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宇林

作品数:174 被引量:300H指数:11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专利
  • 55篇期刊文章
  • 1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农业科学
  • 15篇文化科学
  • 8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4篇富硒
  • 14篇金花茶
  • 13篇土壤
  • 12篇植物
  • 11篇蔬菜
  • 10篇灌溉
  • 8篇银杏
  • 8篇蔬菜种植
  • 8篇教学
  • 8篇菜种
  • 7篇香果
  • 7篇节水
  • 7篇百香果
  • 7篇大棚
  • 6篇大戟
  • 6篇大戟科
  • 6篇油料
  • 6篇油料植物
  • 6篇育苗
  • 6篇沙田柚

机构

  • 164篇玉林师范学院
  • 10篇南京林业大学
  • 9篇广西大学
  • 3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作者

  • 171篇朱宇林
  • 77篇黄维
  • 33篇罗志辉
  • 29篇周兴文
  • 24篇梁芳
  • 19篇谭萍
  • 10篇黄肇宇
  • 9篇曹福亮
  • 9篇谭萍
  • 9篇吕其壮
  • 8篇朱万仁
  • 8篇牛俊奇
  • 7篇梁钧淞
  • 7篇韦敏
  • 7篇李家贵
  • 6篇陈渊
  • 6篇杨香春
  • 5篇邓旭
  • 5篇赵英
  • 5篇叶晓霞

