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会
- 作品数:32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密闭式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CT冠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 2008年
- 陈霖李中会贺姝瑶王霞黎海涛
- 关键词:冠脉造影
- 一种静脉留置针退针芯套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退针芯套,包括与留置针套管后座活动连接的退针管,该退针管由前端转动套、中段压缩管套和后套顺次连接,所述的后套上设有固定穿刺针翼片的卡槽。由于在套管座后部设置了由前端转动套、中段压缩管套和后套组...
- 戴明德王健陈伟蔡萍黎川周代全李中会李莲魏宇陈春生陈丽陈莉
- 文献传递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2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的护理被引量:6
- 2012年
-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新方法、新技术。它具有安全、微创、痛苦小、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保持子宫完整性等优点…。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我们对26例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需要终止妊娠的孕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治疗,疗效满意。
- 沈虹程琳李中会牟玮
- 关键词:前置胎盘介入栓塞护理
-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8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支气管肺癌22例,恶性淋巴瘤4例,尿毒症行右前臂动静脉内漏透析2例。经右侧股静脉穿刺插管,采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28例患者中26例成功置入28枚支架,其中1例置入3枚支架,复查造影显示上腔静脉血流恢复,术后患者上腔静脉阻塞症状明显改善。1例患者上腔静脉阻塞严重,未能通过导丝,另1例患者术中导丝穿通血管,未置入支架。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迅速恢复上腔静脉血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张余牟玮周石李中会
- 关键词: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血管腔内治疗
- CT扫描与3D后处理图像测量脊椎弯曲度的方法
- 本发明CT扫描与3D后处理图像测量脊椎弯曲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CT扫描和CT自带的3D后处理软件,在脊椎的三维立体图像上或在脊椎相对应的矢状面、冠状面、正切横断面上分别测量出椎体与标准竖直线的平行线的夹角,可简单准确地测...
- 戴明德王健陈伟蔡萍黎川周代全李中会李莲魏宇陈春生陈丽陈莉
- 文献传递
- 一种分格氧气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罩,具体是一种分格氧气罩,包括罩体和隔断,所述隔断把罩体分为上格和下格,下格设有进气口,上格设有出气口;当戴上该氧气罩后,所述隔断位于人中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罩吸氧能够降低氧气与废气的混合...
- 王霞吴倩程琳马艳刘丽娟胡珊珊刘立凡雷扬倚贺姝瑶项玲琳刘晓玲李中会
- 文献传递
- CT透视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治疗第二肝门部恶性肿瘤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评价CT透视引导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 (PAI)第二肝门区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搜集西南医院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在实时CT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第二肝门区恶性肿瘤 17例 ,肝细胞癌 10例、转移性腺癌 7例 ,共 2 0个病灶。病灶直径 2~ 5cm。根据病灶大小每次注入 5 0 %~ 6 0 %乙酸 2~ 6ml不等 ,乙酸内加入 1ml对比剂混匀 ,以了解乙酸在肿块内的弥散程度和范围。注射后 1周影像检查 ,根据情况重复注射 1~ 2次。结果 在实时CT透视下均能准确穿刺到靶点 ,除 12例轻中度疼痛外无其它并发症。全部病例均经B超或CT随访 ,3个月时 ,其中瘤灶缩小 14个 (70 % ) ,肿瘤大小无变化 4个 (2 0 % ) ,肿瘤增大 2个 (10 % )。 17例随访 3月 ,全部生存 ;12例随访 1年 ,9例生存 ,5例失访 ;6例随访 2年 ,3例生存 ,3例失访。
- 黄学全巫北海牟玮张琳王健蔡萍周代全陈伟朱结辉张恩全李强谢兵张永克李中会
- 关键词:CT透视第二肝门肿瘤乙酸消融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
-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好发于髂股静脉,由于右髂动脉横跨左髂静脉前,是本病多发左下肢的解剖学因素。发病时患侧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血栓脱落致肺
- 李中会
- 文献传递
- 介入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 <正>为了适应新的医疗卫生事故处理制度,保障介入患者手术安全提供完整的护理记录,规范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根据医院的要求,参照医院大手术室的护理记录单,笔者设计了介人手术护理记录单,于2008年9...
- 程琳刘晓玲李中会
- 文献传递
- CT双能量去骨和数字减影脑血管成像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通过CT双能量去骨和CT数字减影在脑血管成像的对比分析,探索其优势与特点,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方法:使用西门子64层双源螺旋CT和双筒高压注射器,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用双能量去骨成像法;对照组用DSACT成像法,每位患者注射50ml造影剂和50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4ml/s。结果:两组脑血管图像无骨骼影干扰,去骨完全彻底;实验组图像有较多的去骨缺损,血管表面清晰度较差;实验组图像有较多的静脉影干扰;实验组患者辐射剂量低。结论:DSACT成像法的图像质量优于双能量去骨成像法,但其辐射剂量高于双能量去骨成像法。
- 季冰刘丽娟王霞李中会胡珊珊
- 关键词: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