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铭
-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增进人类健康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明治教学模式在门急诊输液室新护士培训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三明治教学模式在门急诊输液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输液室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参加工作2年以内的轮转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共计50人,按照数字随机法将50名护士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研究组采用三明治教学模式,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培训后理论考试达标率、操作合格率、病人投诉率、病人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岗位胜任能力等指标。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入科时进行摸底考试,2组研究对象考核成绩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培训后的考试成绩可知,研究组护士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96%,显著高于对照组合格率的7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病人投诉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研究组病人满意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岗位胜任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急诊输液室新护士培训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技术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冯丽香李奎开彭铭吴圆春兰卫华郭玉美
- 关键词:三明治教学模式门急诊输液室新护士培训
- 护士优化组合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护士优化组合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以来对输液室护士实行“将点兵”、“兵点将”的双向选择组合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并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随机排班护士进行对照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士优化组合后患者的等待时间及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士优化组合在技术水平、护理态度和输液室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门诊输液室护士实施优化组合管理可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李奎开彭铭
-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室护理管理
- 6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被引量:3
- 2010年
- 彭铭李丽芳
- 关键词:保守治疗康复护理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进展被引量:10
- 2010年
- 彭铭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
- 中专护生康复护理临床带教的实践与体会
- 2010年
- 彭铭张海英
- 关键词:护生康复护理临床带教
-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疾病认知程度与康复护理依从性的调查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康复护理的依从性,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认知,健康需求内容,及对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并用对照法,对施行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138例腰椎间透突出症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和依从性的调查。结果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组患者健康知识及依从性均高于一般健康教育组。结论重视健康教育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促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
- 彭铭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依从性康复护理
-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护理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46例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管理,间歇性导尿的应用。结果:在脊髓损伤的任何时期,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管理和训练排尿功能都至关重要。结论:做好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彭铭
- 关键词:康复护理知识
- PICC在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临床经过复杂,并发症多而重,病死率高达30%~50%。而且患者术后长期昏迷、卧床,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患者因术后静脉用药时间较长、康复疗程长而反复多次静脉穿刺,使浅静脉受到破坏,易引起穿刺失败、输液流通不畅及堵塞的发生。反复穿刺不仅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还由于病程长难以找到可供穿刺的外周血管导致治疗不及时;而经颈外、锁骨下、腹股沟置入深静脉管危险性较大。
- 彭铭李丽芳王艳荣张海英
- 关键词:PICC康复患者
- 自体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前,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所致膀胱功能障碍仍然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排尿功能障碍、尿路感染是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所以脊髓损伤发生神经原性膀胱处理的首要目标是利用适当的尿液引流方式,以达到低压性尿存留和低压性尿排泄.防止尿路感染、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壁损害、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和结石病。清清导尿又称为间歇导尿,是指可以南非医务人员(患者、亲属或陪护者)进行的不留置导尿管的导尿方法.以减少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提高患者的生活独立性。在国际上已经较普遍应用于脊髓损伤和其他神经瘫痪的患者。
- 彭铭
- 关键词: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
- 引导训练在脊髓损伤并排尿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 2009年
- 彭铭
- 关键词:脊髓损伤排尿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