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田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烟草公司池州市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烤烟
  • 2篇烟杆
  • 2篇养分
  • 1篇稻田
  • 1篇选育
  • 1篇学成
  • 1篇烟叶
  • 1篇养分释放
  • 1篇养分吸收
  • 1篇叶龄
  • 1篇有效积温
  • 1篇施肥
  • 1篇水稻
  • 1篇水稻产量
  • 1篇同位素
  • 1篇土壤
  • 1篇平衡施肥
  • 1篇转运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烤烟生长

机构

  • 6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安徽省烟草公...
  • 4篇安徽省烟草公...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皖南烟叶...
  • 1篇安徽中烟工业...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作者

  • 8篇李田
  • 7篇祖朝龙
  • 3篇姜超强
  • 3篇沈嘉
  • 3篇刘炎红
  • 3篇徐经年
  • 3篇邵伏文
  • 3篇汪文杰
  • 2篇钱益亮
  • 2篇薛宝燕
  • 2篇阎轶峰
  • 1篇崔权仁
  • 1篇郭东锋
  • 1篇高正良
  • 1篇张向前
  • 1篇李明
  • 1篇舒俊生
  • 1篇姚忠达
  • 1篇李桐
  • 1篇周应兵

传媒

  • 3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土壤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Excavation and Screening Utilization of Strong Aroma Tobacco Variety in Chizhou Tobaccogrowing Area
2014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screen out the strong-aroma tobacco variety with goo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s the best cultivar in Chizhou. [Metho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formed the strong aroma style of tobacco leaves in the tobacco-growing area, 6 varieties(K326, NC55, NC71, 0508, Yunyan99, Yan240)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through combining 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to the quality. [Results] The output value of 0508 was the highest and NC71 had a medium output value but with coordinated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system evaluation of this study on the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 style further clarified the feature strength and utility value of various tobacco varieties with strong aroma. [Conclusion] NC71 is the best cultivar in Chizhou tobacco-growing area, and it is suggested using NC71 as the demonstrative variety of the next year. The study on the excavation and screening utilization of tobacco varieties with local featur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obacco production industry.
钱益亮张向前阎轶峰徐经年唐经祥薛宝燕李田祖朝龙
关键词:TOBACCOVARIETY
不同富硒土壤对烤烟生长及硒吸收转运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安徽池州烟区不同全硒含量土壤(0.30、0.45、1.00、1.75mg·kg^-1)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硒含量≤1.00mg·kg^-1时能够促进烤烟生长,而土壤硒含量≥1.75mg·kg^-1则抑制烤烟的生长。(2)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烤烟根系、茎秆、叶片的硒含量,烟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呈现根系〉叶片〉茎秆的特点,且根系硒含量是叶片的2-3倍,叶片硒含量则是茎秆的3-4倍。(3)土壤硒含量由0.30mg·kg^-1增加至1.75mg·kg^-1时,烟株对硒的吸收系数由1.08显著降低至0.36,次级转运系数则由2.84显著升高至4.03,即土壤硒含量增加降低了根系吸收硒的效率,但却增加了硒在叶中的转运和相对累积量。(4)烤烟整株硒的富集量在土壤硒含量为1.00mg·kg^-1时达到最大,每株达到72μg。研究表明,在安徽池州烟区的富硒土壤(0.45-1.00 mg·kg^-1)上能够生产出富硒(0.15-0.23 mg·kg^-1)烟叶,不需要额外添加外源硒,既可以减少生产成本,也能够避免造成水土污染。
姜超强沈嘉徐经年邵伏文李田祖朝龙
关键词:富硒土壤烤烟转运
有效积温对烤烟叶龄及成熟度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为实现气候资源优化配置,解决生产后期不利因素制约烟叶成熟、影响烟叶品质的问题,对不同移栽期不同叶位(第4、10和16叶位)的生理指标以及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相同叶位烟叶成熟所需要的有效积温相差无异,其中第4、10和16叶位成熟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570-590℃、850-880℃和1280-1310℃,表明相同叶位烟叶的成熟需要的有效积温积累量是固定的。可见,通过计算烟叶各生长期所需的有效积温,适度提前移栽期,可以预测烟叶的成熟时间,指导烟叶成熟采收,提高烟叶品质。
