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来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枣庄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 3篇心脏
  • 3篇血清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术后
  • 3篇通气
  • 3篇乌司他丁
  • 3篇腺炎
  • 3篇机械通气
  • 3篇急性胰腺炎
  • 3篇反应蛋白
  • 3篇肺炎
  • 3篇C反应蛋白
  • 2篇血清黏附分子
  • 2篇预后
  • 2篇预后价值
  • 2篇支气管
  • 2篇手术

机构

  • 20篇枣庄市立医院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枣庄职业学院

作者

  • 20篇李金来
  • 6篇李振
  • 4篇叶广华
  • 4篇陆文
  • 3篇徐德亮
  • 3篇孟钰
  • 2篇丁世芳
  • 2篇耿益文
  • 2篇马振芝
  • 2篇王丕杉
  • 2篇杨聪
  • 1篇华艳梅
  • 1篇蒲斌
  • 1篇张亚宁
  • 1篇杨军
  • 1篇党莉
  • 1篇黄轶
  • 1篇周忠岭
  • 1篇刘洪林
  • 1篇穆平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1 病历 患者,男性,55岁,因全身疼痛、乏力、高热(体温达39℃),在当地卫生院以“感冒”对症治疗,效果不显著,高热不退,神志淡漠,于2010年5月29日急诊入院.既往否认有脑炎、癫痫等病史,无肾病及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史,出生本地,居住本地山区,否认有特殊不良嗜好,无外地长期居住史.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40/80 mmHg,神志清,表情淡漠,面部潮红,结膜充血,右侧腹股沟触及2 cm×3 cm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病理征阴性.
陆文李振李金来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
Prolene线连续缝合气管支气管袖状成形32例被引量:6
2001年
叶广华李金来王丕杉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袖状切除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一例救治的液体管理分析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肺脏,引起肺炎。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高。ARDS的治疗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进行肺保护性通气,一些非机械通气手段,如液体管理、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及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等也相当重要。本文报道1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经过,分析液体管理在新冠肺炎并发ARDS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新认识。
李成珊陈赞俞亮李金来马振芝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补液疗法液体管理
贲门癌肉瘤1例
2012年
患者 男,69岁。进食阻挡感,反复黑便20人。查体示贫血貌明显。术前电子胃镜报贲门肿物(图1)。增强CT扫描发现贲门处不规则软组织占位,均匀强化,局部增厚(图2)。
杨聪张亚李金来黄轶耿益文
关键词:癌肉瘤增强CT扫描反复黑便电子胃镜软组织
联合检测血清黏附分子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cICAM-1)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AP)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AP患者,其中轻症型(MAP)36例,重症型(SAP)24例,和20例其他急性腹痛患者,连续6d采用ELISA法测定其cICAM-1水平变化。并用比浊法测定入院后第1、3、7和14天血清CRP水平。结果SAP组患者cICAM-1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和其他急性腹痛组(P<0.05),而MAP组与其他急性腹痛组患者间cICAM-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患者cICAM-1浓度-时间曲线呈下降型,SAP患者浓度时间曲线呈逐渐上升或降而复升型。AP患者入院第1周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急性腹痛组(P<0.05)。SAP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MAP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cICAM-1和CRP有助于更快速诊断AP和有效判断预后。
徐德亮孟钰李金来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反应蛋白
50岁以上继发房缺患者的外科治疗
2005年
目的:总结50岁以上继发房缺病人手术治疗经验及其疗效。方法:选择1990年3月至2003年4月,50岁以上继发房缺接受手术治疗病人32例,年龄:50~64岁,平均54±3.5岁。其中合并三尖瓣中重度返流1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8例、房颤6例、冠心病2例;肺动脉平均压力49.08±8.52,最高65mmHg;心功能三级10例、四级2例,采用心包补片或涤纶补片补缺损,同期行三尖瓣成形18例、二尖瓣成形术6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右房迷宫术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结果:31例成功、1例死亡,死亡原因是肺动脉高压、严重低心排综合症。术后心包积液、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13例(40.6%),随访(2个月—13年)、术后复查右心负荷明显改善、右心缩小、肺动脉高压改善明显或消失,心功能Ⅱ级以上。结论:高龄房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外科治疗近远期疗效良好,术前应行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合并症准确合理的治疗是手术成功及预后的关键。
李金来
关键词:房缺心脏手术
乌司他丁联合氨溴索治疗胸外伤所致ALI/ARDS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氨溴索在胸外伤所致ALI/ARD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60例胸外伤所致ALI/ARDS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对照组)、B(氨溴索治疗组)、C(乌司他丁联合氨溴索治疗组)三组。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O2/FiO2、血浆IL-6水平变化。结果B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通气24h后C组氧分压及氧合指数较B组改善,IL-6水平较B组降低,且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能较好减轻肺损伤程度,改善氧合,较单存使用氨溴索更为有益,两者均是急性肺损伤时的有效治疗药物。
陆文杨聪李金来丁世芳
关键词:机械通气乌司他丁IL-6
血必净注射液对于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去除人工气道改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COPD并发呼吸衰竭并采用序贯性机械通气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以观测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3±2.2)d和(13.7±6.3)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4±3.2)d和(18.2±4.4)d(P〈0.01);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分别为14.71%和38.24%(P〈0.01);住ICU时间分别为(14.3±2.1)d和(22.3±3.6)d(P〈0.01)。治疗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使肺部感染控制窗提早出现,有利于提高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COPD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李金来李振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序贯性机械通气血必净注射液
Prolene线连续单层周边缝合在支气管袖状成形术中的应用
1996年
对12例肺癌患者采用Prolene线连续单层周边缝合行支气管袖状成形术,结果术后X线胸片显示肺叶均膨胀良好。6例术后2~6个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支气管粘膜光滑,无吻合口狭窄及肉芽组织生长。认为此法对支气管壁损伤小.刺激轻,手术安全、可靠、易掌握,是袖状切除成形术较理想的吻合方法。
叶广华张亚宁周忠岭耿益文李金来
关键词:支气管
小儿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处理
1997年
小儿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处理枣庄市立医院(277102)蒲斌叶广华刘洪林李金来我院自1986年5月至1996年12月共行小儿心脏直视手术21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2例。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27例,女1...
蒲斌叶广华刘洪林李金来
关键词:儿童心脏直视术心律失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