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萍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社会组织被引量:4
- 2004年
-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自我满足、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治组织形式,是国家权力回归为社会权利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多元社会组织自主自发的扩展伸张,它们作为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在建构新型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组织还普遍存在着行政化倾向,带有半官半民性质,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国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的自治化进程。
- 李艳萍曲建英刘桂华
- 关键词:社会互动关系社会组织
- 社会的“跨越”发展与社会主义实践
- 2003年
- 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和跨越发展是社会发展道路的两种基本形式。但只有在“世界历史”形成后,社会的“跨越”发展才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中心——卫星”式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在日益形成。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现实社会主义,在成为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之前,注定应首先作为理想的发展方式而存在。
- 李艳萍曲建英
- 关键词:社会主义
- 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 2003年
-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种选择不仅出于历史的理性,而且是一种价值选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作为目的价值规定着社会主义制定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转方向。
- 李艳萍陶萍
- 关键词:社会主义人民利益
- “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的“跨越”发展
- 2004年
- 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辟的“世界历史”进程,一方面,使社会的“跨越”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又日益形成“中心—卫星”式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现实社会主义,在成为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之前,注定应首先作为理想的发展方式而存在。
- 曲建英李艳萍
-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 高科技企业雇主品牌构建研究
- 高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与服务的实用性,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高科技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高科技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高科技企业由于技术含量高,产品更新速度快,对掌握高等技术的雇...
- 李艳萍
- 关键词:雇主品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
- 文献传递
- 论转型期政治参与实现的特殊性被引量:2
- 2007年
- 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一般是伴随着经济市场化的过程自然形成的。社会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及其效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性的重要指标。由历史和现实所决定,中国目前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参与严格说来并不是完全自下而上自发产生的,国家政策的许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曲建英李艳萍
-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
- 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 2002年
-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这种选择不仅出于历史的理性 ,而且是一种价值选择 ,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作为目的价值规定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 。
- 李艳萍陶萍
- 关键词:人民利益
- 经济制度的特性分析
- 2001年
- :生产力要求的唯一性与生产关系形式构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构成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的形成来自于生产关系不仅具有客观性 ,同时也具有主观性。而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只能以经济制度作为存在形式 ,因此这也是经济制度先天具备的辩证特性。并且这种适应了生产力需要的经济制度只能借助政权的力量形成 ,从而不可避免地具有本来意义的政治形式。
- 李艳萍
- 关键词: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权力经济基础社会制度
- 社会发展中“跨越”现象的理论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和跨越发展是社会发展道路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的跨越发展在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曾出现过 ,但只有在“世界历史”形成后 ,这种跨越发展才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成为整体世界有机发展的一个“器官”。这种“跨越”发展既表现在生产力方面 。
- 李艳萍曲建英
- 关键词:社会形态跨越式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制度
-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自由发展被引量:4
- 2001年
- 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是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它的产生与实现受着严格的社会前提与历史条件的规定。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为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则是向这一目标的真正趋近。
- 曹海玲李艳萍
- 关键词:按劳分配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