钱益亮崔会会邵伏文阎轶峰薛宝燕石英尧徐经年李田祖朝龙
关键词:烤烟叶龄成熟度有效积温
烟杆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利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典型烟田土壤,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烟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烟杆还田后,腐解速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试验期间(120 d),常规还田、添加白云石粉和生石灰还田烟杆的累计腐解率分别为56%、53%和49%。各处理烟杆还田的养分释放率均为钾>磷>氮。烟杆还田前15 d内,钾的释放达到88%,磷的释放率为76%,而氮的释放率仅为53%。烟杆还田对土壤pH有显著影响,在整个腐解过程中生石灰和白云石粉处理土壤pH均显著高于常规还田和不还田处理。烟杆还田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较不还田提高47%。由烟杆腐解特点和养分释放的规律可见,烟杆中的钾是水浸提的速效钾,水稻推荐施肥量中可考虑减去(或部分减去)所用烟杆的钾含量。
刘炎红姜超强沈嘉李田汪文杰崔权仁竟丽丽祖朝龙
关键词:养分释放稻田
烤烟烟叶稳定同位素与化学成分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烤烟烟叶中稳定同位素与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碳稳定同位素丰度在烟叶中变异较小,而氮稳定同位素丰度则存在广泛的变异;碳稳定同位素与氮稳定同位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总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碳氮比和总钾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钾氯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随着烟叶中碳稳定同位素丰度的提高,烟叶中钾含量和钾氯比存在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烟叶中稳定碳同位素与常规化学成分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对烟叶中不同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郭东锋祖朝龙李田姚忠达舒俊生
关键词:烤烟稳定同位素化学成分
烤烟新品种安烟3号选育及其特征特性被引量:11
2017年
安烟3号是以9504、中烟98和云烟85为亲本进行三交[(9504×中烟98)×云烟85)],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于2016年4月通过了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整齐一致,生长势强,中抗黑胫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气候性斑点病轻于对照品种K326;主要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优于K326,化学成分及原烟感官质量与K326相当,是一个较能兼顾产量、质量和抗病性的优良烤烟新品种,适于安徽、江西、湖南和广东省烟区种植。
杨华应李廷春刘炎红李田刘桂虎刘国侠汪文杰朱启法曹瑗周应兵
关键词:烤烟选育
烟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替代钾肥的效果被引量:15
2016年
选择不同供钾能力的烟-稻轮作区稻田,研究了烟杆还田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替代钾肥的效果.结果表明:烟杆还田(2250 kg·hm^(-2))和施钾肥(K_2O 75kg·hm^(-2))均能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钾素的累积量,其中烟杆还田配施钾肥的增幅最大,低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00 mg·kg^(-1))、中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00~150 mg·kg^(-1))和高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50 mg·kg^(-1))土壤的水稻分别增产13.3%、17.1%和13.5%.烟杆还田(St+NP)可以提高钾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但在水稻当前推荐施肥量(75kg·hm^(-2))条件下,烟杆还田配施钾肥(St+NPK)对钾肥(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无显著影响,说明当前推荐施钾量可能偏高.通过对烟杆还田替代钾肥的计算,发现还田烟杆可以替代10%~22%的化肥钾(K_2O),烟后晚稻在烟杆还田时钾肥施用可以减少7.2~16.5 kg·hm^(-2).因此在烟杆还田条件下,高钾田块可减少化学钾肥的施用,而中钾和低钾田块为稳定水稻产量和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则应保证目前推荐钾肥量的投入.
姜超强沈嘉王火焰李德成李田汪文杰祖朝龙
关键词:水稻养分吸收
安徽省烤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王世济邵伏文韩永镜崔权仁刘小平李明李桐高正良赵第锟武家美祖朝龙王道支刘炎红王大洲季学军陈其峰徐玉亮奚新华王天才宋军蒋文修蒯文兴陈淇生胡卫民李田刘国庆
该项目通过对主产烟区生态环境等基础数据的调查、研究、分析,建立了全省烟草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同时以肥料和施肥措施为杠杆调节土壤营养和烟株营养之间的平衡,形成完善的烟草农化服务技术体系,使平衡施肥技术在我省的烟草生产中得到基...
关键词:
关键词:烤烟平衡施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