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玲

作品数:74 被引量:375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2篇生态
  • 11篇中部干旱带
  • 11篇宁夏中部干旱...
  • 11篇干旱
  • 11篇干旱带
  • 11篇城市
  • 10篇土地利用
  • 9篇生态系统
  • 8篇人居
  • 8篇生态系统服务
  • 7篇人居环境
  • 7篇城镇化
  • 6篇生态系统服务...
  • 5篇新型城镇化
  • 5篇人口
  • 5篇生态补偿
  • 5篇基于GIS
  • 4篇移民
  • 4篇生态服务
  • 4篇生态服务价值

机构

  • 71篇宁夏大学
  • 10篇银川能源学院
  • 4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71篇朱志玲
  • 16篇王重玲
  • 12篇程淑杰
  • 7篇王梅梅
  • 6篇吴咏梅
  • 6篇贾国平
  • 5篇吴启蒙
  • 5篇刘亚亚
  • 4篇杨美玲
  • 3篇张晓晨
  • 3篇王燕华
  • 3篇王林伶
  • 3篇张芳霞
  • 3篇王彩娟
  • 2篇郑芳
  • 2篇白林波
  • 2篇米文宝
  • 2篇曹萍
  • 2篇文琦
  • 2篇袁芳

传媒

  • 10篇水土保持研究
  • 9篇宁夏工程技术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新疆农垦经济
  • 3篇宁夏大学学报...
  • 3篇西部大开发(...
  • 3篇农业科学研究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漠化评价被引量:13
2013年
本文基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化现状,进行土地沙化敏感性和沙漠化控制重要性评价。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化敏感性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5级。极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与腾格里沙漠接壤的沙坡头区的北部边缘地带,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与毛乌素沙地接壤的盐池县、灵武市和红寺堡区的大部分地区,中度敏感区广泛分布于土地沙化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周边地区,轻度敏感区呈带状分布于中度敏感区的四周,不敏感区分布在中部干旱带最南端地区。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漠化控制重要性分为极重要、重要、较重要和不重要4级。极重要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沙坡头区,重要地区分布于毛乌素沙地西部的盐池县、灵武市和红寺堡区的大部分地区,较重要地区主要在海原、同心等县域,不重要地区面积较小,呈带状分布,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沿河地带和最南部。
王梅梅朱志玲吴咏梅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宁夏中部干旱带
银川市城市土地可持续评价研究
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本文通过建立银川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评价方法,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确定了22项评价指标以及管理调控指标等,...
朱志玲
关键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资源环境
文献传递
21世纪西北地区经济开发的新思路被引量:2
2000年
我国西北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多民族地区 ,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全面分析西北地区经济开发的相对优势及其限制性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 2
陶希东朱志玲赵鸿婕
关键词:经济开发
基于GIS的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被引量:31
2015年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30 m×30 m的栅格为基本单元,运用RS和GIS技术,对原始影像数据进行解译、提取、运算和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得到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模型(HEI),并对适宜性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①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介于16.05-84.90之间,整体生态适宜性较高。空间格局表现为:除东北角少数乡镇外,从西南方向到东北方向适宜性逐渐提高,从南到北适宜性逐渐提高。②研究区发展受水资源限制较大,适宜性地区沿灌渠和水系呈带状分布。高度适宜区占7.64%,较适宜区占11.49%,一般适宜区占27.42%,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45%。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期为宁夏境内生态移民区选址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程淑杰朱志玲白林波
关键词: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
土地开发整治中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以宁夏土地开发整治中生态移民为对象,从不同年龄层次的视角出发,并根据移民者的年龄状况将三个典型村的移民分为18-30岁、31-40岁、41-55岁和55岁以上四个层次。构建宁夏土地整治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框架,分别从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研究探析了不同年龄层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及其规律,并通过构建适应策略优化模型,进一步评价分析不同年龄层次生态移民的适应策略。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适应性强、年龄层次差异小。经济生产适应性普遍较差、年龄层次差异性较大;其中31-40岁年龄层次的移民较适应,18-30岁年龄层次的移民适应性适中,41-55岁年龄层次的移民适应性较弱,55岁以上年龄层次的移民适应性最差。31-40岁年龄层次生态移民适应策略优化模型各方面都比较高,其次是18-30岁、41-55岁年龄层次移民,55岁以上年龄层次移民的适应策略模型各方面都比较差。
李霞朱志玲文琦
关键词:年龄层次社会适应性
典型生态脆弱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模拟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化和空间化表达是评价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从人类活动基础、人类活动方式、人类活动结果3个方面构建人类活动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空间叠置法等方法 ,综合运用统计、遥感、地形和交通数据,对宁夏中部典型生态脆弱区人类活动强度进行空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人类活动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明显,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状态。
任凯丽朱志玲路彩玲
关键词:人类活动强度生态脆弱区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研究——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被引量:7
2004年
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经济结构单一,城市辐射功能较弱.政府应调整产业结构,重新进行三区规划,撤销部分居民点;应在产业、组织、调控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朱志玲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基于适度人口容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以宁夏5个地级市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构建经济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可供水资源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模型综合测度研究区5市理论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与实际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银川市与石嘴山市实际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理论城镇化发展水平,且城市人口潜力指数大,具有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2)吴忠市、中卫市和固原市实际城镇化水平低于理论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且人口潜力指数较小,不具备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以此为依据,为不同人口密度等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对于人口极密集区与密集区,一方面应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2)对于人口中等区,一方面,加强中心城市的拉力作用,另一方面,创造农村推力作用,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3)对于人口稀少与极稀区,一方面应鼓励就地城镇化,另一方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本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王重玲程淑杰朱志玲王梅梅
关键词:人口容量承载力新型城镇化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被引量:16
2014年
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法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协调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文章通过构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发展的相关模型分析了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2006年、2008年、2011年间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在时间和内部空间的协调程度,旨在寻求该区域各市(县)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北部好南部坏的差异,在时间上表现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逐年好转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实现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繁荣、和谐、宜居、魅力"
王重玲朱志玲王梅梅李燕飞
关键词:协调发展
基于年龄层次的宁夏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生态移民工程是实现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中以宁夏生态移民为例,从移民视角出发构建社会适应性研究框架,分别从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不同年龄层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规律。探讨分析影响不同年龄层次移民适应因素,并通构建优化策略模型提出相应的适应策略。研究表明:在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适应性普遍较强、年龄层次差异小;在经济生产方面适应性普遍较差、年龄层次差异性较大。其中31-40岁移民适应性较强且适应优化模型各方面都比较高;18-30岁移民适应性及优化模型各方面适中;41-55岁年龄层次的移民适应性相比较最弱,适应优化模型各方面也较差。
李霞文琦朱志玲
关键词:年龄层次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