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章
- 作品数:83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智能冰箱中基于Faster‑RCNN的多目标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冰箱中基于Faster‑RCNN的多目标检测方法,步骤是:拍摄冰箱冷藏室内物品图片,并传输至云端;将图片送入多目标检测网络,包括如下内容:将图像数据输入到VGG16基础网络中进行图像特征的提取;在VGG...
- 朱文章黄玲娥聂志巧严康
- 文献传递
- 多传感器的Wi-Fi智能LED控制器的研究
-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通信方式的LED智能控制器。此控制器采用Wi-Fi作为其通信方式,基于HTTP控制协议,可通过手机AP直连或通过网关/路由器连接移动设备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该LED智能控制器集成人体红外传感器...
- 牛犇朱文章沈亚锋张帆谢立寅
- 关键词:WI-FILED传感器
- 光伏谱方法研究半导体性质
- 朱文章
- HgCdTe/CdTe/Si(211)异质结构的应变和应力分布计算被引量:1
- 2012年
- 计算了HgCdTe/CdTe/Si(211)异质结构的应变和应力分布,发现对于生长方向为不具有对称特性的[211]晶向,由于弹性模量的各向异性,平行表面的两个晶向方向[1-1-1]和[01-1]的应变和应力分布存在差异,并且二者的曲率半径也具有相应特性。对于Si衬底厚度为500μm,CdTe缓冲层厚度为10μm,HgCdTe层厚度为10μm的异质结构,液氮温度77 K时衬底与外延层的应变均为负值,外延层和衬底的最大应力值均在界面处,外延层中均为张应力,Si衬底在靠近界面处为压应力,远离界面逐渐过渡为张应力,存在一个应力为零的中性轴位置。
- 王元樟朱文章张小英许英朝
- 关键词:HGCDTESI应力分布
- 制备条件对SnO_2/Si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研究了沉积温度、SnCl4溶液的浓度、掺Pd等对SnO2/Si光电压的影响,测量了SnO2/Si的光电压谱,得出最佳的制备条件,进行了有关计算和分析。
- 沈华朱文章王余姜蔡玉霜
-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光伏特性硅二氧化锡
- 高阻硅中深能级与少子寿命的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测量了n型高阻硅在9种不同浓度的金掺杂前后少子寿命的变化,以及两类不同电阻率的n型高阻硅在7种不同辐照剂量的1MeV高能电子辐照前后少子寿命的变化;测量了金掺杂和高能电子辐照在硅中引入的主要深能级;研究对比金掺杂和高能电子辐照对硅单晶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提高电子器件开关速度方面的应用。
- 朱文章沈华
- 关键词:深能级少子寿命高阻硅
- 用于微型拉曼光谱仪分光芯片的阵列波导光栅研究进展
- 2015年
- 微型拉曼光谱仪的核心部件是分光芯片,研制出适应微型拉曼光谱仪微型化、加工精度高、成本低的新型分光芯片对于打破目前的国外技术专利封锁,获得属于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将本来诞生于光通信领域的阵列波导光栅用于微型拉曼光谱仪是研究的新思路,其具有尺寸小、精度高、工艺简单、易于批量生产的优点。总结介绍了用于微型拉曼光谱仪分光芯片的阵列波导光栅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且作了相应的分析,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方法。
- 许英朝王清娜林洪沂朱文章
- 关键词:集成光学拉曼光谱仪阵列波导光栅相位误差宽带宽插入损耗
- 一类镨掺杂硼酸盐红色发光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镨掺杂硼酸盐红色发光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其化学式为:ARB<Sub>7</Sub>O<Sub>13</Sub>:Pr<Sup>3+</Sup>,A为Mg、Ca、Sr、Ba、Cu、Zn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
- 熊飞兵朱文章王逸平林海峰孟宪国
- 文献传递
- Zn_(1-x)Cd_xSe/ZnSe多量子阱光伏效应研究
- 2005年
- 测量以GaAs为衬底的Zn1-xCdxSe/ZnSe应变层多量子阱在不同温度下(18~300K)的光伏谱,研究Zn1-xCdxSe/ZnSe多量子阱的光伏效应和带间激子跃迁.实验结果表明,Zn1-xCdxSe/ZnSe量子阱具有显著的量子限制效应,从18 K直至室温,都能观测到清晰的激子跃迁峰,说明Zn1-xCdxSe/ZnSe是制作室温下工作的蓝绿激光器等发光器件的合适材料.
- 李维俭朱文章
- 一种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5
- 2015年
- 结合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教学实践,构建了一种分层次、分阶段和课内外训练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由工程技术与工程文化认知、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四个层次组成,以便学生学习工程知识和感受工程文化,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基本工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该体系借助工程训练必修课程、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和学科竞赛等形式开展,并实行实验室全开放运行。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研究为相关教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 吴新良曾海泉刘建春刘金武朱文章
-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