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龙
- 作品数:128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简论习近平的外交战略思想与实践
- 2014年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以下四个方面践行新的外交战略。
- 李海龙
- 关键词:外交战略总书记
- 合作共赢 全面推进中国外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和实践论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十八大之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局势,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筹帷幄,高屋建瓴地提出一系列对外战略思想并付诸实践。具体而言,丰富和发展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总体目标;认真做好两手准备,把握战略机遇期所蕴含的机遇,沉着冷静应对挑战;处理好三个平衡,也即争取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平衡、维持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平衡以及坚持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平衡;妥善处理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四对关系。可以说,十八大后中国外交事业扎实的开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着中国向"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
- 李海龙
- 关键词:中国外交负责任大国
- 论儒家治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2014年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作出的选择。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 李海龙毕颖
- 关键词:儒家思想
- 论中国城镇化给中欧关系带来的机遇
- 2014年
- 中国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尤其是能够为中欧合作开辟新的平台,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中国能够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的积极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推动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内需,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当然,在学习西方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中国应当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 李海龙
- 关键词:城镇化内需
- 儒家治理思想的理论基础论析
- 2014年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作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 李海龙毕颖
- 关键词:儒家思想
- 一个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梦”解析
- 2014年
- 从一个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现也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中既有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结合自身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 李海龙
- 关键词:中国梦战略机遇期
- 宏伟开篇 稳步前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战略和实践
- 2014年
- 十八大之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高屋建瓴地提出一系列对外战略思想并付诸实践。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总体目标;认真做好两手装备,把握战略机遇期所蕴含的机遇,沉着冷静应对挑战;处理好三个平衡,即争取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平衡、维持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平衡以及坚持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平衡;妥善处理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四对关系。可以说,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事业开局扎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而推动了中国向"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
- 李海龙
- 关键词:外交战略
- 新形势下对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再思考
- 2014年
-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是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正确战略决策,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智慧结晶,是一项应该继续坚持的根本国策。但时代在发展,世情国情也会不断出现新变化,因此中国必须创造性地继承"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不断反思、适时调整,加大创新力度,坚定战略自觉,最大限度地保持政策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使这一战略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 李海龙毕颖
- 关键词:邓小平韬光养晦
- 论中国城镇化给中欧关系带来的机遇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尤其是能为中欧合作开辟新平台,注入新动力。一方面,中国能够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的积极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推动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内需,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当然,在学习西方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中国应当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 李海龙
- 关键词:城镇化内需
- 一个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梦解读
- 2013年
- 中国梦与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中国应当积极调整战略,在对外关系、国际责任以及外交策略等方面积极作为,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 李海龙
- 关键词: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