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率法判定颈椎管狭窄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1994年
- 作者对经临床确诊为颈椎管狭窄的200例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平片和CT扫描片各100份,测量C_(4-5)椎管与椎体的矢状径与横径。将椎管矢状径为11mm及其以下者(绝对值法)和椎管下矢径/椎体中矢径之比率值为0.71及其以下者(比率法),暂作为颈椎管狭窄的判定标准。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对颈椎管狭窄的检出率。结果提示,比率法平片组与CT组均明显优于绝对值法。运用比率法诊断颈椎管狭窄,X线平片与CT扫描同样有效。
- 薛雁山李玉梅乔亚玲
- 关键词:颈椎管狭窄CT扫描
- 外周静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
- 1990年
- 1987年5月至现在我们用血液透析、内瘘穿刺针进行外周静脉直接穿刺法对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取得满意效果。本法简便实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米振国刘尚莹佟锦李玉梅刘起旺温柱德王镜秋赵太生
-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造影静脉穿刺
- 马凡氏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 1994年
- 马凡氏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李玉梅,刘金丰介休市人民医院李宏魁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Syndrome)又名“细长肢”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骨关节、眼及心血管系统,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可有家...
- 李玉梅刘金丰李宏魁
-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遗传病X线诊断超声心动图
- 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
- 1989年
- 本文报告了30例经纤支镜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并将本病分成三种类型。描述了各型的X线表现和病因。同时,对我们应用的造影方法,麻醉和水剂的造影剂的应用,以及对这种方法的评价进行了讨论。
- 李玉梅李伟裴彰刘瑶华赵忠忱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造影
- 碘油抗癌药混合剂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
- 1990年
-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是目前对不能切除肝癌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措施之一。随着导管技术与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与研究,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我院从1989年5月以来对15例肝痛患者(均不能手术切除)作了22次碘油加抗癌药的化疗栓塞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刘起旺康春松郑玄中李玉梅温柱德赵太生王镜秋
- 关键词:肝癌碘油化疗抗癌药
- C-T/T值用于儿童胸腺X线测量上的意义
- 1988年
- 本文应用 Gewolb 提出的测量胸腺的方法测量185例0~15岁正常儿童和44例肺炎儿童胸片上的 C-T/T 值,碍出正常儿童 C-T/T 的均值为0.283±0.004(M±SEM),0.35为其上限,可作为胸腺肥大的指征。通过分析可看出 C-T/T 值随年龄增加而变小,3岁内的变化幅度明显;而性别之间,正常与肺炎组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
- 李玉梅李伟
- 关键词:胸腺肥大儿童血管蒂
- 原发性心内膜胶原弹力纤维增生症影象学诊断(附45例分析)
- 1993年
- 原发性心内膜胶原弹力纤维增生症影象学诊断(附45例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李玉梅,宋庆增珠海中医院刘金丰我院自1980年6月~1991年8月间收治原发性心内膜胶原弹力纤维增生症(EFE)86例,现将影象学资料完整的45例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临床资料本组45例,年龄为3月~9岁,其中3岁以下为29例(82.2%),女性27例,男性18例。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咳喘、气短、发烧等呼吸道感染及进行性加重的心衰,下肢浮肿,肝脏肿大。听诊心音低钝,其中6例心前区可听到Ⅱ~Ⅲ级收缩期杂音。2例因心脏轻度增大曾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10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奔马律。35例左室肥厚和高电压。各导联均有T波低平和S一T改变。双室肥厚仅5例。X线表现本组均经心脏正位及透视,少数有左侧位或左前斜位确定左室增大程度。心脏形态和大小:43例(95.6%)为中~高度增大,心胸比率0.6~0.72,仅2例轻度增大。心型以普大型为最多21例,心脏向左侧扩大,左心缘可达左侧胸壁处。其次为主动脉型,心腰凹陷13例。此二型超声心动图均以左心室增大为主,第三种为球形增大6例,向两侧曾大。
- 李玉梅宋庆增刘金丰
- 关键词:心内膜疾病X线诊断
-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附3例报告)
- 1995年
-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是血友病的一种并发症,它是关节血肿及强直和假性骨肿瘤的总称。与其他骨关节病比较并不多见,尤其假性骨肿瘤,自1977年国内首次报告至今仅为10余例。本文报道病变程度不等的三例,并加以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刘金丰李玉梅李宏魁
- 关键词: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并发症血友病
- 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肝脏占位病变诊断的应用(附90例分析)
- 1991年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八十年代应用于临床诊断的一种新方法。我们从1987年6月以来,应用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对90例临床拟诊肝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了检查,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9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70岁之间。临床均拟诊为肝占位性病变。使用仪器设备为日本岛津 DAR-100型数字减影装置、Video Imager 多幅照像机及 Mark Ⅳ型压力注射器。
- 刘起旺康春松李玉梅温柱德
- 关键词: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肝脏
- 动脉DSA对肝、肾占位病变的诊断应用(附110例分析)
- 1991年
- 本文报告了应用IA-DSA对110例拟诊肝或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结果。其中肝占位性病变80例,肾占位性病变30例。对肝癌的确诊率为96%,肝血管瘤为100%,肾癌为100%。对肝肾其他占位病变的珍断均符合临床及其他影像诊断结果。文中描述了有关病变的造影表现,重点讨论了动脉DSA的诊断价值及在介入性治疗方面的应用。
- 刘起旺康春松李玉梅温柱德
- 关键词:动脉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