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香华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数学
  • 1篇数学课
  • 1篇数学课程
  • 1篇数学课程标准
  • 1篇年级
  • 1篇追问
  • 1篇习题
  • 1篇小动物
  • 1篇小学数学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标准
  • 1篇过程性
  • 1篇过程性目标
  • 1篇《数学课程标...

机构

  • 1篇扬州市江都区...
  • 1篇江苏省南京市...
  • 1篇南京市金陵中...

作者

  • 2篇戴香华
  • 1篇王俊亮

传媒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教育研究与评...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由“形式”走向“本质”——从一道“认识方向”习题说起
2014年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单元中,有这样一道题目:“送小动物回家”(详见图1)。每次教到这里的时候,笔者都有一种感受:学生即使没有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四个方向的辨别方法,也一样可以根据小动物喜爱吃的食物,顺利地帮助它们找到各自的家——也就是说,即使找到了小动物的家,
戴香华王俊亮
关键词:习题小动物小学数学
从“对了”走向“会了”——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落实的再追问被引量:1
2014年
学生的作业“对了”就一定“会了”吗?通过搜集、调查学生的作业,笔者发现,“对了”≠“会了”,而“对了”却“不会”正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要想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从落实过程性目标这一“根儿”上做起。《数学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只有更多地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会了”的预期目标。
戴香华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追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