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从溶液中生长C_(60)/C_(70)晶体的研究
- 1994年
- 自从Kr(?)tschmer等人发现有效的制备富勒烯的方法以后,富勒烯的研究成为近来科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这归因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由此而产生的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对于富勒烯的研究大多数实验是以多晶粉末或薄膜作为研究对象的,而要详细研究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该物质的单晶.从溶液中生长C_(60)以及C_(60)/C_(70)晶体的方法已有文献报道,得到的晶体已具有可观的尺寸,但完整性并不令人满意.
- 解思深李楠郑幼凤朱鹤孙傅春生
- 关键词:晶体生长碳60碳70
- 钛与铋系高温超导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
- 1991年
- 本文报道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观测Ti与铋系高温超导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电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Ti原子夺走超导体内部的O,在表面形成Ti—O键,在XPS探测区域内,Bi—0,Cu—O键被破坏,Cu^(2+)和Bi^(3+)被还原为金属态。成键氧的被夺走影响了超导体的电子结构,用标准四探针法检测得到Ti的蒸镀使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降低,并且不能达到零电阻。
- 孟革沈电洪李楠谢侃林彰达王玉鹤李林
- 关键词:钛系铋系超导体超导电性
- C_60单晶的汽相生长被引量:3
- 1994年
- 报道使用C_60粉末,利用双炉装置,通过闭管汽相法生长C_60单晶的实验及结果。C_60单晶的质量很好,较大单晶的尺寸为0.5mm×0.61mm×1.0mm。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图的分析得到室温下C_60单晶为f_cc结构,确定了晶格常数,还进行了Raman光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热、冷区温度及两者的温度差是影响大尺寸C_60单晶汽相生长的主要因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 王刚解思深刘维俞育德赵铁男李楠王昌庆傅春生郑幼凤钱生法张泽勃
- 关键词:碳团簇单晶C60
- 布基管和布基洋葱的富集和结构
- 1995年
- 利用扫描电镜和高分辨投射电镜对布基管和布基洋葱的制备、形貌做了研究,发现了大量含有布基管的高密区及表面特征,观测到的布基管可达4微米。报导了几种布基管的形貌,对其生长机理做了探讨。
- 付春生解思深朱鹤孙李楠王刚刘维
- 关键词:布基管碳60
- 砷化镓(100)与石墨表面电子态的扫描隧道谱研究
- 1993年
- 对材料表面电子结构的研究,是固体表面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基础上发展的扫描隧道谱(STS)技术,显示出在表面电子结构研究中独特的性质。它的一大特点是与STM结合,可以给出空间可分辨的表面价态和空态密度分布。这对于表面不同原子和不同微结构处局域电子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国内生产的大气中的STM系统进行改装,发展了STM/STS谱仪。利用这台系统,对砷化镓(100)
- 李楠郑幼凤傅春生钱生法解恩深
- 关键词:STS砷化镓石墨表面电子结构
- 利用扫描隧道谱(STS)对石墨单晶表面局域电子态的研究
- 1994年
- 利用STS测量并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图象,给出一组沿石墨单晶表面原子分辨的STM图象上某一线段各点处的扫描隧道谱.d(lnl)/d(lnV) ̄eV由测量谱给出的样品表面E_F附近局域态密度分布与由体能带结构计算得到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合,将各条曲线中E_F附近的态密度峰能量对相应的空间位置作图,给出石墨表面E附近能态密度在测量区域内实空间的变化。通过对表面不等价A,B类原子处局域电子结构的分析并利用简单模型进行计算,给出了与实验测量基本一致的实空间能态分布的结果。由此结果确定了在STM图象中未能观察到的表面上A类原子的位置。
- 李楠钱生法傅春生解思深
- 关键词:石墨单晶局域态密度
- 利用STM对碳纳米管表面原子结构的观察和研究
- 1995年
- 利用STM对碳纳米管表面原子排列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由原子分辨的STM图象观察到了碳纳米管表面两种主要的原子排列,即波折式构型和椅式构型,以及与石墨表面STM图象不同的碳原子六角环排列图象,这种与石墨STM图象的差异揭示出碳纳米管表面原子与第二层原子排列间的相对变化,在不同样品上还观察到了碳原子层的弯折,这种弯折导致局域的原子结构畸变及相应的STM图象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对原子层间存在相互作用情形,由STM测量亦可给出表面层之下的原子排列结构信息。
- 李楠钱生法王刚付春生毛建民周维亚解思深
- 关键词:碳纳米管STM
- 全文增补中
- 布基管和布基洋葱的结构及生长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布基管和布基洋葱的形貌、结构、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垂直下落武装置制备布基管具有较大的产率,TEM的观察得到了布基管各种部位的横截面TEM象,报道了几种特殊结构的布基管和布基洋葱,分析了造成布基管形貌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布基管和布基洋葱生长过程的模板作用,提出在无定形石墨和布基管之间存在过渡态结构的观点,STM的研究结构获得了椅式布基管表面的原子象。
- 付春生解思深朱鹤孙刘维李楠王刚钱生法周维亚毛建民
- 关键词:布基管SEMHRTEMSTM
- 新型碳纳米管的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在电弧法制备富勒烯(C_(60),C_(70)等)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石墨的、纳米尺寸的管状物(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发现大大地开拓了碳纤维的研究领域.碳纳米管(直径约为2—20nm,长度约为几微米)是一种新型低维材料.它引起了物理学家、化学家的极大兴趣.自从碳纳米管发现以来,有关碳纳米管的工作已有不少报道.
- 解思深刘维张泽勃钱生法郑幼凤傅春生李楠王刚
- 关键词:碳纳米管电弧法低维材料
- 石墨价带结构及其与过渡金属镍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 1990年
- 用XPS和UPS技术细致地研究了石墨的价带结构,并与Painter等人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在石墨上蒸镀镍后,碳原子与镍原子相互作用,在石墨表面形成一层碳化镍。从镀镍后的AES谱可看到碳化镍的Auger特征峰,碳化镍的形成,使C_2P_x,y轨道上升到费密能级下5eV附近,而2P_x轨道则上升到靠近费密能级处。
- 罗春平齐上雪李楠林彰达
- 关键词:石墨镍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