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成

作品数:114 被引量:78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建设厅建设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建筑科学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9篇混凝土
  • 16篇纤维混凝土
  • 16篇钢纤维
  • 14篇钢纤维混凝土
  • 11篇建筑
  • 9篇性能研究
  • 9篇钢筋
  • 8篇装配式
  • 8篇教学
  • 7篇应力
  • 7篇钢筋混凝
  • 7篇钢筋混凝土
  • 6篇土木
  • 6篇柱结构
  • 6篇氯离子
  • 6篇抗剪
  • 6篇混凝土梁
  • 5篇岩石力学
  • 5篇教育
  • 5篇节能

机构

  • 9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1篇哈尔滨建筑大...
  • 10篇北京中建建筑...
  • 9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四川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建筑科学...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华能煤业有限...
  • 2篇北京新机场建...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建一局集团...
  • 1篇中国建筑一局...

作者

  • 113篇易成
  • 39篇朱红光
  • 18篇谢和平
  • 12篇安新正
  • 10篇刘燕
  • 10篇刘强
  • 9篇沈世钊
  • 7篇吴丽丽
  • 7篇徐鹏
  • 7篇马宏强
  • 6篇王建强
  • 6篇张结太
  • 5篇崔亚粲
  • 5篇陈忠辉
  • 5篇隋成飞
  • 4篇赵卫平
  • 4篇张宇婷
  • 4篇刘晋艳
  • 4篇范永魁
  • 4篇王青

传媒

  • 8篇混凝土
  • 7篇河北工程大学...
  • 6篇哈尔滨建筑大...
  • 6篇建筑技术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工业建筑
  • 4篇建筑材料学报
  • 3篇低温建筑技术
  • 3篇实验力学
  • 3篇煤炭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3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新型建筑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钢结构
  • 2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带钢支撑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支撑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由带有预埋件(3)的预制柱(1)、预制板(2)和钢支撑(5)组成,预制板为双向带肋的密肋预制板,预埋件与预制柱一体浇筑成型,预制柱通过预应力筋产生的预应力和摩擦力与预制板连接...
吴丽丽崔亚粲朱红光赵卫平易成
文献传递
强度差异对两介质接触面抗剪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从两介质强度差异入手,通过构建不同强度比的两介质试件,进行不同法向力下的直剪试验,探讨了两介质强度性质差异对粗糙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完善了抗剪强度公式,将提出的抗剪强度公式与其他研究人员试验获得的剪切试验结果作了对比,证实了该剪切强度公式的正确性。
易成朱红光王洪涛赵斌黄军毅孙辅延
关键词:剪切性能
局部高密度钢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损伤演变规律被引量:13
2002年
在混凝土弯曲构件底部用高密度钢纤维局部增强称为局部高密度钢纤维混凝土(PHPFRC)与同样纤维掺量的传统钢纤维混凝土(SFRC)比较它可以用相近的价格获得高得多的刚度﹑承载力和抗疲劳断裂性能为了能够预测PHPFRC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需要确定其疲劳损伤演变规律本文通过试验发现局部高密度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损伤表现出韧性材料所具有的性质基本上接近韧性损伤这与素混凝土及传统钢纤维混凝土有本质的不同根据其疲劳特性的实验结果探讨了PHPFRC弯曲疲劳损伤阈值结合损伤理论建立了适合于纤维体积掺量为1.
易成沈世钊谢和平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阈值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计划中所出现的问题思考
2012年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性研究比较多的情况下,创新实验计划在进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学生失去最初的兴趣、拖延不积极等一些问题,为配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对教改方式的探索,文章提出改革创新性实验计划形式、调节实验类型比例等一系列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刘晓强王家磊黄冕李然易成吴丽丽
关键词:土木工程创新性实验计划教学改革
损伤位置分步识别法中参数选择、样本简化等问题的探究被引量:1
2006年
对于多层多跨的框架结构,构件数量众多,直接确定损伤位置十分困难。基于神经网络的损伤位置分步识别法是先构建一个网络来确定结构损伤层的位置,然后针对每层再分别构建一个网络,确定损伤层中损伤柱的编号,于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被分解简化为几个简单的子网络,这样可以根据模态参数的性质合理选择损伤识别指标,并降低训练样本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网络的识别精度。结合分步识别法,建立了详细的多层多跨框架结构数值模型,对模态参数的性质和选择,如何减少训练样本,样本的构造方法等影响识别的因素做了初步探究。
王青易成王建强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裂隙交叉联接对采动岩体中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立方定律推导了交叉联接方式的流量计算方法,讨论得出了该方法与实测结果存在偏差的主因:过量压力降损耗.定义了过量压力降损耗系数,分析了过量压力降损耗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交叉裂隙的过量压力降损耗的因素有:交叉角度、裂隙隙宽及雷诺数,其中雷诺数对过量压力降损耗的影响最大;过量压力降损耗系数与雷诺数近似成二次下降的关系;交叉裂隙中流体的偏流及交汇只是表象,裂隙交叉处的流动收缩或者扩张效应才是过量压力降损耗产生的真正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交叉裂隙的准确流量计算公式,并探讨了该公式在实际裂隙网络中的简化应用方法.
朱红光易成姜耀东谢和平杨鸣泽
关键词:流体流动
红外热像诊断外墙饰面层粘结缺陷的检测条件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对环境变化时墙体红外检测进行实验分析,及对墙体接收太阳辐射强度进行理论推导,并借助临界辐射强度分析,得出外墙缺陷红外检测的最佳时段,推导出可求得任意地域、季节和朝向条件下墙体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曲线的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墙体接收太阳辐射的临界强度。
朱红光易成胡玉琨刘强周家杰刘宏
关键词:红外热像太阳辐射
轴压下两体力学模型的转化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接触界面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工程稳定的重要因素,基于接触面两侧介质的实际受力状态,采用一体两介质力学模型与两体两介质力学模型加以描述。通过一体和两体模型试件的轴压破坏试验,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力学响应的差异,并认为:一体两介质力学模型在符合一定条件情况下可以转变为两体两介质力学模型。此外,还对影响两种力学模型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对一体两介质力学模型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的参量是低强度介质与高强度介质的静载极限强度比k以及两种介质之间的黏结力c;对两体两介质力学模型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参量除了k之外,尚有两种介质的断裂韧度比ξ、体积比ω以及界面的粗糙程度。
易成朱红光王洪涛刘征潘宏
关键词:影响因素
基于红外检测的外墙饰面砖粘结质量缺陷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传统的敲击法和超声波法检测外墙饰面砖粘结质量缺陷存在主观性强效率低等缺点,而红外设备可以快速、大面积的无接触式检测。从红外成像的原理出发,分析外墙饰面砖粘结缺陷形成的温度改变,利用红外图像的原始温度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温度的外墙饰面砖粘结质量缺陷识别方法,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分析。
刘强胡玉琨朱红光易成
关键词:饰面砖红外检测识别方法
装配式可重复使用临时道路板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介绍装配式可重复使用临时道路板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叙述其制作、安装及拆出工艺,分析临时道路板的绿色度、经济性和环保及社会效益。
刘强易成朱剑飞丁惠杰单巍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节能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