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哮喘
  • 13篇支气管
  • 13篇气管
  • 11篇气道
  • 8篇反应性
  • 6篇支气管舒张
  • 6篇支气管舒张试...
  • 6篇舒张
  • 6篇舒张试验
  • 6篇哮喘患者
  • 5篇支气管激发
  • 5篇支气管激发试...
  • 5篇支气管哮喘
  • 5篇气道反应
  • 5篇气道反应性
  • 4篇气道阻力
  • 3篇气道高反应
  • 3篇气道高反应性
  • 3篇肺功
  • 3篇肺功能

机构

  • 10篇宁夏医学院附...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李银环
  • 17篇张旭华
  • 16篇张生山
  • 16篇冯俭
  • 13篇高艳
  • 3篇周萍
  • 2篇张锦
  • 2篇李昕
  • 1篇周丽
  • 1篇沙勇
  • 1篇刘锦铭
  • 1篇王洁
  • 1篇马红霞
  • 1篇马维华
  • 1篇门垚

传媒

  • 7篇宁夏医学院学...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激发试验判定指标的比较被引量:5
2001年
探讨反映气道高反应性可靠的肺功能指标。方法 :试验时对FEV1、PEF、MMEF同步进行测定 ,观察三者间下降的幅度及同步性。结果PEF与FEV1下降不同步 (P <0 0 1) ,MMEF与FEV1下降同步 ,且MMEF下降的幅度大于FEV1(P <0 0 1)。结论 :在反映气道高反应性发生部位及程度的准确性上 ,三者比较的结果为MMEF >FEV1>PEF。
张旭华刘锦铭张生山冯俭李银环
关键词:气道高反应性FEV1PEF哮喘
高血压病眼动脉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超声观察
2000年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眼动脉血流进行了检测研究 ,以探讨血流参数变化与病理改变、病程发展的关系 ,寻找最敏感、重复性最好的血流参数指标。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10 4只眼及 2 9例正常对照者 5 8只眼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并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1)高血压病患者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Vd)及阻力指数 (RI)的改变最为明显 ,P <0 .0 5。 2 )眼底分级与眼动脉血流关系 :Ⅱ级组Vd缺如发生率为 18 8% (6 / 32 ) ,Ⅲ级组Vd缺如发生率为93 3 % (10 / 12 ) ,RI显著升高 ,P <0 0 5。结论 :1)高血压病眼动脉血流供应改变主要是舒张末期血流减少 ,且与病情成正相关。 2 )眼动脉血流频谱观察尤其是舒张末期速度 (Vd)和阻力指数 (RI)可较准确地反映高血压病外周阻力及血供状况。
马红霞王洁李银环
关键词:高血压病眼动脉超声波诊断
结缔组织病的肺功能及血气变化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TD)致肺损害的变化及特征,以便及早发现结缔组织病的肺部病变。方法(1)检测27例CTD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选取27例非吸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2)检测43例CTD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测定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选取43例无肺部疾患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TD组肺功能检测弥散功能明显受损(P<0.01)、肺活量减损。血气分析结果CTD组PO2低于对照组(P<0.01),PA-aO2增高。结论CTD患者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减退、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动脉血氧降低,及时测定CT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对早期肺损害诊断及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李银环张旭华冯俭张生山高艳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肺功能肺损害血气分析
小气道功能异常对气道反应性测定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小气道功能对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支气管激发试验受检者测定时间肺活量、小气道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100例受检者中小气道功能异常76例,正常24例。异常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47%,正常组阳性率21%,异常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气道高反应患者多数存在有小气道功能异常,小气道功能异常为气道高反应患者的试验前肺功能特征之一。
李银环张旭华冯俭高艳张生山
关键词:小气道功能气道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小气道功能测定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者气道高反应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为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预测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的可行性,对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行FVC、FEV1和最大呼气容量流量-容积曲线(MEFV)测定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CT)。结果,106例受检者中,小气道功能正常组56例,异常组50例。正常组BCT阳性4例,阳性率7.1%;异常组BCT阳性41例,阳性率82.0%,异常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认为以小气道功能显著改变来判断CVA患者AHR的存在及程度是项简便的方法,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冯俭李银环张旭华张生山高艳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小气道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高反应性
肺功能检查在老年性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肺功能检查在老年性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0例诊断为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A、B、C三组,然后对三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肺弥漫功能和肺容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B组和C组的VC、PEF25、PEF50、PEF75、PEF、MMEF、FEV1/FVC、FEV1/预计值都显著低于A组,C组也显著低于B组,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B组和C组的FRC、RV、RV/TLC等弥散功能指标和DLCO、DLCO/VA等肺容量指标都显著优于A组,C组也显著优于B组,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在老年性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周萍门垚张旭华李银环高艳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老年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肺功能改变
2009年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改变,以提高CVA的诊断率。方法:对42例CVA患儿检测肺功能及进行支气管激发或者舒张试验测定。结果:大部分CVA患儿所测肺功能指标均下降,28例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者中有24例阳性,14例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者中11例阳性。结论:CVA患者存在可逆气道阻塞性改变,对长期反复咳嗽者,临床疑诊CVA应做肺功能检查和气道反应性测定以帮助明确诊断。
高艳李银环张旭华张生山冯俭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
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气道阻力的比较分析
2010年
张旭华张锦冯俭李银环张生山高艳
关键词:哮喘气道阻力支气管舒张试验
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对比研究
2013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气道反应性在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为其临床诊治、病情监测及预后估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治疗前后分别对哮喘患者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观察其变化情况。
张旭华周萍李昕高艳张生山冯俭李银环
关键词:气道反应性支气管哮喘预后估计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前后血气变化的研究
1999年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血气变化,分析血气变化是否可用于PBMV术后疗效监测的指标。方法采用改良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前一天及术后三天以瑞士AVL995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等指标。结果PBMV术后患者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PaO2由术前9.41±0.72kPa上升至术后10.00±0.85kPa(P<0.01),P(A-a)O2由2.60±0.78kPa降至术后的1.77±0.75kPa(P<0.001)。结论血气分析的改善也可作为检测重症二尖瓣狭窄(MS)患者PBMV手术疗效的参考指标。
李银环马维华沙勇张旭华冯俭张生山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气囊扩张术血气分析PBMV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