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凡

作品数:25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7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领土
  • 5篇石油
  • 4篇日俄关系
  • 4篇日苏关系
  • 4篇石油危机
  • 4篇领土问题
  • 3篇领土纠纷
  • 3篇北方领土
  • 2篇东北沦陷区
  • 2篇战后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控制
  • 2篇日本政府
  • 2篇伪满
  • 2篇伪满洲国
  • 2篇沦陷
  • 2篇沦陷区
  • 2篇北方四岛
  • 1篇第二次世界大...
  • 1篇帝国

机构

  • 25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5篇李凡
  • 2篇季泓旭
  • 1篇程浩

传媒

  • 3篇南开学报(哲...
  • 3篇世界历史
  • 3篇南开日本研究
  • 2篇史学月刊
  • 2篇日本问题研究
  • 2篇现代日本经济
  • 1篇长白学刊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历史教学
  • 1篇日本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外国问题研究
  • 1篇西亚非洲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历史教学(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油危机与日本的对策
1998年
李凡
关键词:石油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演变被引量:1
1999年
推荐书李凡同志是在西北大学世界地区史、国别史(南亚中东史)专业攻读学位,并以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的。送上贵刊这篇文章,是他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在中东研究领域中,多着重研究中东与俄国、美国关系史,而对中东与日本关系者甚少。此文以大量材料、用新的方法,对...
李凡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大国日本政府中东石油
诺门坎事件爆发原因及对日苏关系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诺门坎事件是日苏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日本挑起诺门坎事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侵华战争中,对苏联采取以攻为守迫使其放弃对华援助政策,另外借反苏名义换取西方国家继续推行绥靖主义政策.日本在诺门坎事件中遭到惨败,对以后日苏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日本不得不放弃对苏强硬政策,同时在苏德战争中未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
李凡
关键词:武装冲突日苏关系
积累厚实 探幽析微——《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评介被引量:1
2000年
李凡
关键词:书评人力资源
日苏“北库页岛利权”之争被引量:1
2002年
“北库页岛利权”问题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战中 ,日苏两国调整关系过程中的矛盾焦点。苏联在国力暂时软弱情况下 ,为换取日本撤军被迫签定“利权”合同。随着国力的增强 ,特别是二战爆发后日本急于“北守南进”,苏联要求解除“利权”合同 ,最后在日本处于战场极为不利的形势下 ,“利权”合同被解除。日苏“北库页岛利权”之争 ,实质上是该岛石油控制权之争。
李凡
美国“冷战”政策与日苏领土问题的形成被引量:1
2009年
战后日苏领土问题的形成,与美国"冷战"政策有密切关系。美国因"冷战"政策而转变对《雅尔塔协定》的态度,使苏联获得有关领土的法律依据缺少说服力,同时也给日本收回领土提供了口实;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要求日本放弃有关领土,但又不规定其最终归属对象;美国对日苏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干涉,表面上支持日本方面主张,实质上阻止日本方面妥协而使领土问题成为遗留问题。美国国际"冷战"政策是造成战后日苏及日俄领土问题形成最重要的外来因素。
李凡
关键词:日苏关系日俄关系领土问题冷战
三十年代日本侵华与中日苏三国关系变化
2004年
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日苏三国关系随即也发生了变化。日本一方面对苏联采取谨慎政策,避免苏联"干涉"侵华,另一方面却打出反苏反共的旗号,以换取西方国家的绥靖主义政策,进一步发展为对苏采取以攻为守的强硬政策。苏联则一方面对日本侵华战争采取"不干涉",避免引火烧身,另一方面却控制及占领中国边疆地区扩大自己的防线,加强本国边防实力,进一步发展公开援华以牵制日本力量。可以看出30年代日苏关系矛盾焦点在中国,日本要独占中国防止苏联插手,而苏联要控制中国防止成为日本进攻的基地。当然中国也要利用日苏矛盾维护本国独立及领土完整。
李凡
关键词:日本侵华
“总体战”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沦陷区的政治控制
2018年
伪满洲国极权体制的形成伪满洲国成立之初,为了在伪满强制推行军事殖民统治,需要消灭东北人民的反抗行动。日本将东北原有的独立警察制度视为其推行自身殖民政策的阻力,提出“将在满警察统一在一个命令系统是绝对必要的”。改造后的伪满警察主要在日本警察的“指导”下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
李凡季泓旭
关键词:警察制度日本警察殖民政策伪满洲国东北沦陷区
二战后日苏“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被引量:10
200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苏“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是两国历史上长期争夺演变的结果,其不仅使两国在民族心理上相互仇视,而且使之更加复杂化;其次是美国对“北方领土”问题政策的转化是造成该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在两国恢复关系正常化谈判中,日本仍无法实现领土返还要求,最后选择暂时搁置对策,致使出现了至今没有解决的领土问题。
李凡
关键词:领土问题日苏关系北方领土北方四岛
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石油危机对策被引量:8
2003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石油危机 ,日本首先在对外政策上采取稳住石油供应对策 ,放弃对阿以冲突的“中立”政策 ,采取支持阿拉伯国家的“亲阿拉伯”政策 ,加强同中东产油国关系。随着石油危机的缓解 ,日本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与西方石油消费大国共同合作避免石油危机再度袭来。与此同时 ,日本在对内政策上大力开展调整主要产业结构对策 ,放弃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发展低能耗、高科技产业 ,力争从根本上摆脱石油危机的困扰。
李凡
关键词:石油危机阿以冲突能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