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越

作品数:14 被引量:2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跨江大桥
  • 3篇大桥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碳排放
  • 2篇可达性
  • 2篇CO2排放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空间发展
  • 1篇低碳
  • 1篇低碳指数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信息与通信技...
  • 1篇优势度
  • 1篇运量
  • 1篇运输效率
  • 1篇智慧交通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交通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7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广东轻工职业...

作者

  • 14篇杨文越
  • 9篇曹小曙
  • 6篇李涛
  • 4篇黄晓燕
  • 4篇周素红
  • 2篇王武林
  • 2篇王妙妙
  • 1篇陈慧灵
  • 1篇梁斐雯
  • 1篇殷江滨
  • 1篇齐兰兰
  • 1篇沈静
  • 1篇马林兵
  • 1篇刘永伟

传媒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土地经济研究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从理论研究、规划编制研究和政策法规保障研究三个层面对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通过回顾现有研究成果,认为在现有城市更新规划、“三旧”改造规划及规划编制、相关政策支撑的基础上,有效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在规划范围、目标、分区、用地分类标准、规划技术方法等方面的规定,对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进行集成创新。
曹小曙王妙妙马林兵黄晓燕沈静杨文越柳婕妤刘夏琼
关键词:村镇建设用地
广州市社区出行低碳指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被引量:21
2015年
通过构建社区出行低碳指数(CTLCI)模型,对广州市社区出行低碳指数的空间格局及其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全局回归(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社区出行低碳指数的影响因素以及其间关系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社区出行低碳指数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递增,呈明显的圈层结构。内圈层的社区出行低碳指数内部差异最小,中间过渡圈层的最大。社区人口密度对社区出行低碳指数的影响以正向作用为主,公共交通供给水平和路网密集程度对社区出行低碳指数的影响以负向作用为主,且它们的影响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具体指出了在不同地域空间内社区人口密度、公共交通供给水平和路网密集程度对社区出行低碳指数在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的差异,为减少广州城市交通碳排放、针对不同空间制定有效的低碳政策和构建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文越李涛曹小曙
关键词:空间异质性地理加权回归
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被引量:66
2015年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联系进行分析是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推进沿线区域合作共赢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栅格可达性空间格局,并依托陆路交通网络进行了城市空间联系状态模拟。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城市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走廊"空间特征。城市节点平均可达性时间为16.25 h,可达性在2 h以内的区域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0.60%,可达性最差的区域大都为荒漠地区,最差可达性高达171 h;西安作为门户城市,承担了中国西北五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中亚国家内部及其与外部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较为薄弱;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发育形成4条轴线,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过程中,应实施"点—轴"带动,协同推进重点发展走廊和中心城市培育工作。
曹小曙李涛杨文越黄晓燕殷江滨刘永伟梁斐雯王武林王妙妙陈慧灵张百献
关键词:陆路交通可达性
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交通优势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46
2015年
通过集成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邻近度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等指标,测量了2012年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市、区)的公路交通优势度,对其空间格局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选择拟合程度最优的SEM模型探讨了公路交通优势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市、区)的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邻近度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的差异较大,公路交通优势度呈现偏右的正态分布;2将公路交通优势度从优到劣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吕梁山区、燕山—太行山区;第二等级为秦巴山区、六盘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第三等级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以及四省藏区;第四等级为西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3SEM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OLS模型和SLM模型,结果显示,公路交通优势度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公路交通优势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其经济产出的贡献达到0.193%,提高公路网络密度能提升公路交通优势度,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王武林杨文越曹小曙
珠江三角洲客货运量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被引量:12
2016年
客货流地理是交通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重要领域。本文利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对1980-2010年珠江三角洲客货运量等级规模结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客货运量规模的q值均大于1,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特征,但客运规模分布更显著。客运量q值先减小后增大,呈现出非均衡—相对均衡—非均衡演变特征;货运量q值逐渐降低,呈现出非均衡—相对均衡演变特征。在空间格局方面,客运空间格局呈现出由初期以广州为单中心向心型客运联系向穗莞深多中心客运联系转变;珠三角产业结构趋同性及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网络结构,使得货运空间格局呈现出长期以广州为核心单核主导特征,主要表现为递接性联系特征。
李涛曹小曙杨文越
关键词:客货运量珠江三角洲
中国交通CO_2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2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通过构建交通CO2排放模型对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交通CO2排放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由大到小”逐步回归的建模方式,在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引入时间固定效应,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交通CO2排放的社会经济、城市形态、交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期间,中国交通CO2排放总量和人均交通CO2排放量分别以9.29%和8.69%的年均增速增长,前者的区域差异呈先增后减趋势,后者的区域差异则首先呈周期性波动,而后一直保持减少趋势。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交通C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是交通CO2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城市人口密度对交通CO2排放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应加强对城市人口密度的规划控制,以避免因人口过度集聚而额外增加产生交通CO2排放。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对交通CO2排放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但小汽车拥有率对交通CO2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
杨文越李涛曹小曙
关键词:面板数据
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以广州为例
城市大多依水而建,伴水而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不得不打破原有的城市形态,跨江向外寻求更大的发展建设空间。城市的空间发展需要建设跨江大桥,跨江大桥的建设会推动城市的空间发展,这两者关系密切,并有很多现象和内在规律值得...
杨文越周素红
关键词:跨江大桥城市空间发展
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以广州为例
城市大多依水而建,伴水而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不得不打破原有的城市形态,跨江向外寻求更大的发展建设空间。城市的空间发展需要建设跨江大桥,跨江大桥的建设会推动城市的空间发展,这两者关系密切,并有很多现象和内在规律值得...
杨文越周素红
关键词:跨江大桥城市空间发展
文献传递
全球战略背景下中国海外区域开发新模式及实践——以墨西哥Tehuantepec沿线交通基础设施与土地空间一体化开发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高铁'、'核电'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走出去'的大国全球战略。深入探讨中国海外区域开发的模式及其特征,分析新形势下中国海外区域开发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球战略背景下中国海外投资开发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主要海外区域开发模式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之上,以墨西哥Tehuantepec走廊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土地空间开发模式为例,探讨了新时期下中国海外区域开发的新模式,旨在为增加中国海外区域开发效益、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提供指导和实践依据。
李涛杨文越杨中庆刘永伟曹小曙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开发模式
基于碳排放-位置分配模型的公共中心规划支持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设计了基于碳排放-位置分配模型的公共中心规划支持系统(CELA-PCPSS),该系统可分为支撑层、数据层、模型层、功能层和表示层.其中,基于小汽车出行碳排放的位置分配模型是模型层乃至整个CELA-PCPSS的核心.CELA-PCPSS的主要功能是基于低碳视角计算出公共中心布局选址的最优位置,定量、可视化地模拟出不同公共中心布局形式下的小汽车出行碳排放空间格局与碳排放总量.以广州市为例,将CELA-PCPSS应用于其假设的公共中心规划选址中,模拟与计算出规划1-6个公共中心的最优选址位置及其相应的小汽车出行碳排放空间格局与碳排放总量.发现新增公共中心能减少小汽车出行碳排放总量,具有边际效应.因此,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成本和人文因素来确定规划公共中心的数量和调整其选址位置,以使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杨文越李涛曹小曙
关键词:公共中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