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娜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杏丁注射液对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评价杏丁注射液对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左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以66例糖尿病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控制血糖,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杏丁治疗组在标准用药基础上滴注杏丁注射液30ml,1天1次;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滴注。测定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左心室功能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均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FS)均有提高(P<0.05或P<0.01),心舒张功能改善。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同时能改善糖代谢和血脂。
- 李桂平彭娜李绪娴钟思干
- 关键词:杏丁注射液心肌梗死糖尿病心功能
- 肝硬化时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特点及血流测定被引量:3
- 2010年
- 王希君姚旌旗彭娜
- 关键词: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硬化血流测定血液流变性异常肝细胞损伤动力学异常
-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136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组、吡格列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疗程6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D)、腰臀比(WHR)、血压、血脂、肝酶学、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症状、体征、肝脏B超和CT表现。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酸(AST)、谷草转氨酶(ALT)、r-谷氨酞转移酶(GGT)、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NF-α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治疗组与吡格列酮治疗组疗效相近,合并应用二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对NAFLD的治疗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 李桂平李红卫彭娜李绪娴钟思干
- 关键词:肝疾病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大剂量甲钴胺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评价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应用大剂量甲钴胺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甲钴胺1mg,每天2次,连用2周后改为口服0.5mg,每天3次。总疗程为4周。运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明确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 李桂平李红卫彭娜李绪娴钟思干
- 关键词:甲钴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率变异性
- 黄酮类化合物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9年
- 王希君姚旌旗彭娜
-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抗白血病作用白血病细胞抗白血病药物生物类黄酮生物学活性
-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在妊娠糖尿病人中使用胰岛素泵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17例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者设置为观察组,17例通过传统方法注射胰岛素者设置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妊娠并发症及胎儿患病率。结果 经胰岛素治疗和合理运动饮食控制,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下降。结论 胰岛素泵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
- 曾苑芳李桂平李绪娴彭娜陈浪辉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泵血糖并发症
-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强化治疗,均服用阿司匹林0.1g/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总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IMT,并分析IMT与APN、hsCRP、IL-6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IMT、斑块检出率及hsCRP、IL-6的血清浓度均下降(P<0.05,P<0.01),血清APN浓度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MT、APN、hsCRP、IL-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IMT与APN均呈负相关(P<0.01),与hsCRP、IL-6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IMT及血清hsCRP、IL-6,推测阿托伐他汀降低糖尿病患者IMT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 李桂平李延兵彭娜李绪娴钟思干曾荣辉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对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合并有颈动脉斑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总疗程2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舒张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肱动脉内径有所扩大,颈动脉斑块缩小,血管内皮功能改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小并稳定斑块的作用。
- 李桂平彭娜李绪娴钟思干
- 关键词:糖尿病洛伐他汀颈动脉斑块血管内皮功能