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静美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离子
  • 1篇碘离子
  • 1篇动态光散射
  • 1篇荧光分析
  • 1篇荧光分析法
  • 1篇相互作用
  • 1篇铝离子
  • 1篇金属
  • 1篇化合物
  • 1篇各向异性
  • 1篇汞离子
  • 1篇光散射
  • 1篇ZETA电位
  • 1篇

机构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篇方静美
  • 1篇李原芳
  • 1篇刘利芹
  • 1篇赵希娟

传媒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IL-101在荧光分析法中的应用研究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优良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如多样性的结构和组成、开放的金属位点、可调节的孔径和形貌、优良的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被广泛的用于分析检测、气...
方静美
关键词:各向异性荧光分析法汞离子碘离子
文献传递
铝离子与羟基功能化荧光碳点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了铝离子(Al^3+)与表面带有大量羟基的荧光碳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当Al^3+的浓度在0.2-8μmol/L时,碳点的荧光随其浓度的增大而逐渐被猝灭;继续增大Al^3+的浓度,碳点的荧光逐渐恢复。借助Zeta电位与动态光散射(DLS),初步探讨了二者的作用机理。Al^3+极易结合碳点表面的羟基,拉近碳点之间的距离引起碳点聚集,从而导致荧光猝灭;当碳点表面的羟基与Al^3+完全配位后,碳点表面的负电荷转变为正电荷,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和空间效应,聚集的碳点重新分散,致使荧光恢复。对比Cr^3+和Fe^3+与荧光碳点的作用,发现它们对荧光碳点只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在高浓度时却未出现碳点荧光恢复的现象,这归因于Al^3+易形成两性氢氧化物。
方静美刘利芹赵希娟李原芳
关键词:荧光铝离子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