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丽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淋巴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淋巴瘤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形态学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系统
  • 1篇血液系统恶性...
  • 1篇阳性
  • 1篇质粒
  • 1篇质粒构建
  • 1篇融合基因
  • 1篇受体
  • 1篇双下肢

机构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徐丽丽
  • 7篇杨建民
  • 6篇王健民
  • 6篇胡晓霞
  • 2篇周道银
  • 2篇宋献民
  • 2篇唐古生
  • 2篇陈莉
  • 2篇孙懿
  • 2篇程辉
  • 2篇夏新新
  • 2篇章卫平
  • 2篇王扬
  • 1篇顾海慧
  • 1篇阮婕
  • 1篇朱淮民
  • 1篇钱宝华
  • 1篇高磊
  • 1篇黄崇媚
  • 1篇闵碧荷

传媒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下肢无力伴浅表淋巴结肿大
2015年
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因“双下肢无力伴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4个月余”于2014年8月31日入院。患者2014年4月下旬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全身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最大约1.5cm×1.5cm,质韧,局部无红肿疼痛,无皮肤破溃,自觉体温正常,无盗汗、纳差,无咳嗽、咯痰,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未予重视。其后双下肢无力、淋巴结肿大逐渐加重,伴低热、消瘦、困倦,体温最高达38℃,3个月内体重减轻10kg。
夏新新徐丽丽陈科婷孙懿周道银朱淮民闵碧荷王健民胡晓霞杨建民
关键词: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下肢无力体温正常皮肤破溃无痛性
MELODy方案治疗初发成人外周T细胞淋巴瘤:Ⅰ/Ⅱ多中心临床研究
徐丽丽胡晓霞陈莉宋献民章卫平王健民何妙俠侯健陈芳源杨建民
利用MigR1质粒构建CD19-CAR逆转录病毒载体优化其对人原代T细胞的转染效率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优化二代CD19嵌合抗原受体(CD19-CAR)逆转录病毒载体对人原代T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应用重组DNA技术将CD19.CAR构建人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plat-A包装细胞收集病毒上清并转染人原代T细胞及K562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条件下的转染效率,用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用ELISA法检测IFN-γ、TNF-α表达水平。结果①MigR1-CD19-CAR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后包装高滴度逆转率病毒;②相同条件下,MigR1-CD19-CAR逆转录病毒对K562细胞系转染效率显著高于T细胞;③对T细胞,离心120min组的转染率为(54.5±14.6)%,明显高于未离心组、离心30min组及离心60min组(P值均〈0.05);④CD3/CD28磁珠与rhIL-2联合对人T细胞活化扩增效率个体差异显著,根据扩增倍数优化个体转染时机可提高转染效率(最高达69.3%),且RT-PCR检测证实CD19.CAR目的基因在转染后72hT细胞中高效特异性转录;⑤CD19-CAR-T细胞与CD19.K562细胞共培养组IFN-γ、TNF-α表达水平均增加,分别为(13230±1543)pg/ml、(4217±211)pg/ml,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通过MigR1-CD19-CAR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人原代T细胞,并通过延长离心转染时间、根据扩增倍数确定个体转染时机而成功优化转染效率,RT-PCR检测CD19-CAR目的基因在转染后人T细胞中高效特异性转录,CD19-CAR-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引发IFN-γ、TNF-α表达水平增加。
王扬唐古生徐丽丽阮婕程辉周虹华亦斐胡晓霞顾海慧钱宝华王健民杨建民
关键词:质粒转染细胞因子类
反复发热、呼吸困难
2015年
病历摘要 患者,女,36岁。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个月,反复发热、干咳12d”于2013年12月21日人院。患者2013年7月以下腹部剧痛起病,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就诊至当地医院,腹部CT示“小肠占位”,因其当时的检查手段均不能达到进行小肠占位病灶活检的目的,遂在全麻下行“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组织行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型”,全身PET-CT检查示左上腹小肠节段性管壁增厚伴代谢增高(SUVmax=23.8),病灶周围及肠系膜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左侧锁骨上区淋巴结肿大。
胡晓霞徐丽丽陈科婷黄怡周道银孙懿王健民杨建民
关键词:反复发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检查病灶活检细胞形态学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B细胞性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嵌合抗原受体(CAR)转染的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效应可高效杀伤靶抗原阳性的肿瘤细胞,且不受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限制.近年欧美多个癌症中心的临床试验表明,CD19靶向的CAR-T细胞输注不仅可使复发状态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达完全缓解,且分子水平的微小残留病(MRD)也可转阴.其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也取得了显著疗效,相信不久的将来该技术必将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徐丽丽王扬杨建民
关键词:免疫治疗基因治疗
NPM—MLF1融合基因呈阳性成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治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核仁磷酸蛋白(NPM)-骨髓增生异常/髓细胞白血病因子(MLF)1融合基因呈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成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2月16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1例AML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人院时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患者于2016年2月17日接受2个疗程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3+7方案化疗;随后,患者接受1次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5次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巩固化疗。在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和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以监测疗效。患者于2017年4月6日门诊复诊时,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分子遗传学检测。回顾性分析本例患者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经过,并且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①本例患者入院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白血病细胞比例为48.0%。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部分白血病细胞过氧化物酶(POx)染色呈阳性;少数白血病细胞氯乙酸AS-D萘酚酯酶(CE)染色呈阳性;部分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呈阳性。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原始细胞群占有核细胞的比例约为39.9%;幼稚细胞群占有核细胞的比例约为13.6%。染色体R显带为46,XX,t(3;5)(q25;q34)[3]/46,XX[7]。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显示:NPM-MLFl融合基因呈阳性。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患者为NPM—MLF1融合基因呈阳性AML—M4型。②患者接受第1个疗程化疗后,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提示: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第2个疗程后�
黄爱杰程辉程辉龚胜蓝唐古生徐丽丽龚胜蓝夏新新柳敏王健民徐丽丽
含硼替佐米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4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克隆和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常规化疗方案如MP(马法兰+泼尼松)、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M2(卡氮芥+马法兰+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3%~10%,中位生存期约为3年。
徐丽丽邱慧颖胡晓霞吕书晴宋献民陈莉章卫平高磊许晓倩王健民杨建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联合化疗方案硼替佐米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初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