传媒

  • 7篇玉林师范学院...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智慧农业导刊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种子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合成化学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科技资讯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河北农机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林业科技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13篇2021
  • 70篇2020
  • 2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噻吩环新型席夫碱的合成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报道了2-乙酰噻吩(中间体)和两种新席夫碱的合成。以噻吩为原料与乙酸酐反应生成中间体。并用中间体分别和邻苯二胺及邻氨基对甲苯酚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型结构的席夫碱,并对中间体和产物的合成条件分别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确定了合成它们的各自优化条件;并对它们进行了UV、IR、1H NMR和13C NMR分析。
朱万仁李家贵陈渊朱宇林黄肇宇黄小琼
关键词:2-乙酰噻吩中间体席夫碱
新农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新农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针对当前农林专业教学与信息技融合面临的线上教学优势体现,混合教学模式中线下课堂教学的重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高阶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依托并发挥不同智能工具和平台的优势、注重线下教学环节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检验、注重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积极寻求发达地区教学资源共享等应对措施,以期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王长宝朱宇林王道波邓旭吕其壮梁芳任振新程思忍任勇凌辉黄维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金花茶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CnF3H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本研究利用反转录PCR和RACE方法,从中国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花瓣中获得了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基因的c DNA全长,命名为Cn F3H,Gen Bank登录号为HQ290517。碱基序列分析表明,该Cn F3H基因c DNA序列全长为1 360 bp,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长54 bp,3'UTR长202 bp,开放阅读框长为1 104 bp编码36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Cn F3H与茶(C.sinensis)F3H同源性高达99%。二级结构预测表明,无规则卷曲在Cn F3H蛋白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α-螺旋和延伸链。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n F3H基因的表达量在幼蕾期、初蕾期和膨大期的表达量较高,之后逐渐降低;Cn F3H基因在花器官不同部位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高低顺序为雄蕊、花瓣、萼片、雌蕊和苞片。本研究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金花茶花色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周兴文殷恒福朱宇林李纪元
关键词:金花茶基因克隆
一种动物富硒饲料的预混料混合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富硒饲料的预混料混合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柱、混合结构、支撑座、电机、出料管,支撑柱竖直安装于混合结构下端,支撑座水平安装于混合结构上端,电机贯穿于支撑座内侧,混合结构上端安装有电机并且之间,出料管嵌入...
王道波刘永贤罗志辉朱宇林黄维
文献传递
3,5-二甲基吡唑钴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2010年
合成了3,5-二甲基吡唑钴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配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4.992(7),b=8.206(3),c=24.179(11),α=90.00°,β=95.35(3)°,γ=90.00°,Z=8,V=2962(2)3,Dc=1.445 g·cm-3,μ=1.504mm-1,F(000)=1320,差值电子密度最高和最低峰为636和-883e·nm-3。
朱万仁丁树红李家贵陈渊刘国聪朱宇林黄肇宇
关键词:配合物晶体
新型混配配合物双(3,5-二甲基吡唑)和2,6-吡啶二甲酸合锌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被引量:1
2011年
合成了新型混配配合物双(3,5-二甲基吡唑)和2,6-吡啶二甲酸合锌(1),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3.976(5),b=9.541(3),c=14.238(7),α=90.000°,β=111.386(3)°,γ=90.000°,Z=4,V=1 767.8(12)3,Dc=1.588g.cm-3,μ=1.424 mm-1,F(000)=872,差值电子密度最高和最低峰为293 e.nm-3和-279 e.nm-3。
朱万仁丁树红李家贵陈渊刘国聪朱宇林黄肇宇
关键词:吡唑吡啶配合物晶体结构
不同类型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与物种多样性恢复中的潜在作用,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新造桉林和桉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分别为9 804、7 356粒/m2,显著高于对照大叶栎杂木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3 614粒/m2)。(2)新造桉林土壤种子库出现物种共15种,分属于9科;桉萌芽林为8种,分属于7科;大叶栎杂木林为16种,分属于11科。不同林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均以草本为主,灌木次之。(3)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种子主要储存在枯枝落叶层和浅层土壤中。新造桉林和萌芽林土壤种子库具有较高的生态优势度指数,但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的相似性系数均低于对照。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提高需要适度的人为干预和科学的调控措施。
朱宇林唐庆兰张照远谭萍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桉树人工林
一种辣椒色素提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椒色素提取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板、切料箱、混合料筒、提取检测箱,控制板与提取检测箱锁定,切料箱与提取检测箱安装连接,混合料筒与提取检测箱锁定并且二者相通,切料箱由切料机、出料机组成,切料机与出料机安装连...
王道波罗志辉黄维朱宇林杨波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沃柑幼苗培育的智慧大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沃柑幼苗培育的智慧大棚,其结构包括固定环、连接面板、固定头、固定杆、培育防护座,固定头与固定环机械焊接,固定杆与固定头机械连接,固定杆远离固定头的一端上设有培育防护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外机械力驱...
朱宇林黄维王道波罗志辉谭萍
文献传递
干旱与复水对2种蟛蜞菊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处理对蟛蜞菊和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参数的影响,探讨2种蟛蜞菊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为抑制三裂叶蟛蜞菊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种蟛蜞菊扦插苗为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15 d干旱和3 d复水试验,对照组土壤含水量为(24.4±1.23)%,比较2种蟛蜞菊干旱与复水下生长指数、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的变化。[结果](1)在干旱胁迫处理下,2种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降低,根冠比升高,且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和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三裂叶蟛蜞菊,而根冠比显著低于三裂叶蟛蜞菊。复水后,2种蟛蜞菊的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均增加,而根冠比下降,且三裂叶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增加更快,根冠比下降更快,但各指标在种间均无显著差异。(2)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蟛蜞菊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均显著增加,三裂叶蟛蜞菊则显著下降。复水后,蟛蜞菊叶绿素各指标总体降低并恢复到对照水平,三裂叶蟛蜞菊则增加(叶绿素b含量除外),且三裂叶蟛蜞菊Chla/b显著高于蟛蜞菊。(3)复水前后2种蟛蜞菊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复水后三裂叶蟛蜞菊2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可恢复到对照水平,但均显著低于蟛蜞菊。(4)复水前后蟛蜞菊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且复水后SOD、POD、CAT迅速恢复到对照水平,并抑制了MDA含量的增加。复水前后三裂叶蟛蜞SOD、POD、APX活性先升高后下降,CAT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且复水后仅POD和APX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复水后恢复能力较好,但其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比蟛蜞菊差,在园林绿地管理中,应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以抑制�
赵英吴敏邓平朱宇林朱宇林周兴文韦银霞
关键词:蟛蜞菊三裂叶蟛蜞菊生理特征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