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斌
- 作品数:4 被引量:66H指数:4
-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优质杂交籼稻蒸煮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以5个优质不育系和5个优质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亲本均为优质背景下籼型杂交稻米蒸煮品质性状遗传,结果表明:(1)杂种稻米蒸煮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遗传控制,遗传方差可解释表型方差的84%以上,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强。遗传效应中,加性效应起绝对决定作用。(2)与遗传效应相比,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值小,影响甚微。但直链淀粉含量的互作效应值达15.4%。(3)遗传表达:胶稠度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而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则主要决定于母体效应。(4)糊化温度(碱消值)和胶稠度存在负向杂种优势,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正向杂种优势。(5)在蒸煮品质性状中,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2性状,不育系对杂种的贡献大于恢复系,而糊化温度则恢复系贡献大。
- 方平平徐锦斌林荔辉李维明吴为人潘国亮
- 关键词:杂交籼稻蒸煮品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 基于多元化学指纹图谱的武夷岩茶身份判别研究被引量:36
- 2010年
- 本研究利用HPLC色谱数据的多元信息融合,进行了武夷岩茶的分类识别研究,建立了武夷岩茶不同原料品种、不同产地区域的分类判别模型,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的判别准确率达到100%,交叉验证准确率达到97%以上,对外部验证集样本的判别准确率达到85%左右。本研究初步证明了利用多元化学指纹图谱判别分析方法对武夷岩茶进行分类识别的可行性。
- 王丽鸳成浩周健何孝延薛凤仁徐锦斌贺巍
- 关键词:乌龙茶武夷岩茶化学指纹图谱
- 基于杠杆率校正的PLS-DA法对正半岩武夷岩茶的识别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武夷岩茶属于闽北乌龙茶,是福建省的特有茶类,也是我国传统名茶中的精品,尤其以武夷中心地带所产的正岩茶品质最佳。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杠杆率校正(leverage correction)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武夷岩茶中的正岩茶与半岩茶的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定标集42个样本的识别正确率为100%,对于未参与模型建立的验证集20个样本的识别正确率也达到了100%。初步证明了利用近红外技术结合PLS-DA分析方法对正岩茶与半岩茶进行分类识别的可行性。
- 周健成浩王丽鸳薛凤仁何孝延徐锦斌贺巍
- 关键词:乌龙茶武夷岩茶近红外光谱
- 杂交籼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0
- 2005年
- 采用 5×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应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性状遗传分析模型,研究 3种栽培季节下籼型杂交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杂交稻碾磨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遗传控制,遗传方差可解释表型方差的66.8% -98. 6%,且遗传效应均以母体加性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影响较小,但整精米率的互作效应值达 33. 2%; 3个碾磨品质性状均不存在杂种优势.比较亲本对杂种碾磨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不育系对杂交稻碾磨品质的影响显著大于恢复系.
- 方平平徐锦斌林荔辉祁建民吴为人潘国亮
- 关键词:碾磨品质种子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杂交籼稻不完全双列杂交精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