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或氟西汀治疗双相抑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评价米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双相抑郁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应用米氮平合并碳酸锂,对照组65例,应用氟西汀合并碳酸锂,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2、4、6、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2、4、6、8周末两组HAMD总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期TES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在治疗早期的嗜睡、困倦发生率较高、失眠发生率较低、胃肠道反应较少、治疗末体重增加较多(P均<0.05)。结论米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好。
- 钱建军徐红英严伟亮黄磊沈芳
- 关键词:米氮平氟西汀碳酸锂双相抑郁
- 利培酮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86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分别以PANSS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显效率为74.42%,阳性症状起效时间为2周左右,阴性症状起效时间为4周。治疗剂量0.75-7 mg/d,平均(2.63±1.88)mg/d。结论利培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不良反应较少,但要注意个体化用药原则。
- 钱建军徐红英严伟亮董莹盈高赛男
- 关键词:利培酮儿童精神分裂症
- 联合使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评价抗抑郁剂联合使用米氮平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1例单一抗抑郁剂治疗无效或部分反应的抑郁症添加米氮平或在原剂量不变的基础上治疗,共观察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记录不良事件。结果合并米氮平组和常规组分别脱落6例及4例,可供分析病例71例。结果显示观察终点时合并米氮平组(n=35)和常规组(n=36)HAMD17减分分别为(-11.5±5.2)分和(-6.1±4.8)分(t=4.53,P<0.01),有效率分别为66%及22%(χ2=13.65,P<0.01),合并米氮平组疗效明显增加,增效作用在治疗早期(1或2周)就有表现;合并米氮平组体重增加较多,常规组失眠多见。结论米氮平联合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增加疗效,不良反应并未增多,增效作用较快,适合于治疗对单一抗抑郁剂治疗部分有效或未能缓解的抑郁症患者。
- 李旭娟蔡巍钱建军徐红英严伟亮黄磊沈芳
- 关键词:米氮平抑郁症
-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与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改变情况。方法对8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以观察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的情况改变。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患者(89.6%)心理护理持肯定态度...
- 徐红英朱亚珍
-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康复
- 文献传递
- 精神分裂症及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心肌酶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及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动态监测281例精神分裂症和223例抑郁患者的心肌酶谱,正常对照50名。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或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情。结果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组与阴性症状组及双相抑郁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阳性症状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高于阴性症状组(P<0.01)。各指标测定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抑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各指标均逐渐下降并趋于正常。单相抑郁患者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与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心肌酶谱检测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的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单相抑郁患者治疗前后均无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
- 凌迎春段迪徐红英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心肌酶双相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