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后信

作品数:11 被引量: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萨拉乌苏河流...
  • 5篇剖面
  • 5篇米浪沟湾剖面
  • 3篇东江流域
  • 3篇网纹红土
  • 3篇流域
  • 2篇旋回
  • 2篇主元素
  • 2篇粒度
  • 2篇P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特征
  • 1篇地质时代
  • 1篇第四纪
  • 1篇动物化
  • 1篇动物化石
  • 1篇土壤
  • 1篇气候
  • 1篇气候波动
  • 1篇气候旋回

机构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香港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1篇李后信
  • 9篇李保生
  • 6篇牛东风
  • 6篇温小浩
  • 6篇杜恕环
  • 4篇欧先交
  • 3篇祝一志
  • 3篇阎满存
  • 3篇靳鹤龄
  • 3篇罗开利
  • 3篇张宇红
  • 3篇姚春霞
  • 2篇叶建萍
  • 2篇郑琰明
  • 2篇李志文
  • 2篇邱世藩
  • 1篇余雪飞
  • 1篇董玉祥
  • 1篇范小平
  • 1篇吕映霞

传媒

  • 2篇地球化学
  • 2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0 ka B.P.以来萨拉乌苏河流域的CaCO_3旋回被引量:9
2002年
以米浪沟湾地层剖面作为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典型剖面,探讨了150 ka B.P.以来的CaCO3含量分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该剖面CaCO3含量及其低-高变化同古风成沙与上覆河湖相或古土壤构成的沉积旋回呈现出明显的对应关系。与米浪沟湾剖面的沉积旋回一样,CaCO3在分布上相应地构成了27个含量高低变化旋回。2)CaCO3在风成沙中含量的分布比较稀散,0.8%~7.18%,平均值2.50%;在河湖相和古土壤中相对富集,2.20%~14.90%。平均值5.74%。从而揭示出其时两者的气候背景是不同的,前者是干旱寒冷气候作用下的风力的侵蚀、搬运与堆积的产物;而后者则与暖湿气候环境下萨拉乌苏河流域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特殊的低洼地貌位置有关。气候暖湿,河湖沼泽发育、成土成壤作用增强,低洼的集水条件有利于CaCO3的聚集。3)导致米浪沟湾剖面CaCO3的多旋回相对稀散与聚集的根本原因可能是150 ka B.P.以来北半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毛乌素沙漠冬夏季风的多次更迭所致。
罗开利李保生余雪飞吕玉晓李后信姚春霞张宇红祝一志靳鹤龄祝一志阎满存David Dian ZHANG
关键词:米浪沟湾剖面CACO3
岭南粤东北地区晚第四纪红土与棕黄色沉积物的古气候转变记录被引量:18
2008年
通过对南岭以南的粤东北地区河流沿岸晚第四纪地质调查,并主要以对临江地层剖面为代表的红土与棕黄色粉砂的时代、主氧化物——SiO2,Al2O3,TOFE(Fe2O3+FeO)和CIA值反映的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认为,该地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的红土属末次间冰期(距今132~73ka)湿热的类似于现代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环境背景下形成的网纹红土;上覆棕黄色粉砂层主要是末次冰期(距今73~11ka)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的堆积,其中的风成砂——LJ3层位代表了其时气候恶化的极端时期.这一看法与前人对岭南及其以东的大量的古生物指示的古生态的研究结果颇为吻合.由此表明,粤东北甚至整个岭南地区从末次间冰期到末次冰期、从红土为嗣后的棕黄色粉砂沉积替代(甚至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演替为澎湖动物群),生物气候带确实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急剧的古地理环境变迁,这一研究可为全球变化影响下的中国低纬区域万年尺度的环境响应提供一个重要的地质学实证。
李保生温小浩David Dian Zhang邱世藩董玉祥李志文杜恕环欧先交李后信牛东风杨艺
关键词:晚第四纪网纹红土环境变迁
萨拉乌苏河流域MGS2层段主要氧化物变化及其指示的气候波动被引量:5
2010年
萨拉乌苏河流域与MIS2相同时代的MGS2地层段记录了5.5个由风成砂与河流相或湖沼相构成的沉积旋回,通过对各沉积旋回的主要氧化物分析表明:河湖相中Al2O3、TOFE、K2O、MgO、CaO、Na2O、TiO含量通常明显高于风成砂,而SiO2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构成了与沉积旋回相对应的5.5个主要氧化物变化旋回。结合各主要氧化物的化学迁移特性和剖面所在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剖面的主要氧化物变化旋回是气候波动的反映,一个主要氧化物含量变动旋回指示了一个干冷暖湿旋回,也即一个冬夏季风先后演替的气候旋回。MGS2持续的时间仅为12ka,一个冬夏季风环境的变化大致平均仅需要2ka,一个冬季风或者夏季风环境的平均持续时间大约1ka。显然,这是一个千年尺度的环境变化。研究还表明,MGS2气候波动与晚冰期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Heinrich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断,MGS2记录的千年尺度环境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在本区域的反映。
李后信李保生温小浩欧先交李志文牛东风杜恕环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气候波动
