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 作品数:4 被引量:9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 贫困地区的环境保护:库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被引量:16
- 2018年
- 库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悖论,究深层原因在于贫困人口在脱贫与环保之间的博弈。对此本文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利用2017年三峡库区的入户调查数据,从主观经济状况感知和客观经济现状两个角度剖析库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经过多轮扶贫后,库区居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且经济状况较好的群体和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体均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2)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体在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迫于生计的压力,他们更容易表现出破坏环境的行为;(3)生计压力主要体现在:相对于用"社会地位"和"收入跟邻居比所处水平"来衡量的相对贫困,而用"人均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来衡量的绝对贫困对库区居民环保行为的负面影响更大。
- 李楠石智雷杨雨萱文传浩
-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保行为
- 相貌与女性劳动参与决策——来自CLDS数据的证据被引量:5
- 2019年
- 本文利用2016年CLDS数据,从经验数据中分离劳动力市场上相貌带来的"主妇化"效应和"美貌溢价"效应,解释貌美者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尽管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美貌溢价"或"相貌歧视",但貌美并没有对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反而呈现越是貌美者,劳动参与概率越低;以劳动参与时间替代劳动参与决策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对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女性个体来说,其劳动参与决策存在显著的低学历"主妇化"效应。虽然貌美者的劳动参与概率显著低于非貌美者,但这种低劳动参与概率仅出现在体制外单位。本文揭示相貌引致的"美貌溢价"和"主妇化"效应对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产生的影响及背后的机制,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补充解释。
- 李楠
- 关键词:相貌
- 城市老龄化的地域差异探讨被引量:7
- 2010年
-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也面临着老龄化的诸多问题,表现在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差异大等。借助ArcGis软件,把我国各省份城市老龄化人口比率按高低分为六类,并说明了各类别地区城市老龄化人口比率高低形成的原因。
- 邵凯李楠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 中国人口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被引量:66
- 2011年
- 从人口结构角度探讨碳排放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影响碳排放量的人口因素,有的放矢地制定碳减排政策,应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1995-2007年碳排放量、人口总数、人口的城市化率、老龄化率和反映人口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等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人口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①1995-2007年间,人口结构中的人口城市化率、人口的消费结构、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对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影响,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在模型中却表现为负效应;②相对于人口规模,人口的结构特征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人口的城市化率对碳排放量的正向影响最大,说明中国的碳排放量与城市化的进程存在着密切关系;③人口的老龄化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负效应,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长期碳排放有抑制作用,所以在未来实现碳减排会逐渐成为可能。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探讨了未来我国的碳减排策略,以期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因素对我国碳排放增长的影响。
- 李楠邵凯王前进
- 关键词:碳排放量人口结构协整理论格兰杰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