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勋亮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生命立场
  • 2篇中学生
  • 2篇习得
  • 2篇习得性无助
  • 2篇教育思想
  • 2篇教师
  • 1篇学生立场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性
  • 1篇求助
  • 1篇求助意识
  • 1篇主体性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意识
  • 1篇立场
  • 1篇教育理论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教育领域
  • 1篇教育实践

机构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李勋亮
  • 3篇刘德华
  • 1篇罗超

传媒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叶澜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思想
叶澜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发现了教育领域中“人”的缺失,进而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互动生成的视野中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叶澜的整个教育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是基于生命的立场。她认为,教育学研究的原点在于“具体个人”,个体...
刘德华李勋亮
关键词:教育思想生命立场自我意识
教师角色转变:从工具性到生命性被引量:4
2012年
当下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更多地是从社会角度予以衡量,忽视了教师本身的主动性、丰富性,失去了作为"人"的生命的有机性。要摆脱传统社会的认定与强制性的角色规定,从自我生发角度生成具有个性、独特性、生命性的角色,也就是从影响教师角色的社会、职业、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出文化传承者、生命呵护者、个人发展提升者三类角色,并以生命性为整合目标,发展为生命性的教师角色。
罗超李勋亮
关键词:教师角色生命性主体性
学校生活中学生习得性无助问题之研究——以初中生为例
习得性无助给中小学生带来了深刻的伤害,从教育学的视野去探寻习得性无助背后的种种原因,对于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消除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是因为他们的合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所需的帮助长期性的缺失。对于尚...
李勋亮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学生立场
文献传递
学校生活中学生习得性无助问题之研究——以初中学生为例
习得性无助给中小学生带来了深刻的伤害,从教育学的视野去探寻习得性无助背后的种种原因,对于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消除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是因为他们的合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所需的帮助长期性的缺失。...
李勋亮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初中学生求助意识
文献传递
叶澜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思想解读被引量:5
2011年
古今中外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纷争和时代性转换,都以对"人"的认识的重大区别和变化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领域中"人"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是"人"吗?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缺失了"人"吗?又是如何缺失的?"人"的观念是怎样影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又该如何让"人"回归到教育场域中来?如此等等的问题都是教育学界需要直面探讨和深度思考的时代性主题。叶澜从人的生命高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以及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引发强烈的共鸣。
刘德华李勋亮
关键词:教育思想生命立场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实践教育领域
论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育智慧与教师培训的转型被引量:4
2012年
教育智慧是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敏锐地发现并有效地解决教育问题的综合能力。追求和提升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教育智慧的形成需要教师个体情意的参与、经验的积累以及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和相应的社会制度条件,但是从动态的生成过程看,教育智慧起始于教育问题,并在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师的培训需要面向真实的教育场景,在真实的场景中发现和解决教育问题。
刘德华李勋亮
关键词:教育问题教育智慧教师培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