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瑾

作品数:52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哲学宗教
  • 8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文化
  • 8篇伦理
  • 7篇道德
  • 7篇主义
  • 6篇马克思主义
  • 5篇传统文化
  • 4篇哲学
  • 4篇宗教
  • 3篇廉政
  • 3篇廉政思想
  • 3篇伦理学
  • 3篇论语
  • 2篇形而上学
  • 2篇优秀传统文化
  • 2篇哲学反思
  • 2篇中华优秀传统...
  • 2篇人性
  • 2篇人道
  • 2篇人道主义
  • 2篇中西方

机构

  • 52篇湖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2篇徐瑾
  • 1篇张传有
  • 1篇戴茂堂
  • 1篇余卫东

传媒

  • 9篇决策与信息
  • 9篇价值论与伦理...
  • 7篇文化发展论丛
  • 4篇湖北大学学报...
  • 4篇廉政文化研究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哲学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理论界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哲学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湖北大学成人...
  • 1篇湖北招生考试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论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兼论对西方普世道德观的批判性分析
2022年
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来说,道德既具有阶级性,也具有全人类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是道德的全人类性并不等于道德的抽象性,也不等于道德教条的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道德的全人类性不是独立于阶级性之外的抽象道德,而是与阶级性密不可分、贯穿于物质生活实践始终的现实道德。道德的全人类性指的是道德所体现出的全人类的利益诉求,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实现。在当今世界,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道德观实际上是将道德的全人类性抽象为脱离阶级性的纯粹理念,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动机,并服务于西方国家的全球战略;在正确认识西方普世道德观所包含的全人类性的同时,更要深刻认识其隐藏的阶级性本质。
徐瑾张雨晨
关键词:道德阶级性
中西哲学互镜下的人性论探赜
2023年
相对于中国哲学对人性或善或恶的笼统界定,西方哲学首先对人的灵魂进行理性、欲望、情感的划分,然后对善恶进行辨析。中国哲学敏锐地觉察到道德对于人性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如西方哲学那样将道德与理性的关系予以厘清。道德与理性成为中西人性论的根本区别。就人性本身而言,人的本质是理性,而道德是理性的彰显,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对中西人性论的比较有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西方文化。
徐瑾朱颖
关键词:人性论道德中西哲学比较
墨家功利观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墨家的功利观与西方功利主义虽然有相似之处,但还是存在着根本的不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墨家的功利观根植于代表整体性道德的“天志”,而西方功利主义的根据是基于个体的自然人性论。由这种内在的差异导致二者在功利价值的取向、选择、判断上的一系列差异,并外在表现为整体与个体、禁欲与享乐、兼士人格与自由享乐的不同。
余卫东徐瑾
关键词:天志人性
个体性与位格性
2016年
就人的本质而言,人同时具有个体性和位格性。个体性是从人的肉体以及与肉体密切相关的物质欲望方面来说的,位格性是从人的精神以及与精神密切相关的信仰、道德方面来说的。当代社会错误地将个体性当作人的本质,而完全忽视了同样作为人的本质的位格性。尽管从质料的角度来说,人往往被当作追逐物欲的个体,但是从形式的角度来说,人更应当被当作具有神圣信仰的位格。
徐瑾雅克·马里坦John J.Fitzgerald
关键词:个体性
论“善”:西田几多郎与摩尔之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善"是伦理学的首要概念。西田几多郎关于"善"的研究颇具新意,从与摩尔的比较来看:善可否定义?西田认为善是纯粹经验状态下意志的发展完成,也是知情意合一、主客相融下的人格实现;摩尔认为善不可定义,否则就是犯了"自然主义谬误"。善何以认知?西田认为通过"知的直观"可以认识善,这一点和摩尔非常相似,因为摩尔主张通过直觉来认识善;不过在西田将直观贯彻到底的同时,摩尔却将善事物的认知付诸了经验。善如何实践?西田通过人格的内在统一将个体善与社会善结合起来,以达到"完整善行";摩尔则通过对快乐主义的改造,通过强调行为产生的效果来处理现实伦理问题。两者的不同集中体现为,西田的理论是一种基于先验直觉的意志论伦理学,而摩尔则是一种带有经验论色彩的直觉论伦理学。两者的比较对"善"的理解有重要借鉴意义。
徐瑾
主体间性:胡塞尔与萨特、哈贝马斯、马里坦的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影响巨大的胡塞尔"现象学"精密而富有创见,其"主体间性"理论亦复如是;本文通过对其与萨特(存在主义)、哈贝马斯(语言分析哲学)、马里坦(基督宗教哲学)相关理论的比较以凸显这一特色,借此更好地从不同视角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予以理解。
徐瑾戴茂堂
关键词:基督宗教交互主体性先验还原商谈伦理形式语言学客体性
如何造物我才在——就“我造物故我在”向李伯聪先生请教被引量:1
2012年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最初含义。"我思故我在"属于形而上学的先验层面,这是哲学研究的原初领域;"我造物故我在"属于物理世界的经验层面,这是哲学研究的引申领域。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看"造物之殇",造物活动应当从属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尺度,人类社会的延续需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我造物故我在"可以这样理解:通过"造物"来拷问"我在"、显现"我在"。"造物"既是人的精神力量"物化"的过程,更是"我在"的价值之镜。只有"造物"创造的是一个价值世界并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我在"才显现出来,否则"我在"就是被遮蔽的。
徐瑾
关键词:我思故我在非人类中心主义
《贞观政要》中的廉政思想及其时代转换被引量:1
2023年
《贞观政要》中的廉政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廉政建设的典型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官德修养为主体规范,以民本思想为价值导向,以监察监督等制度为践行保障。根植于传统社会的廉政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要想充分发挥《贞观政要》中廉政思想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时代转换,即在官德修养上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旨归,在价值导向上要从“民惟邦本”走向“人民至上”,在制度建设上要从传统“法制”走向现代“法治”,以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徐瑾邵哲夫
关键词:《贞观政要》官德民本法治
关于湖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基于长阳县龙舟坪镇与宜昌市夷陵区樟树坪镇的分析
2016年
为响应文化强国的号召,课题组以长阳县龙舟坪镇与宜昌市夷陵区樟树坪镇为样本,对湖北省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当前农村的物质文化、民俗文化、娱乐文化、文化组织建设以及农民精神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精神文明的发展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农村传统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并与现代思想相冲突;民间(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在农村较为盛行;农民对基层党组织有较大期望,希望提高文化生活质量;农民虽然希望有文化活动,但实际参与热情并不很高;农民普遍幸福感较强,并与经济状况基本成正比;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威望亟待加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大力发展经济,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经济基础;要理解并满足农民当前最迫切的文化需求,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
徐瑾屈文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生活文化建设
从马克思恩格斯书信看其党的纯洁性思想
2016年
关于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马克思恩格斯书信中包含着这方面的丰富内容,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书信中关于纯洁党性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永远牢记党的阶级性质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基础,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普世价值观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核心内容,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主要方式,对敌斗争要"以牙还牙"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意志显现。其现实启示体现在,当前我们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大力促进软实力建设的背景下,必须始终坚持软实力背后的意识形态硬要求。
徐瑾
关键词:恩格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