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莲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动脉
  • 2篇心理
  • 2篇造影
  • 2篇门诊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碘过敏
  • 1篇碘过敏反应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冠状动脉
  • 1篇炎症

机构

  • 8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李雪莲
  • 3篇唐姗姗
  • 2篇潘爱珍
  • 2篇徐志锋
  • 2篇余田
  • 2篇叶亚君
  • 2篇陈颖瑜
  • 2篇李勤祥
  • 1篇李爱玲
  • 1篇林中矫
  • 1篇赵新雁
  • 1篇陈书人
  • 1篇陈秀玲
  • 1篇陈木莲
  • 1篇周嫦英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科进行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碘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实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碘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和15.00%,差异显著。结论在实行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时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碘过敏反应发生率。
李雪莲
关键词: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碘过敏反应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T检测中造影剂过敏的处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256排CT冠心病冠状动造影剂过敏的处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冠心病行256排CT冠脉造影的患者90例,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
李雪莲
关键词:护理干预CT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剂过敏冠心病
炎症性肠病患者TPMT及NUDT15基因多态性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及核苷二磷酸连接的部分X型基序15(NUDT15)基因多态性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中国籍IBD患者(IBD组)及6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样本并提取DNA。使用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R139C的NUDT15基因的变体和TPMT*3C的TPMT变体进行基因分型。分析TPMT及NUDT15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治疗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结果 TPMT c. 719A> G中,IBD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NUDT15 c. 415C> T中,IBD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TPMT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肠壁炎性反应缓解率较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NUDT15 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肠壁炎性反应缓解率较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TPMT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CT能谱成像检出率较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NUDT15 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能谱成像检出率较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IBD患者中NUDT15的突变率高于TPMT。NUDT15多态性较TPMT多态性更能预测AZA引起的肠壁炎性反应和能谱成像检出率。
唐姗姗潘爱珍李勤祥余田陈颖瑜徐志锋叶亚君李雪莲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能谱成像
肾癌增强CT肾脏皮质厚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肾癌增强CT肾脏皮质厚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2月到2020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肾实质内病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肾癌28例(肾癌组)与肾良性病变50例(良性组),两组都给予增强CT检查,记录CT成像常规参数、肾脏皮质厚度,同时记录与检测患者的肾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癌组的BF、BV、PS值高于良性组,MTT值低于良性组,肾癌组的GFR值低于良性组,MVD计数与VEGF表达率高于良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的肾脏皮质厚度与肾皮质CT增强值都显著少于良性组(P<0.05)。在肾癌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FR、MVD、VEGF与肾皮质CT增强值、肾脏皮质厚度、PS、MTT都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皮质厚度≥0.51 cm、0.30-0.50 cm、<0.30cm为判断肾功能正常、轻度减退和重度减退的标准,符合率为67.9%。结论:肾癌的增强CT扫描是一种较为便捷、安全的方法,对肾脏皮质厚度进行测定,有助于对肾功能进行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唐姗姗潘爱珍李勤祥余田陈颖瑜徐志锋叶亚君李雪莲
关键词:肾癌肾功能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分析门诊预检分诊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患者满意度、分诊准确率产生的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回顾分析其资料,以"为患者采取的不同预检分诊方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入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二者分别采取一般门诊预检分诊、采取经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门诊预检分诊,组间对比分诊准确率与误诊漏诊率、护理满意度以及问诊时间。结果研究组的问诊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较对照组高,误诊漏诊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预检分诊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分诊准确率,缩短问诊时间,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
李爱玲李雪莲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准确率满意度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与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众多调查和研究表明护士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的状况,以强迫、焦虑、抑郁、躯体化等为主。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经常超负荷工作,加之新医疗体制对护士产生的压力,而护士又多缺乏心理卫生知识等,这些都构成了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本文相应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学会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等几点对策。
林中矫陈木莲李雪莲
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
门诊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寻求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紧张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门诊小手术患者的观察了解,掌握患者整个手术过程的心理变化。结果大多数患者对手术过程和预后不了解,易产生紧张、忧虑甚至恐惧心理。结论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并做好解释,术中注意关心安慰患者,术后交代好注意事项,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忧虑情绪。
李雪莲陈书人
关键词:门诊手术心理护理
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精细护理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分析在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精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由专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受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的患者共计8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n=41,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精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区管理、操作技术、专科护理以及基础护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面部潮红、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接受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赵新雁唐姗姗陈秀玲周嫦英李雪莲
关键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