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耿填
- 作品数:35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ODI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疾病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其腰椎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 陈基宇徐耿填李增益庄怀铭
-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症疼痛程度
- 一期、二期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一期与二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一期清创、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一期内固定组),22例行一期清创、二期交锁髓内钉固定(二期内固定组)。观察两组患者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内固定组在伤口一期愈合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优于二期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二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安全有效,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与二期内固定相比,一期内固定治疗更能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费用更加低廉。
- 徐耿填郭跃跃庄怀铭林勇彬林加阳王德春
- 关键词:胫骨骨折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胚胎后肢(芽)评分系统的建立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套稳定的评分系统,提供客观的观察指标来确认胚胎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进行序列胚胎研究。方法60只Wistar大白鼠,体重220250g,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组。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玉米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以建立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分别在受孕第13、14、15、16、17、18天取出胎鼠的后肢芽并经过一系列处理。应用评分系统对胎鼠进行评分。结果经评分系统得出的动物模型CCF发病率为80.9%,经评分系统矫正后的CCF发病率较既往报道高。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软骨分化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评分系统可以有效地筛选出CCF,可以对筛选出的CCF胚胎在关键的研究时间窗口进行系列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CCF研究难以深入的瓶颈问题。
- 钟永盛贾艳丽陈斌刘钊勇郑创义李学东徐耿填陈映琼杜世新
-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维甲酸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传统后正中入路,试验组选择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 林加阳李钿徐耿填林可新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
- 经单纯后路行胸腰椎肿瘤一期全脊椎切除重建
- 目的 探讨经单纯后路途径行胸椎或部分腰椎椎体肿瘤en bloc切除及一期椎体钉棒系统重建治疗胸、腰椎体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对7例胸椎或部分腰椎椎体肿瘤伴或不伴明显神经症状的患者,行后...
- 杜世新徐耿填罗绍伟邱开封王虎胡军刘东昕
- 关键词:脊髓椎体肿瘤脊椎切除
- 颈椎椎弓根钉置钉方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8年
- 徐耿填杜世新
- 关键词:颈椎椎弓根钉置钉方法颈椎椎弓根螺钉颈椎不稳定畸形矫正
- 探讨前路不同手术减压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前路不同手术减压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前路不同手术减压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n=14)与对照组(n=13),观察组患者采用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单椎间盘摘除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颈椎前柱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JOA评分、颈椎前柱高度、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JOA评分、颈椎前柱高度、颈椎生理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的植骨融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在6个月达到100.0%;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与前路单椎间盘摘除骨融合手术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前路减压术式,临床应用时,根据患者病情实际选择合适的手术类型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
- 陈基宇庄怀铭徐耿填王德春郑舜敏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减压颈椎生理曲度椎体次全切除手术安全
-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应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椎间孔镜治疗及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采用改良后Mac Nab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2例(80.0%),有效7例(17.5%),无效1例(2.5%),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7例(67.5%),3例(7.5%),10例(25.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不同时段OD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临床应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不仅创伤小,而且能效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耿填庄怀铭郭跃跃林勇彬林加阳王德春
- 关键词:射频消融腰椎间盘突出
- 断指或断肢再植成活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影响断指或断肢再植成活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断指再植患者25例,断肢再植患者20例。观察各种因素对患者再植成活的影响情况。结果 25例断指患者中,成活者24例,坏死者仅1例,断指成活率为96%;20例断肢患者中全部均成活,断肢成活率高达100%,总成活率98%。结论在断指/断肢再植成活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伤情程度、保存方法、致伤原因等和再植成活相关,患者性别、输血等因素和再植成活不相关;多因素分析中,患者致伤原因,肢体伤情,吻合质量,术后管理等对断指/肢再植成活均有影响。
- 洪乔阳陈剑锐张学敏徐耿填郭跃跃
- 关键词:再植成活
- 股骨干骨折开放与闭合交锁髓内钉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将开放交锁髓内钉和闭合交锁髓内钉方法均应用于股骨干骨折病症临床治疗中,对其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参与本实验的股骨干骨折病症患者共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将闭合交锁髓内钉和开放交锁髓内钉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相关指标数据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患者HS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更高,研究组患者手术效果更好。结论在股骨干骨折病症临床治疗中应用闭合交锁髓内钉方法,临床效果更突出,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预期临床疗效的同时保证预后质量,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李钿林勇彬李冰徐耿填林加阳郑曼玲林可新黄青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