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杨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儒家
  • 3篇新儒家
  • 3篇现代新儒家
  • 2篇熊十力
  • 2篇人性论
  • 2篇伦理
  • 1篇德论
  • 1篇新外王
  • 1篇学术贡献
  • 1篇张君劢
  • 1篇人生论
  • 1篇人性说
  • 1篇儒家传统
  • 1篇儒家人性论
  • 1篇社会契约
  • 1篇社会契约论
  • 1篇双重变奏
  • 1篇天性
  • 1篇内圣
  • 1篇契约论

机构

  • 8篇南开大学

作者

  • 8篇李杨
  • 2篇周德丰

传媒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民主性精华——刘光汉(师培)《中国民约精义》旨要
2014年
刘光汉的《中国民约精义》是我国近代学者最早参照卢梭《社会契约论》阐扬中国古代民主言论的开山之作。刘氏所发掘、辑录的中国古代民主思想包括:主权在民、"民为邦本";通达民情、导民使言;君臣合作、通功易事;废除世袭、唯才是举;王位可变、君民平等;财为公产、公平理财;顺天应人、革命合理;赞美禅让、伸张民气;抨击专制、鼓吹民权;天下为主、民主法治。刘氏的发掘整理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但也因择取疏漏与某些牵强附会之处而留下遗憾。
周德丰李杨
关键词:刘师培民主社会契约论
陈大齐学术贡献三端
2014年
作为与第一代现代新儒家同时期的学者,陈大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表现在:第一,他认为孟子与荀子对人性的定义是"名同而义异"的,然就善与恶的论说,二儒的观点一致、相互符顺;第二,他建立了一套以"人生的安宁"作为践行美德之目的,以满足切己的、可实现的、普遍的与究竟的要求作为美德具体要求的儒家现代美德伦理学;第三,他对中外逻辑学的分析梳理,尤其是对荀子名学中概念的厘定及其作用的剖析贡献甚大。陈大齐的学术贡献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整理和发掘。
李杨
关键词:人性论逻辑学
天性、气质、贵创的交融:熊十力的人性说
2014年
与早期现代新儒家相比,熊十力的人性说自成一家。他不仅将人性限定在本体论的范围内,认为人性是至善的,而且将宋儒的气质之性剥离出人性的讨论范围,认为在作为人类生理构造方面,气质的通塞程度决定了道德品质的先天差异。虽然气质的阻塞会妨碍天性的显发,但是通过"保任萌蘖"、"推扩天性"的修养功夫,人类也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李杨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熊十力
新内圣与新外王的双重变奏——论熊十力的人生理想论
2015年
作为20世纪初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熊十力面对根治民族劣根性的诉求与文化中庸主义的驱动,创立了一套"新内圣外王"人生理想论。他将"仁"作为新内圣学的根本,并从中开掘独立、平等、自由等现代理念;把礼治作为新外王学的内核,通过均平与更化并施的手段带领民众实现大同世界的美好夙愿。熊氏的"新内圣外王"人生理想论对于处理当今社会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之间的沟通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李杨
关键词:熊十力人生论礼治
梁漱溟伦理四范畴被引量:1
2015年
"向里用力"、"尚情无我"、"乐天知命"、"团体精神"是现代新儒家人物梁漱溟(1893-1988)的四大基本伦理范畴。"向里用力"指个人以反躬自省的方式来寻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尚情无我"指个人以感情为重进行人际交往而不斤斤计较自身得失。"乐天知命"指个人以无忧无虑的精神状态对待生活并按客观规律而行动。"团体精神"指个人在集体生活下所必备的关于"公共观念"、"纪律习惯"、"法治精神"、"组织能力"等公德意识。梁漱溟不仅从文化学的角度肯定了儒家伦理的巨大价值,而且为儒家伦理现代化确立了"继承"与"发展"的两大主线,同时对中国文化步入核心层并进行精神蜕变这一客观历史过程做出了首次回应。
李杨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伦理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的理论创新
2011年
早期改良思想家在晚清万马齐喑的氛围里,提出了众多创新理论:一、化"天下"观念为全球意识,以西方文明为改良范型;二、"国强基于国富,国富唯赖行商";三、"惟有利而后能知义,亦惟有义而后可以获利";四、"致富勿愚民,广学开其智";五、倡立议院政治,恃为富强之本;六、穷变通久而道器兼备,道非即通则假器以通。推究上述观念之成因,这与早期改良思想家不仅受经世思潮的鼓荡、通商口岸的影响,而且得益于洋务运动的启迪,同时也与他们多有涉外经历和特殊阅历密切相关。
周德丰李杨
据旧开新:张君劢对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掘发和贡献被引量:1
2014年
张君劢以"据旧开新"的方式,将传统儒家的"善"、"己"、"性"、"心"四大范畴作为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顺应近代社会潮流走向,掘发古代德目新意,创造出"德智主义"、"族群本位"、"民族气节"三大新范畴,建立起独特的伦理思想体系,彰显了新儒家返本开新的理论特色。张君劢对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掘发对于现代新儒家的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李杨
关键词:张君劢现代新儒家民族气节
陈大齐对儒家人性论的解读及其美德论被引量:1
2014年
作为与第一代现代新儒家同时期的学者,陈大齐对儒家伦理思想的贡献令人瞩目。他认为,孟子与荀子对人性的定义是"名同而义异"的,然就善与恶的论说,二儒的观点一致、相互符顺。在此基础上,陈大齐建立了一套颇具特色的美德伦理学:以获取"人生的安宁"作为践行美德之目的,以切己性、可实现性、普遍性与究竟性等属性作为美德之属性,以所系正大、无过无不及、通权达变、设身处地、手段力求正当等作为诸德成美的必备条件。陈大齐的美德论在当前伦理学返回德行伦理的大潮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李杨
关键词:人性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