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输尿管
  • 4篇尿管
  • 3篇膀胱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特征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结石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定痉灵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实验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HTE...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中山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作者

  • 8篇李星智
  • 3篇黄健
  • 2篇郭正辉
  • 2篇林天歆
  • 2篇许可慰
  • 1篇韩金利
  • 1篇张雪峰
  • 1篇江春
  • 1篇王春雷
  • 1篇张彩霞
  • 1篇姚友生
  • 1篇黄海
  • 1篇郭永刚

传媒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体位在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中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体位(仰卧位和俯卧位)是否影响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12月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行ESWL治疗,行仰卧位治疗组70例(组1),俯卧位治疗组66例(组2)。术前行IVU和KUB检查定位,记录每个病人从治疗到无石过程的结石大小、治疗次数、每次治疗的冲击次数。结果达到无石的治疗次数两组接近,仰卧位组(1.9±0.8)和俯卧位组(1.8±0.7),(P=0.78)。每次治疗的平均冲击波次数二者差别不大,仰卧位组(3055.1±346.3)和俯卧位组(3137.5±621.0),(P=0.95)。ESWL后总共有112例(82.5%)病人达到了无石;其余的24例(17.5%)不能排除结石。仰卧位组的排石率为82%,俯卧位组的排石率为83%。两组排石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90)。两组的并发症都很少,仅有轻微的血尿,尿急,尿痛,和腰痛,口服药物后均可缓解。结论对于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来说,俯卧位和仰卧位同样安全有效。
孙超黄海许可慰李星智郭正辉黄健
关键词:仰卧位输尿管上段结石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64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肾上腺肿瘤患者64例临床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的符合结果。结果 B超和CT及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85%、96%和92%。在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皮质癌等不同的组织类型间,CT和MRI具有相对特异的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和部分定性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星智张雪峰王春雷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影像学特征
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联合治疗输尿管小结石的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联合治疗输尿管小结石的排石效果。方法346例直径<0.6 cm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6例,对照组170。治疗组除多饮水及增加运动外,给予定痉灵40 mg tid、可乐必妥500 mg qd、泼尼松5 mg qd口服;对照组只是多饮水及增加活动。结果治疗组176例中有158例患者排出结石,有效率为89.8%。对照组170例中有130例患者排出结石,有效率为76.5%,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结石排出时间为(9.2±4.3)d,对照组为(12.3±5.7)d,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直径<0.6 cm的输尿管结石,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孙超许可慰黄海郭正辉江春韩金利李星智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附64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5年5月吉林省梅河口市医院及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肿瘤病人64例临床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与手术方式选择的关系。结果B超和CT及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85%和96%及92%。在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皮质癌等不同的组织类型间,CT和MRI具有相对特异的表现;肿瘤直径<6cm的通过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肿瘤直径大于6cm的和诊断为恶性肿瘤的采取开放手术成功切除。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和部分定性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良好依据。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肾上腺良性肿瘤切除的金标准。直径大于6cm的肿瘤和考虑恶性的肿瘤最好采用开放手术。
周明君姚友生李星智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
腹腔镜下脐尿管癌根治切除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患者,男,56岁。因肉眼血尿4d于2007年3月入院。B超检查见膀胱内多发实质性占位。膀胱镜检输尿管口清楚,膀胱顶部可见2个广基菜花样肿物,大小分别为3cm×3cm、2cm×2cm,活检病理报告为中分化腺癌。CT检查见膀胱前上方囊袋状病灶,边界清楚,大小约4cm×4cm×7cm。
黄健李星智林天歆许可慰周明君郭永刚
关键词:根治切除脐尿管癌腹腔镜中分化腺癌输尿管口膀胱镜检
膀胱-尿道吻合器研制及吻合钉可吸收材料PLGA的动物实验
目的:旨在设计用于下尿路重建的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尿道膀胱吻合器,以期解决膀胱—尿道吻合的关键技术难题,达到缩短手术时间,改进吻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并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研究方法: 1设计软件使用...
李星智
关键词:可吸收材料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腹腔镜下输尿管乳头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插入式乳头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应用腹腔镜行输尿管乳头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病变患者21例(25侧),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5~52岁,平均32岁。病变位于左侧12例,右侧5例。双侧4例,11侧为输尿管末端狭窄,2侧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3侧为巨输尿管,4侧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积水,5侧为输尿管阴道瘘。中度肾积水11侧,重度肾积水10侧。腹腔镜下输尿管近侧断端剖开外翻缝合形成乳头,置入双J管。然后将输尿管外膜肌层与膀胱壁全层作间断吻合。结果 21例(25侧)均腹腔镜下完成,没有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36min;术中出血20~50ml,平均32ml;住院9~15d,平均12d;随访3~36个月,平均15个月。超声和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输尿管积水消失或好转19例,术后吻合口再狭窄1例,行输尿管镜内切开后积水消失。膀胱造影检查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没有发生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乳头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病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抗反流效果好、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低的优点。
李星智黄健张彩霞林天歆许可慰
关键词: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膀胱癌患者尿液中hTERT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诊断中的意义,分析检测尿液中hTERT表达作为膀胱癌的早期筛查及判断预后和监测复发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的敏感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膀胱癌患者和20例良性血尿患...
李星智
关键词:膀胱癌端粒酶HTERT免疫组化尿液检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