岭南东江流域末次间冰期强网纹红土主元素特征被引量:9
2008年
岭南东江流域临江剖面下部含一套总厚约4.35m的弱网纹红土和强网纹红土,其顶部热释光(TL)年龄为(71.4±6.6)kaB.P.;与邻区地层对比推测,该强网纹红土形成时代为末次间冰期。该强网纹红土主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以湿润型元素SiO2、Al2O3和TFe为主,分布范围依次60.32%~67.81%、17.52%~21.32%和4.17%~5.96%;干旱型元素Na2O、CaO和MgO含量均小于0.50%,表现为强烈淋溶。该强网纹红土主元素分布特征、风化特征值、CIA(化学蚀变指数)值都表明其属中等富铝化红土,其风化强度稍低于广西百色网纹红土而接近于江西修水网纹红土。
温小浩李保生郑琰明叶建萍李后信范小平吕映霞杜恕环牛东风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主元素东江流域
萨拉乌苏河流域MGS2层段记录的毛乌素沙漠千年尺度环境变化
李后信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
岭南东江流域MIS2阶段红色沙质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南岭以南东江流域临江地层剖面LJ3层位是一套红色沙质沉积物,经TL年代测定其形成于(9 500±800)—(19 600±1 800)a BP的MIS2阶段。根据对该层16个样品(LJ3-100到LJ3-85)的粒度分析结果,发现:①各个粒组配置给不同样品具有大致相同的含量;②)Md、Mz、σ、Sk和Kg从LJ3-100到LJ3-85摆动在一个狭窄的区间;③诸样品在概率累积曲线上的各个段落以基本相同的斜率平行延展。经研究,这三个方面都共同的反映了LJ3的风成特征。据此认为,该层是发生在岭南MIS2阶段内的红色沙质沉积物,反映了当时干旱的气候。
杜恕环李保生温小浩李后信牛东风欧先交邱世藩
关键词:东江流域粒度分析干旱环境
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的粒度旋回被引量:33
2001年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 1 50 ka BP以来古流动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在粒度上具有多次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 ,粒度参数 - Mz、σ、Sk、Kg和 SC/D亦随之响应为多波动峰谷交替的态势。同时 ,粒度特征值 - Φ5、Φ1 6、Φ2 5、Φ50、Φ75、Φ84、Φ95相应地表现为非常有节奏地跳动。据此 ,将米浪沟湾剖面划分为 2 7个粒度粗细沉积旋回 ,并认为其是 1 50ka BP以来在东亚冬夏古代季风交替影响下沙漠演变的一个颇为完整的气候
张宇红李保生靳鹤龄David Dian ZHANG阎满存祝一志李后信姚春霞罗开利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粒度古土壤
岭南东江流域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新发现被引量:9
2007年
近年在南岭以南的广东东江流域河源地区东源县上莞镇的碧寿洞中发现较丰富的古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经鉴定为6个目5属5种,称之为碧寿动物群。根据碧寿动物群指示的古生态、化石层位、热释光测试结果和生物地层对比初步认为,该动物群与西江流域的罗沙岩动物群一样,都属于晚更新世时期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生活在MIS5a时的间冰期,但罗沙岩动物群的时代略早,为(79.0±15)kaBP,而碧寿动物群则存在于末次冰期/末次间冰期之交的MIS5a之末叶。此动物群为广东东江流域历年首现,代表了当时的热带北缘森林草原的自然环境。
李保生边戈果张韦温小浩牛东风杜恕环李后信欧先交
关键词:古生态地质时代
150 ka B.P.以来萨拉乌苏河流域主元素变动旋回被引量:17
2002年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150kaB.P.以来存在27个由风成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构成的沉积旋回。通常后两者的Al2O3、TFe、Mn、TiO2、K2O、MgO、CaO和Na2O含量明显高于前者,而SiO2则相反,构成了与沉积旋回相应的150kaB.P.以来27个元素变化旋回。结合各元素的化学迁移特性、研究区所在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洼地地貌特征以及季风沙区位置,论证了风成砂中SiO2含量增高,Al2O3、TFe、Mn、TiO2、K2O、MgO、CaO和Na2O相对降低,与干寒多风气候及其影响下石英的大量迁入有关,而河湖相和古土壤中SiO2相对迁移、Al2O3等呈聚集的势态,与暖湿气候作用下稳定性元素Al2O3、TFe、Mn、TiO2和非稳定性元素K2O、MgO、CaO、Na2O都能够从四周地表汇集于本区这种特殊的比较封闭的低地有关。研究表明,萨拉乌苏河流域150kaB.P.以来27个元素变化旋回与该时期北半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诱发的亚洲冬夏季风在毛乌素沙漠的多次更迭具有成因上的联系。
李后信李保生祝一志靳鹤龄David Dian ZHANG阎满存张宇红罗开利姚春霞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气候旋回沉积旋回米浪沟湾剖面
150ka B.P.以来萨拉乌苏河流域常量元素分布记录的气候及其变化
毛乌素沙漠东南部边缘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存在38个由风成砂丘与河湖相和古土壤构成的沉积旋迥。该剖面常量化学元素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河湖相和古土壤中Al/_2O/_3、Fe/_2O/_3+FeO、Mn、T...
李后信
关键词:地貌特征萨拉乌苏河流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