增生内皮化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适应证的拓展
主动脉夹层(AD)是临床上一种较少见、但危险性极高的血管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合理的应用药物与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腔内修复术的开展,使AD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具有较好解剖条件的Sta...
王磊辛世杰高洪明吕俊远王雷杨栋段志泉
上皮钙黏蛋白、α-连环素和β-连环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刘臻张强马文锋王岱杨栋亓明
关键词:乳腺癌Α-连环素上皮钙黏蛋白Β-连环素E-CAD免疫组织化学法
单中心近10年腹主动脉瘤1246例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主动脉瘤(AAA)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近10年AAA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以及为AAA的进一步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46例AAA病人的病案资料,回顾性分析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就诊科室、首发症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式选择等信息,分析近10年AAA流行病学变化特点。结果入院病人平均年龄为(66.9±10.5)岁,男女占比约为4∶1。男性AAA病人以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主,女性以血脂升高为主。AAA病人的主要合并症为3级高血压(41.9%)、冠心病(31.1%)和合并髂动脉瘤(25.8%)。男性AAA合并髂动脉瘤比率明显高于女性(27.8%vs.17.8%,P<0.01)。72.7%的AAA病人首诊原因为体检发现,其次是AAA破裂(18.7%)。AAA病人急诊与门诊就诊例数呈逐年升高态势,急诊与门诊就诊占比约为2∶3。65~69岁为现阶段住院病人主要年龄段。各年份男性占比约为80%,年龄段65~69岁为男性占比可达近90%。各年份腔内修复术(EVAR)是AAA的主要治疗方式,行EVAR治疗病人的例数和比例总体趋势逐年增加,行EVAR治疗的占比随病人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近10年AAA病人的病死率呈降低趋势,2015年后病死率总体维持在2%~3%,以男性为主,年龄段70~74岁的病死率最高为5.8%。AAA病人平均住院(17.0±16.4)d,平均住院费用为(11.3±10.7)万元。结论近10年AAA住院病人有逐年增高趋势,主要患病人群为年龄>60岁男性,男女临床特点有较大差异。采用EVAR治疗的占比逐年增加。对于老年AAA人群,尤其是年龄段65~69岁男性AAA病人,在AAA的防治过程中应给予更多关注。
辛世杰张珈玮张健付凌雨杨昱马文峰宋清斌罗英伟王传疆胡新华张赞松杨栋周宝森胡海地史潇兮程帅刘远霖段志泉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流行病学
上皮钙黏蛋白和α-连接素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检测上皮钙黏蛋白和α连接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探讨乳腺癌浸润、转移的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 例乳腺癌及21 例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5 cm以上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中上皮钙黏蛋白和α连接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2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和α连接素均主要定位于腺泡或导管上皮细胞膜上,显示了细胞细胞间交界和细胞轮廓,二者均表达正常;54例乳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和α连接素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1.9%和63.0%。上皮钙黏蛋白和α连接素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高增殖活性密切相关。α连接素异常表达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远处转移显著相关。上皮钙黏蛋白异常表达与HER 2表达呈正相关。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两种蛋白表达均未能成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乳腺癌中广泛存在上皮钙黏蛋白和α连接素异常表达,二者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增殖、分化失控相关。
刘臻张强马文锋杨栋刘程伟亓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上皮钙黏蛋白Α-连接素生物学病理检查
乳腺癌中上皮钙黏蛋白和β-连环素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和 β -连环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钙黏蛋白和 β -连环素在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乳腺单纯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表达情况 ,并进行对比。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和 β -连环素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 5 1.9%和 61.1%。上皮钙黏蛋白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β -连环素异常表达与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远处转移显著相关。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两种蛋白表达均未能成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上皮钙黏蛋白和 β -连环素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上皮钙黏蛋白和 β -连环素的异常表达是判断乳腺癌侵袭、转移的良好指标。
刘臻张强马文锋杨栋亓明
关键词:Β-连环素上皮钙黏蛋白
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
2002年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5例胆管细胞癌标本,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结果:11例(40%)为阳性表达,14例(56%)为阴性表达。nm23-H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侵及浆膜、肝外转移、肿瘤破裂、淋巴结转移、侵及门静脉、分化程度和生存率无关。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nm23-H1阴性表达例(71.4%)高于阳性表达例(45.5%),但这一区别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23-H1在胆管细胞病中所起的作用不同。nm23-H1的表达对胆管细胞癌不具有预后指示作用。
马文锋杨栋翟秀岩
关键词:NM23-H1胆管细胞癌
家兔移植静脉吻合口狭窄腔内治疗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建立可供腔内治疗的移植静脉吻合口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 取新西兰兔24只,将其右侧颈外静脉与腹主动脉行端端吻合,术后4周8只新西兰兔处死获取静脉桥,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其余16只新西兰兔于静脉移植术前及术后即刻进行血管造影观察吻合口直径,术后4周时经右颈动脉入路,于吻合口狭窄处植入支架,观察血管直径的改变.结果 移植静脉新生内膜增殖明显,新生内膜PCNA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静脉.移植静脉术后即刻造影吻合口直径为(2.43±0.33)mm,术后4周吻合口狭窄,直径为(1.68±0.36)mm,植入支架后吻合口狭窄明显改善,直径为(2.35±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该模型组织学及影像学评估结果均符合移植静脉吻合口狭窄特点,且可通过植入支架改善吻合口狭窄,是评估支架治疗该疾病疗效及机制研究理想实验平台.
杨栋李宇罡吕俊远王磊于丹辛世杰
关键词:移植物闭塞动物模型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17年
自腔内治疗问世以来,支架植入始终是治疗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血管支架也不断升级换代,从传统金属裸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虽然治疗效果逐渐提升,但是永久性金属残留所导致的二次干预困难与异物反应严重等问题始终严重影响着临床预后.可降解镁合金作为替代耐腐蚀金属的新型材料应运而生,已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可在植入早期提供有效的径向支撑力,而随着降解的开始镁合金逐渐被机体吸收,血管恢复原有收缩功能,在减少长期异物反应的基础上实现了同一部位多次干预的可能,解决了现阶段支架治疗中存在的沉疴,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本文就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前景予以综述.
李宇罡杨栋辛世杰
关键词:腔内治疗可降解支架镁合金再狭窄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 ,PsAn)和创伤性动静脉瘘 (arteriove nousfistula ,AVF)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9年 1月~ 2 0 0 1年 2月经手术治疗的PsAn及AVF共 43例。根据分型分别采用单纯或四头结扎术 10例 ;经瘤腔破裂口修补术 13例 ;单纯血管移植 5例 ;经动脉切开修补瘘口 ,重建动脉血流 8例 ;经静脉切开修补瘘口 ,静脉结扎或切除 3例 ;经瘤腔同时修补动静脉瘘口 1例 ;瘘切断或切除 ,动静脉壁瘘口侧面修补术 1例 ;经瘤腔修补静脉瘘口 ,动脉结扎或血管移植 2例。 结果 死亡 2例 ,余 41例近期疗效满意。随访 34例 ,2例AVF肢端慢性溃疡者效果欠佳 ,余 32例效果良好。 结论 对创伤性PsAn和AVF应早期手术。根据分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 。
杨德华段志泉杨栋张强胡海地
关键词: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外科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